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需要“保姆式妈妈”-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孩子不需要“保姆式妈妈”

孩子不需要“保姆式妈妈”

2015-12-04

【导读】有这样一些妈妈,她们对孩子过多关怀,这未必是宝宝需要的。给宝宝一些空间,这样的早期教育才是成功的。

1.儿童早教应拒绝“过度关怀”

身处媒体和其他家庭的喧嚣中,许多父母容易存在“过度关怀”现象:父母特别需要孩子依赖自己,总是爱向孩子提供他不需要的关怀。黄金教育中心主任李惠健教授认为,家长应该警惕这种“关怀过度”的倾向,找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模式,才能让孩子轻松、快乐地赢在起跑线上。

2.过度关怀剥夺孩子体验的机会

“父母的过度关怀会导致孩子不能独立,并使双方都进入特别累的生活状态中。”专家认为,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些磨难,如果父母把他的磨难都省略了,一切都替他打理,让他过于顺利,会使他变得软弱、依赖,这样的保护其实是一种伤害。

专家认为,对于孩子来说,亲身的体验不可或缺。“体验是不能代替的。父母总是告诉他怎样是对的,怎样是错的,怎样是安全的,怎样是危险的,孩子就不能在体验中学习,碰到困难只会惊慌失措,凡事不能独立自主。”

3.“真关怀”从孩子自身出发

父母如何给孩子真正的帮助呢?专家提醒家长要经常反思:自己对孩子的爱出于什么愿望,有没有尊重孩子的需要与感受?当你“一掷万金”为孩子购买各种高档衣服和用品的时候,这到底是孩子的需要,还是你自己的需要?为孩子买一大堆玩具前,请想一想,这是孩子的需要,还是你要弥补童年时期的遗憾?让孩子“挤进”名校,是不是你希望学校可以为你分担父母的教育责任?

专家建议

专家建议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能和实际情况相符合,则很容易使自己陷入焦虑。所以,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设定期望值。”

专家建议,父母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但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人生必然有挫折和失败,只要努力了就是好孩子,不必要求孩子“志在必得”。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与“孩子不需要“保姆式妈妈””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孩子不需要“保姆式妈妈””还看
5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6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三岁宝宝的家长看过来
7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8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早教不能于识字背诗
    盲目比较:孩子多元成才的杀手
    别担心!宝宝兴趣多变很正常
    别让“战争”在孩子的心灵投下阴影
    别用孩子弥补自己的人生缺憾
    早教的期望与焦虑
    宝宝也爱面子,请别揭“老底”
    千方百计的“奶嘴”告别式
    养“儿”育“女”一样吗?
    宝宝不专注 妈妈别心急
    独立性的教育,告别伺候孩子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拒绝“填鸭”启蒙重在“四教”
    别把孩子的任性当成“个性”
    婴儿智力启蒙来源哪里?
    蒙台梭利的教育经历
    不要这样教宝宝“分享”!
    残缺家庭警惕孩子“父母化”
    0-6岁宝宝的早教要点
    宝宝经常听音乐容貌将会变美
    “起跑线”渐成多元成才的误区
    低龄入学是否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14个月宝宝爱咬东西怎么办?
    所有的母亲都应当是教育者
    教育:为什么不能打孩子
    日本幼儿园里开始修炼分类精神
    向左或向右,别和孩子较劲儿
    培养孩子,父母可以各显神通
    警惕!教育误区会阻碍孩子成长
    教育孩子应采用“三无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