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反复听一些优美的诗句-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给孩子反复听一些优美的诗句

给孩子反复听一些优美的诗句

2015-12-04

七田家的育儿规则④临摹的重要性

给孩子反复地听一些优美的诗句

厚:我家的孩子们并不是都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的缘故而背诵会了《暗唱文集》的。而是仅仅因为耳朵经常听到了上小学五年级的哥哥和五岁的姐姐诵读才在不知不觉间学会的。

真:这个我也体验过。在四五岁左右时,曾有一年时间我是寄宿在九州的爷爷奶奶家的。那个时候每天晚上,爷爷奶奶都要念般若心经,我也被放在一旁坐下跟着一起念,最后我竟然全记住了这部佛经。正是通过这个,大大地增强了我大脑的记忆力。瑞典哥德堡大学的黑登和拉哥两位教授发表的研究也表明,若在孩子两三岁时就给予记忆训练,大脑中记忆回路就会得到开发,就会培养出能轻松记忆、有很强学习能力的孩子。

七田式的教育是由父亲——七田真,认真思考研究,并亲自实践而得的,但是他的思想里包含有以前江户时代寺子屋教育的理念。

正是基于这种教育思想,我们开始素读中国的古典文学《论语》等书。素读就是不去理解书本的意思和内容,只是对书中文字进行朗读。当时江户时代的孩子们,就是每天这样朗读背诵一些难懂的文章。

记忆一些连意思都不懂的语句到底有什么用?想必大家都会抱有这样的疑问吧。关于这一点,在这本书的第八章中父亲有详细的述说,他会提出自己与世人不同的见解。

将他的观点简明扼要地概括一下就是:“大量的词语连意思都不懂就已经深深刻在大脑里的话,可以在大脑的深层潜意识里形成汉语文脉,这样,在写文章时就会写出有格调的美文了。接受过这种训练的孩子写出来的文章与其他没有接受过这种训练的孩子写出来的文章是完全不一样的。它对于潜意识的影响很大,会使孩子在以后几年慢慢地显现出与众不同的高资质。”

另外,对于学习,记住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修、破、离”三个词汇可以简单阐释这其中的真谛。意思就是凡事都要从“修”(临摹范本)开始入手,以“破”来攻破它的外在形式,使它露出本来面目,最后以“离”来确立新的方式方法。

在七田教室里,我们会让孩子们反复地听诗句。在听这些高雅的诗句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学会了编写诗句。我们不会去教孩子们诗句的知识,诸如说诗句要按照五、七、五式排列等。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那些自然而然地听进到大脑里的诗句规则,这样就能培养孩子的发现、观察、组织、创造能力。

就这样,一生孜孜不倦地研究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潜能这一课题的人就是我的父亲——七田真。我的父亲所开发的七田式教育就是要父母与孩子融入一体,用真心、爱心、专心开发和培养孩子,在其学习过程中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力、集中注意力、记忆力、感知力和创造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与“给孩子反复听一些优美的诗句”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给孩子反复听一些优美的诗句”还看
细数那些教宝宝识字的妙招
培养聪明宝宝须做的10件事
怎么正确引导孩子学英语
让孩子学会坚强至关重要
如何教育没有耐心的孩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如何对待宝宝的依恋?
    孩子最爱&讨厌的7类父母
    帮宝贝战胜成长中的恐惧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生活中哪些东西会让宝宝恐惧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最容易伤害孩子的十句话
    6种黄金性格要从小培养
    孩子的乐观态度需从小培养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婴儿也有“星期一焦虑症”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独睡,从出生第一天开始
    婴儿虽小也有复杂情感
    0—3心理常见问题问答
    教你做处理情绪的高手父母
    读懂儿童心理5个主要标志
    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的几件事情
    从幼儿时培养孩子自我肯定感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
    如何控制好孩子愤怒的情绪
    宝宝最恐惧的6件事,你了解吗?
    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
    培育孩子开朗性格七项注意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