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碰”事关礼貌-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不要碰”事关礼貌

“不要碰”事关礼貌

2015-12-03

最近,公司的华人同事聊天,谈到了中美两国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其中一位资深母亲分享了她的经验。

她的第一个孩子是爷爷奶奶在中国带大的。她回忆说,电视的画面上一出现金银财宝的镜头,他的爷爷奶奶常常会说:“大宝,快去,快去抓一把出来!”她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在美国,由于工作忙,从小就送幼儿园。她说美国的幼儿教育中,她印象最深的有一句话:“Don’t touch”(不要碰)。看到喜欢的东西,孩子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伸手去抓,但美国的家长和老师常常在孩子出手之前,蹦出一句严肃的“不要碰!”她的第二个孩子就是听着这句话长大的,她总结说: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细节的潜移默化,细节不一样,孩子的性格品质就会不一样,她家的老大就是要自私一些。

当然,孩子性格品质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仅凭一例难下定论,但她观察到的细节还是获得了在场同事的认同。我在中国长大,对长辈看电视时调侃“快去抓一把出来”这样的场景,颇有似曾相识之感。如今,我在异国他乡生儿育女,经常要和美国的老师、父母打交道,确实发现“不要碰”是他们的一句口头禅,耳闻目濡,我自己也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乍听之下,“不要碰”是事关礼貌,但一细想,这是教育孩子尊重别人的财物所有权。不是自己的东西,即使喜欢,只要没有经过相应的允许,就不能碰,当然更不能去抢、去损坏或占为己有。在这样的日常教育和提醒之下,尊重他人及其物品,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再往深想,这种家庭教育和一个社会的道德风气、法律意识是不是也有关系?现代社会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尊重所有权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的重要基础。

这次讨论也令我联想到另外一次和华人朋友的对话。他们感到,关于诚实的重要性,在中美两国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也明显不同。中国家庭对于诚实的教育,容易流于口头和形式,而美国家庭对于诚实往往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还常常和宗教信仰挂钩。我的一位朋友,他的孩子出生在中国,七八岁时随他移民到美国。几年前,年轻人跃跃欲试,想去上海工作,被他一口否决。这位朋友最后跟我解释说:我是过来人,中国的情况还不知道吗?这边长大的孩子更实诚,不会撒谎,回去了,肯定吃亏。

这些观察和结论都是个人的经验,上升到群体和民族的层面是否成立,当然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社会,如果大家都更诚实、对他人的财物更加尊重,对不公正的现象敢于质疑甚至挺身而出,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运行成本会更低、效率会更高。

对于两种文化之间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林语堂也有过类似的观察。他在《吾国与吾民》中写道,布朗的母亲在他临行时嘱咐他要“抬头挺胸,坦率回答别人的问题”,然而中国母亲与儿子分别时最多的嘱咐却是“不要管人家的闲事”。

这是70多年前的记录和观察,但时过境不迁,中国的家庭教育似乎还停留在老地方。现在是不是时候、应不应该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呢?我们现在正在建设市民社会,家庭是一个人社会化最早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家庭教育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成长和全社会的健康。有理由相信,有了更好、更健康的家庭教育,就会有更好的公民,有了更好的公民,就可以期待更好的政府和国家。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与““不要碰”事关礼貌”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不要碰”事关礼貌”还看
聪明孩子不一定会成功
咋教孩子学会自我肯定
BB智力与三岁前的沟通相关
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育儿必知的宝宝心理学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育儿-从了解你的孩子开始
    养育完美女宝宝的秘诀
    更好的教育方法——零吼叫教养
    6个生活小事件折射育儿大问题
    职场妈咪育儿心理
    伏明霞:别错过0-3岁最佳早教期
    揭开犹太人更加聪明的早教秘密
    一位父亲的感言“父母的焦虑”
    父母需警惕的最大教育误区
    父母错误看待孩子的3种方式
    教育孩子的先决条件:控制情绪
    专家访谈:爱探索宝宝动个不停
    10种溺爱行为摧残宝宝身心健康
    教育的关键不在孩子,而在父母
    孩子早期启蒙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尊重孩子 梅兰芳“溺爱有道”
    父母必知五种全新育儿观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误区及矫正方法
    0~12个月宝宝早教方案
    零吼叫的真谛:应对情绪化反应
    教育孩子的14大法宝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特色
    婴幼儿早教投入多少最合理
    情绪化反应——父母的头号敌人
    宝宝早教考验家长智慧
    让孩子更听话的教育小技巧
    美国天赋教育计划给我们的启示
    注意:切勿陷入六种早期教育误区
    “儿童经典诵读”家庭教育方法
    父母最忌讳犯的6个教养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