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吓唬”-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吓唬”

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吓唬”

2015-12-04

【导读】有时候当孩子无理取闹时,家长被逼得实在没办法可能就会吓唬他说:“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这下,孩子就乖乖地就范了。有些父母看到这招管用后就经常使用。但是专家提醒,在适当时候说反话,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是非观念,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交流时,最好是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和坦诚相待。

案例

家长说反话,孩子很听话

欢欢今年5岁,性格开朗,天性好强,在同伴中,总是扮演“大姐大”的角色。“欢欢很听话,也很懂事,有一次,欢欢小伙伴的玩具坏了,她主动把自己的玩具给小伙伴玩。”欢欢妈说,可是最近她发现欢欢变得很贪玩,叫她去写作业,她却拖拖拉拉不肯去,手脏了让她去洗也不去洗。

有一次,欢欢又不愿意写作业,把欢欢妈惹急了,欢欢妈吓唬她说:“你再不去写作业,晚上就不让你上床睡觉。”没想到欢欢乖乖地写作业去了。看发脾气这招挺管用,欢欢妈就越用越多,欢欢不吃饭时,她说,“欢欢不用吃饭了哦,这样妈妈就省粮食了”,欢欢贪玩不去学习时,她说,“欢欢下次语文考试肯定只拿50分,绝对不会上60分”。欢欢妈发现,每次这样刺激欢欢时,她总会乖乖地去吃饭或写作业。

专家分析

说反话要注意孩子的年龄和性格

4~7岁的孩子已经进入了“竞争期”,此时,孩子在心理上表现为好胜、好强,同时还特别叛逆。这时,和孩子交流,如果正话反说,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如孩子写作业慢时,家长说“我看你是你班上写作业最慢的吧,明天交作业肯定比某某还要晚”,在“竞争期”的孩子肯定会说“我才不是呢,我肯定比他快”,于是就加快速度写作业了。而当孩子不愿意去上学时,家长说“不去就不去吧,妈妈还省了一笔学费呢”,此时孩子会说“我就要去上学,我才不让你省学费呢”。

正话反说,主要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竞争的氛围,故意挑起孩子的好胜心,正话反说也属于一种沟通的技巧、教育的方法。

但是这种教育方法是偏方,并不适合每个孩子,也不能随时使用,要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和孩子的性格来决定是否使用以及使用的次数。由于5岁的欢欢正处于4~7岁这个“竞争期”,她常表现出较强的叛逆性,事事都喜欢和家长对着干,此时正话反说可能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另外,还有些孩子天性好强,这时家长如果还是发挥一贯的唠叨本色,跟孩子摆事实、讲道理的话,是根本行不通的。请将不如激将,如果家长适时改变方法,正话反说,孩子反而会“顺着”家长的意思。

专家提醒

常说反话易影响是非观念

欢欢妈抓住欢欢的年龄和性格特点进行教育,发挥了正话反说较好的教育效果,就像每天都吃米饭,偶尔给他们吃点酸辣粉一样,孩子可能更爱吃。不过如果经常给他们吃酸辣粉,那也不行。反话说多了,会影响孩子是非观念的形成。

3~5岁是孩子发展自我意识和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他们希望证明自己的能力,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这个时期,孩子本身就喜欢恶作剧,唱反调。如果再从成人身上接触到特殊的语言形式,比如欢欢妈就习惯性地正话反说,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跟着学,到处用,并从中感到很大的快乐。

有的家长喜欢逗孩子,比如说“你吃饭吃得好快啊,一碗饭1个小时就吃完了”、“我不喜欢你,不要你了”等。这样长期下去,会导致孩子形成错误的行为规范,也不利于孩子形成正常的是与非、正和反的概念。孩子会认为话就得反着说。

因此,从孩子行为规范的建立、是非观念的形成或是个性的培养上考虑,家长都要尽量正常话正常说,多与孩子进行正向引导、直面交流,做到坦诚相待。

反话说不好,孩子可能不信任父母

家长适当正话反说,是用心思考教育方式的表现,但要把握好尺度。正话反说是一种压力,但是这种压力不应该把孩子压垮,应该把这种压力变成学习前进的动力。

另外,家长经常正话反说,可能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印象:父母经常欺骗自己,从而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影响孩子的自信心的树立和其正常的社交。

教育孩子就像骑单车一样,要随时查看路况。在用反话激励、“威胁”孩子的同时,要随时观察孩子。对一个孩子通过正话反说达到了较好的教育目的,并不意味着另一个孩子也适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和孩子交流中说反话时,如果孩子没有反应或者反应过于激烈时,家长就应该停止。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与“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吓唬””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吓唬””还看
零下10度,幼儿园坚持全天户外活动?
孩子被打,却不敢还手
孩子在园里这些事情很重要
寒假不规划开学差距大
你知道吗?男孩的安全感来自于妈妈, 方向感来自于爸爸!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伤害宝宝自尊心的几件错事
    幼儿重复行为背后的真相
    父母听孩子讲话的方法
    黑脸!白脸!到底行不行?
    3岁决定孩子一生的依据
    适当的负面刺激是良药
    是谁控制了你的教育方式
    5种技巧表达对孩子的爱
    宝宝好性格的九个方面
    鼓励孩子表现力的妙招
    教育孩子有秩序感的方法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吗?
    掌握方法搞定隔代教养难题
    6妙法帮宝宝度过认生期
    做好父母的八个智慧
    父母不得不告诉孩子的3事
    如何应对“叛逆的2岁”?
    小小绕口令练就孩子好口才
    优秀宝宝都有的六个好习惯
    宝宝内心最恐惧六大事件
    家庭教育最忌三“错”
    约束过多易使宝宝胆子变小
    教养男孩的几点注意
    孩子“一心多用”很正常
    男孩变弱需要大惊小怪吗?
    不要强迫孩子确认亲情
    专家给父母的七条早教建议
    感情指导型父母有利于家教
    教育好孩子的“3大法宝”
    教育孩子必须会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