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

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

2015-12-03

叶曼:电视上讲,现在社会“丁克”风行,60%的女人不要生孩子,40%~50%的男人不要生孩子,因为把孩子养大,教到他们大学毕业,花的钱太多了。在这种情形之下,越是有知识的人越不肯生育,越是稀里糊涂的人越生一大堆,这个很危险。将来有知识的人的孩子越来越少,这种反淘汰的结果等于文化和文明倒转来走,这是一个很危险的现象。所以当我知道这种现象以后我非常忧虑,怎么办?

从前的女人是内人,女人管家里的事,只知道哺乳小孩,教导小孩,男人专门管家门外的事,这样内外一分男人很累。从前痨病都有炎症,所以旧中国有很多男人都是三十几岁就死了,好多女人三十多岁就守寡,像我祖母和外祖母都是,我不知道我祖父和外祖父是什么样子。

父系社会以后,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贞女不嫁二夫,很年轻就守寡不能再嫁人,唯一的责任就是把这个孤儿带大。假设孤儿带得很好,成了名,做了官,皇帝就给你一个牌楼。我们看看孟母,欧阳修的母亲,这都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母亲,为什么有名?因为都是非常穷,都是很早守寡,都把儿子带到有名,而且是万世留名,于是皇帝鼓励所有母亲应该像孟母和欧阳修的母亲一样。

欧阳修家里穷到什么样?没有纸,甚至连笔都没有,欧阳修的妈妈拿一根棍子教欧阳修识字,好不容易织了布,为了给儿子特别的教训把布剪掉,刺激孩子发奋读书。我们现在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夫子,他的身世就是个谜,他、他的太太、他的父母是怎么回事,到现在还争论不休。不管怎么样,我们知道孔夫子他叫孔丘,字仲尼,他有一个哥哥,但是不是他的亲哥哥还众说纷纭。

按照孔子的说法,“十有五而志于学”,一个人十五岁得知道要念书,好好学习,不能靠人了。“三十而立”,念了十五年的书,到三十岁站起来了,站起来不必靠父母了,自己可以养家,这时候也结婚了。

三十而立以后,他真正成人,为自己的事业打拼,没有太多的工夫照料父母。这时候结了婚,生了孩子,有了事业,到了四十岁,从自立到慢慢地明白了,父母的恩真是了不得,我自己也做了父母,这才知道父母爱子女是这样的感情,真了不起,于是开始回头注意父母。但是他的事业正是鼎盛的时候,没有太多功夫管父母,只能偶尔回去看看父母,跟父母打个招呼已经很孝顺了。

到了四十岁,事业正好的时候,他开始照顾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儿女,这样什么都顾不了。做父母的想要找三十几岁、四十岁的儿女是很困难的,他能给你打一个电话,过年过节来看看你,就已经很孝顺了。等到他自己到了五十岁,事业有成,这时候他会好好想,我这么样抚养我的儿女,就跟当年我的父母抚养我一样。

父母养育之恩很重,中国人很少有宗教迷信,但是古时候家里都挂一个牌位,“天地君亲师”,每天都得向这个牌位磕头,给他礼拜,等于问候他们。天地生我,没有天地我没法活下去,还有国君、父母亲、老师。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与“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还看
孩子害怕上幼儿园的6种行为不可忽视
0-1岁宝宝手部动作发展参照表
别让教育埋没了宝宝天赋
幼儿园学会这些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请远离这8件伤害孩子心灵的小事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管教孩子应预防母爱被操控
    男孩的听力不如女孩
    外国人眼中“午睡”是奇葩?
    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教育孩子千万别大声打骂
    幼儿园“奇葩”作业引吐槽 家长“求放过”!
    甜馨不舍妈妈出差大哭 李小璐坦言更离不开女儿
    父母批评孩子应该注意什么呢?
    宝宝“把尿”知识你懂多少?
    宝宝不穿开裆裤的理由
    父母怎么搞定爱耍赖皮的孩子?
    这些伤害孩子的话你说过哪些?
    不要忽略孩子的“傻问题”
    性早熟造成孩子哪些伤害?
    儿童玩具病菌很多
    宝宝入园哭闹多久?
    哪些户外运动能使孩子增高?
    借课本教BB学拼音有无必要?
    控制孩子体重的错误观念
    多多写信给妹妹 暖心解释中秋来源
    小心玩具太阳镜伤害孩子眼睛
    家长不要阻碍孩子的自我实现
    宝宝听觉信息采集的重要性
    宝宝总摸自己的生殖器怎么办?
    美好人生,规划先行
    如何让宝宝了解自己的性别?
    预防儿童性侵犯的错误观念
    妈妈的语气影响孩子一生
    “幼小衔接”要上学前班?
    隔代教育,你担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