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五行为惯出孩子坏习惯-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父母五行为惯出孩子坏习惯

父母五行为惯出孩子坏习惯

2015-12-04

年幼孩子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对于孩子的不足,很多父母都是给予严厉的责备,殊不知,孩子身上的不少缺点都是源于父母的过失。

因此,为了孩子的身心发展,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时时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系统的学习一些家教方面的知识,科学地帮助孩子克服自身的缺点。

1、孩子过分依赖别人的评价,源于父母的过度表扬或批评

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论的影响,平时喜欢无原则的表扬孩子,结果导致了孩子缺乏自我意识,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每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拒绝去做。同样,过度的批评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看不到自我。因此,孩子出错时,家长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错误在哪里,从而帮助其吸收教训,改正缺点。

2、孩子固执、任性,源于父母过于民主

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学历层次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晓之以理”,结果是理没谈成,孩子却被惯坏了。原因是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依赖父母的指导,如果对其过于民主,很容易把孩子宠坏,使其变得固执、任性、为所欲为。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以理服人,而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带有强制性的教育管理仍是必不可少的。

3、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源于父母滥用奖励、缺少惩罚

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为了帮助其明辨是非,父母应该在平时养成奖惩分明的习惯。有些父母信奉“棒打出秀才”的观念,而另一些父母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只习惯于使用奖励,从来不惩罚孩子,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孩子如果犯了错误,适度的惩罚是应该的。

当然,惩罚并不专指打骂、责惩孩子,其方法和形式可多种多样,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相反,如果在不适当的场所或时间滥用奖励,也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孩子在墙上乱画画,本来父母只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就可以了,可有的父母偏要使用奖励的方法,“如果你不往墙上画,明天给你买个新玩具。”显然,这种方法会纵容孩子今后为了得到玩具而明知故犯。

4、孩子不服从管教,源于父母间的教育意见不统一。由于各种原因,绝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分歧。聪明的父母会避开孩子单独商讨,以求在达到意见的统一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然而,也有不少父母缺乏沟通而对教育子女的问题固执己见,甚至在孩子面前公开吵架,这种现象的直接危害是让孩子感到缺乏安全感、不知所措。

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应注意保持意见的一致,切勿互不相让。因为如果孩子认同了父母某一方说了算,日后当这一方不在场时,另一方将很可能无法说服、管教孩子,从而给正常的家庭教育带来人为的障碍。

5、孩子缺乏自信,源于父母的盲目扼杀和过分保护。

有些父母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像老母鸡护小鸡似的整日将子女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连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让他们做,甚至将子女的活动范围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内。这种过分的保护,严重干扰了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难、缺少自信、优柔寡断,甚至缺少道德情感和责任心。

与此相反,有些父母则总是主观地否定孩子的言与行,喜欢拿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甚至用过高的成人化标准要求孩子。长此以往,就会将孩子的积极性、上进心盲目扼杀,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无能,自尊心和自信心被无情的摧毁。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与“父母五行为惯出孩子坏习惯”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父母五行为惯出孩子坏习惯”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响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宝宝哭闹父母需控制好情绪
    怎样对付孩子的霸道行为?
    宝宝,你怎么这么“抠门”
    妈妈要学会适当忽视孩子
    5招纠正宝宝的“吮指癖”
    吃手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信号
    孩子毛手毛脚的毛病怎么改
    宝宝吃手 妈妈该怎么应对
    3招助你远离“孩奴”焦虑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一岁的宝宝该教她什么?
    四类个性宝宝性格转型方案
    防止宝宝脾气失控的锦囊妙计
    了解哭泣BB背后的真相
    动作训练游戏:弯弯腰,捡东西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七个习惯
    提醒:孩子哭闹别马上哄
    你的宝宝舍得“分享”吗?
    从根源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
    多做5种运动,宝宝聪明过人
    5大方略让宝贝告别啃指甲
    孩子不听话,贿赂or鼓励?
    解析宝宝喜欢打人的四大真相
    让孩子受益终生的9个好习惯
    家长必须理解的4种BB行为
    孩子对家长不必“言听计从”
    宝宝不再啃指甲的5个方略
    不宜与孩子逗乐的5种情况
    为什么“小病包儿”脾气大?
    帮助恋物BB戒掉恋物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