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最害人早教误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4个最害人早教误区

4个最害人早教误区

2015-12-04

针对孩子早期教育的课程种类繁多,各式各样,家长经常不知道该投入多少精力,何去何从,难免一不小心就会做出不利于孩子成长的错误选择。其实,家长只要摆正心态,理性认识,就能让“早教”归位。

一、亲子课程:别寄予太大的希望

案例:

张女士休完产假后,不得不把只有3个月的儿子交给保姆看管。因为担心保姆教育不好孩子,孩子会落后于其他人,所以在儿子4个月的时候,张女士为儿子报了亲子班,让保姆带着孩子去。

亲子课程是早教机构为婴幼儿提供的一种训练课程,主要是针对3岁以下的孩子,孩子必须由家长带领,这是“亲子”二字的由来。亲子课程主要是利用各种教玩具刺激孩子的感官。相对于生活环境和大自然来说,亲子班的刺激物是有限的,家长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亲子课程上。

建议:

如果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感官刺激环境,如引起视觉探索的图形、可供触摸的不同材质的物品、能够动手操作及发出各种声音的玩具等,让他们获得充足的感官刺激,那么选不选择亲子课程都无所谓。如果选择亲子课程的话,家长应尽可能陪孩子一起去,并把从亲子课程中学习到的教育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特长培训:遵照生理特点,兴趣为先

案例:

嘉嘉刚满3岁,妈妈就把钢琴买回了家,到处找老师教琴。找了几个老师,他们都认为孩子太小,说:“等5岁后再来学吧。”嘉嘉妈可不答应,“早点学,孩子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啊!”

学钢琴的适宜年龄是4~5岁,过早开始强度较大的钢琴练习,会使孩子的手指变形,最终影响孩子将来的发展。特长教育应该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给孩子带来快乐和自信为宗旨,让其更积极地享受生活。特长培养必须有两个前提,即遵照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因为每种艺术特长的学习都有它的关键期,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都不同,若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自作主张地为孩子选择兴趣班,或者强迫孩子安排太多的特长学习,不仅会分散孩子的精力,还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影响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

建议:

形成这样的认识:如果以挫伤一个孩子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为代价去学会一门技艺,那么这样的技艺不学也罢。对待特长教育,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和一个正确的态度,不把特长学习和素质教育等同起来,也不把特长当成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强心针。

三、知识准备:拒绝小学化,在游戏中学习

案例:

坐地铁时,不到3岁的拉拉指着站牌上的字说:“花。”妈妈一看兴奋极了:自己从来没教过孩子汉字,看来孩子识字的敏感期到了。为好好把握这个时机,第二天,妈妈就给拉拉报了“识字班”,而且每天让拉拉背《三字经》,规定她学10个汉字。本以为拉拉会对识字更感兴趣,认识更多的汉字,可事与愿违,拉拉每次看到字卡就哭。

儿童自出生起就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地进行着学习,由此获得经验并发展自己。拉拉每次去地铁站乘车时都听到广播报站,听多了自然认识了站名。刚开始,孩子主要是以这种自然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知识的需求,他们的确需要成人的引导教育。但家长“求早”“求快”的教育方式,却会打断孩子的自然学习,给孩子造成压力,影响教育效果。

建议:

儿童自然学习的方式非常有效,家长在给孩子实施教育时,要更多地结合儿童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模拟他们的自然学习方式,给予他们触摸、观察大自然、听讲童话故事、进行玩耍游戏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有效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获得经验,并发展已有的学习能力。

四、超常教育:一定要绕道而行

案例:

杰夫3岁多的时候对数字极为敏感,这可让爸爸妈妈喜出望外,他们认定孩子是数学天才,决定要好好培养。于是赶紧给孩子报了某某“神童”教育的奥数班。渐渐地,孩子的脸上少了天真的微笑,常常垂头丧气的,像个萎靡的小老头。

有关调查表明,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九成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但有近三成的家长把“正常”孩子当“神童”。杰夫的爸爸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其实孩子在不同时期对事物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即使孩子确实优于同龄孩子,那也可能是因为个体发展的快慢造成的。另外,超常教育其实不是早期教育,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超常教育往往是在早期教育获得成功后继续实施的教育,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教育,不是人人都能够接受的教育。

建议:

摒弃虚荣心,接受自己的“正常”孩子,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一步一步踏实地进行早期教育。即使一些教育机构打出类似“培养超常儿童”的口号,家长也一定要谨慎三思,带着孩子绕道而行。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与“4个最害人早教误区”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4个最害人早教误区”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响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不听话宝宝的行为表现
    父母智斗脾气王
    父母的哪些行为会使孩子反感
    哪些迹象能看出孩子已宠坏
    帮助宝宝智力发育的色彩
    如何让贪玩的孩子自觉写作业
    孩子的心理世界你需要了解
    教孩子环保我们该这么做
    如何巧对爱顶嘴的孩子
    营养胎教至关重要
    任性的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从小培养宝宝爱惜物品
    孩子“人来疯”,家长怎么应对
    家长导致孩子长不高的坏习惯
    如何应对生气的孩子
    如何发展孩子的玩商
    环境胎教对胎儿有何影响
    孩子的习惯培养不容忽视
    如何应对活泼过度的宝宝
    巧招应对宝宝“粗口”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注意事项
    如何教孩子学会收拾玩具
    哪些言行表明宝宝受到压抑
    三个方法应对孩子当众发脾气
    别让承诺伤害到孩子
    妙招改造宝宝的“暴脾气”
    如何应对吃饭坐不住的孩子
    宝宝的恶习有哪些,该怎么纠正?
    使尊重孩子成为一种习惯
    宝宝为什么打人,怎么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