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必知的自己能与不能-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好父母必知的自己能与不能

好父母必知的自己能与不能

2015-12-03

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知道自己有多“能”的父母,缺乏的是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能”的父母。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知道自己有多“能”的父母,缺乏的是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能”的父母。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否知道自己的“不能”,要比仅仅知道自己有多“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作为父母,无不希望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捧到孩子手边,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孩子的成长,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因此,能够知道自己有多少“能”的父母是能干的父母,能够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能”的父母是聪明的父母,而能够游走于“能”与“不能”之间的父母才是智慧的父母。实际上,父母与孩子之间除了血缘关系及养育者角色以外,在孩子成长中还承担着教育者的角色,其表现方式通常有三种:一是孩子的老师,二是孩子的同学,三是孩子的学生。这三种角色并不是截然分割的,常常是三位一体、并行不悖的。

虽然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有所偏重,不同的家庭、不同父母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如果你自身的能力够强而你的孩子又很钦佩你,就请做你孩子的老师;如果你做不了孩子的老师,就请做你孩子的同学;如果你不想做你孩子的同学,就请做你孩子的学生。

做孩子的老师:竭尽自己的“能”在孩子的成长初期,重在做“能”的父母。孩子的成长初期是其身心全面依附于父母的时期,也是父母对其影响力最大的时期,更是父母做孩子老师的最佳时期,此时需要做一个“能”的父母,并尽自己所“能”做好孩子的“老师角色”。这既是为人父母的伟大的权利,也是高尚的义务。孩子通常是在父母的教导中以及对成年人行为的模仿中来适应生活,获得发展的。

这时候孩子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父母既要教孩子生活的本领,也要教孩子学习的本领,还要教孩子与人打交道的本领等等。父母如果能在恰当的时机、采取恰当的方法把自己的所“能”教授给自己的孩子,则更容易促进孩子的发展。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的成长而言,无论其“得”还是“失”,都需要你的教导、指导、总结与强化。对此如果你理解得越深,实践得越扎实,就越容易取得好的效果,而且,这是智慧家教的开始,也是成为智慧父母的第一步。

做孩子的同学:思索自己的“不能”

孩子是不断成长的,当孩子成长到“心理断乳期”时,重在做“不能”的父母。此时,孩子往往会从过去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的意向,此时的父母需要想到的则是自己的“不能”。如果这时你还充当无所不能的“老师角色”,把他们’当孩子或学生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

但如果你愿意做孩子的同学并和孩子一道学习一起成长,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同学关系,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在孩子慢慢读懂这个世界的同时,你也慢慢地读懂了孩子,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毕竟,在做孩子同学的过程中,孩子所暴露出来的,是他们较为真实的一面,有利于你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引导,使他们能够从中明白生活的道理、学习的道理、做事的道理以及做人的道理。

不仅如此,父母的“同学角色”还是捕捉孩子身上闪光点、发掘其潜质的最好办法。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有在做孩子的同学中,你才会更加容易地感悟到孩子的优点。对此,如果你也愿意思考与尝试,那你离智慧的父母就越来越近了。

做孩子的学生:游刃于自己的“能”与“不能”之问

在孩子的逐渐成熟期,重在游走于“能”与“不能”之间。当孩子逐渐成熟的时候,父母最好更多地做孩子的学生,适时地做一下孩子的老师,这是帮助孩

子持续发展之道。你对孩子成熟感到高兴的最好方式就是静听孩子的故事,特别是其成功的故事,一定要给孩子做你老师的机会并向孩子学习,这样可进一步激励他的成长;而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则需要在倾听孩子的心事中不失时机地去做做孩子的老师,将你的人生经验以他喜欢的方式说给他听……能够在“能”与“不能”之间游刃有余的家庭教育才是智慧的家庭教育,能够在“能”与“不能”之间游刃有余的父母才是智慧的父母

实际上,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上述三种角色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它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程紧密相关。根据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看法,人类历史发展有三种文化——“后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前喻文化”。虽然你可能没听说过这些专业名词,但你很容易了解它们所蕴含的内容。“后喻文化”是指年轻人必须向成年人和老年人学习才能生存,在这种文化里,年长者的经验和知识显得特别重要和必要,他们也特别具有权威。“并喻文化”是指两代人必须相互学习才能够获得生存和发展,上一代人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威,孩子们身上进发出许多值得上一代人欣赏和学习的东西。“前喻文化”指的是为了顺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紧迫需要,老一代人必须向年轻一代学习,才能保证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对于这一点,做父母的认识得越早,体悟得越深,实践得越多,就越容易开展智慧的家教,就越容易成为智慧的父母。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与“好父母必知的自己能与不能”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好父母必知的自己能与不能”还看
人格培养从零岁开始
父母三件无心事最伤孩子
男孩与女孩养育几大区别
聪明家教小贴士集锦
父母教宝宝学音乐全攻略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初夏户外体能亲子游戏荟萃
    小宝宝看电视早教还是伤害
    教BB排序的日常8个小游戏
    锻炼孩子记忆力的六要诀
    宝宝4种天赋靠家长充分引导
    神经学上没有“输在起跑线上”
    生活中伤害宝宝智力的“杀手”
    宝宝学习能力不全跟智力有关
    喜欢运动的宝宝特别聪明
    如何培养有创造力的宝宝
    BB一心多用毁掉智力和耐心
    婴儿早期教育4要点 6个启智亲子游戏
    如何帮助宝宝提升平衡力
    宝宝潜能开发的侧重点
    宝宝的笑脸与其智商成正比
    孩子想像力培养并非无中生有
    遗传与环境哪个对孩子影响更大
    儿童智力开发并非越早越好
    早期教育要珍惜小儿求知欲
    早教课真的能使BB更聪明吗
    宝宝从小“不吃亏”好吗?
    宝宝不学爬长大学习更困难
    培养孩子想象能力的方法
    宝宝多做弹跳运动可以健脑
    开拓宝宝智力的四大刺激法
    巧妙开发宝宝脑力的高招
    5款游戏有助于孩子学认字
    解读BB兴趣启蒙3个关键词
    可锻炼宝宝协调性的小游戏
    警惕玩具噪音影响宝宝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