培养孩子耐性的3大秘诀-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培养孩子耐性的3大秘诀

培养孩子耐性的3大秘诀

2015-12-07

面前的蛋糕还没吃完,毛毛便迫不及待地嚷着要吃巧克力;在游乐场看到好玩的滑梯,毛毛无视前面正在排队的小朋友,自己硬要抢先上去玩;上兴趣班时,毛毛发现自己怎样也无法做好时,便轻易放弃;遇到要求没有被及时满足的时候,他立即发脾气,甚至情绪失控……如此种种,3岁的毛毛在父母的眼里就是一个“急性子”,遇事没有一点耐心。

早教专家表示,小朋友的忍耐力,其实与其年龄成反比,然而“耐性”这种特质,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专家建议家长应在幼儿至小学阶段,开始逐步培养孩子的忍耐力、耐性及坚毅能力。如果小朋友得到不正确的引导教育,长大后就可能要承受“恶果”。例如,孩子容易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稍不如意就觉得无法忍受,不能够冷静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承受挫折,以至于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方法1:刻意让孩子等待

佳佳通常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得到东西,如看动画片、切开刚买回的西瓜或是再讲一个故事等等。佳佳妈妈都会告诉她,她可以得到,但需要等一会儿。给佳佳时间用来体会和比较,让她明白“等待”是一种什么感受,这段时间里可以为孩子唱个短小的歌曲或是从1数到10。这样孩子就能了解“等待”只是一小段时间。

提示:也可以在孩子在等待的时间里干点事,譬如妈妈接电话时,让孩子安静1分钟。如果孩子能安安静静等待了这1分钟,妈妈应该这样表扬他:“你真有耐心,能在妈妈说话的时候自己玩。”如果孩子不能乖乖听话,那么接下来的1分钟可以不理会他,并且向她说明为什么。这样做,需要父母硬下心肠,不然训练将会前功尽弃。

方法2:暂时转移注意力

当父母正要和朋友交谈时,不妨给孩子一个他平时没有见过或者不怎么让他玩的小东西转移他的注意力。当孩子弄明白那是一件什么东西时,或是他能用那玩意儿做什么的时候,你已经结束谈话了。

提示:如果父母给3~4岁的孩子一个玩具,意味着父母要替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训练孩子的耐心不利。不妨让孩子在等待的时间里画张图,或是自己看看书等,做一些孩子平时比较感兴趣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如何打发时间。

方法3:默契沟通的技巧

如果父母在路上碰到熟人需要交谈几句,此时孩子想要得到关注,可以事先训练他与父母的默契。譬如让孩子把手放到父母的手上,父母握住他的手,以此告诉他:我知道你的要求,我会尽快满足你。这种方式可以在和孩子沟通的同时不必中断与人的谈话。

提示:3~4岁的孩子是难以理解“从现在起10分钟”有多长时间,训练时应把孩子知道的一些事联系起来。譬如可以这样对孩子说:“用10分钟给你的芭比娃娃梳好小辫,穿好裙子,妈妈就给你讲故事。”这样孩子就会逐渐理解时间长短的概念。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与“培养孩子耐性的3大秘诀”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培养孩子耐性的3大秘诀”还看
小宝宝也需要情感交流
宝宝早教不等于早期“学知识”
宝宝气质类型与养育对策详解
早期教育打开宝宝学习之窗
给学龄前孩子立“规矩”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父母的阻止会让孩子跟损友更近
    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性早熟造成孩子哪些伤害?
    孩子几岁学外语比较合适
    隔代教育,你担心吗?
    甜馨不舍妈妈出差大哭 李小璐坦言更离不开女儿
    宝宝“把尿”知识你懂多少?
    男孩的听力不如女孩
    不要让孩子过早陷入"竞争"
    父母怎么搞定爱耍赖皮的孩子?
    宝宝入园哭闹多久?
    宝宝总摸自己的生殖器怎么办?
    婴儿真的无忧无虑吗
    美好人生,规划先行
    慢跑能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大人的错
    父母犯哪些错会让BB"变笨"
    多多写信给妹妹 暖心解释中秋来源
    小心玩具太阳镜伤害孩子眼睛
    美国父母育儿五原则
    父母批评孩子应该注意什么呢?
    哪些户外运动能使孩子增高?
    教你成为宝宝的好朋友的八招
    教育孩子千万别大声打骂
    笑是宝宝智慧感情发展的标志
    别让早期教育成为心理虐待
    借课本教BB学拼音有无必要?
    “幼小衔接”要上学前班?
    幼儿园“奇葩”作业引吐槽 家长“求放过”!
    家长和孩子不要轻易“算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