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更加重视生活式早教-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父母应更加重视生活式早教

父母应更加重视生活式早教

2015-12-02

[导读]机构式早教固然好,而生活式早教也必不可少。生活式早教特别强调家庭环境以及家人对孩子早期成长的重要性,主张早期教育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何谓生活式早教,就是倡导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对于 0-3岁孩子来说,家庭是他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因此,生活式早教特别强调家庭环境以及家人对孩子早期成长的重要性。生活式早教最早起源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倡导的PAT运动,意即parents as teachers(让父母成为老师),主张早期教育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重视家庭早教的不到两成

最近的一次随机调查,对象是30位0-3岁孩子的家长,发现有一半家长认为孩子在家里也需要早教学习,但是能做到实践的,大约有三成;能做到系统实践的,只有不到两成。30位家长中,有6位家长认为不需要给孩子进行早教,他们认为,自己小时候也没有经过系统早教,孩子的发展就应该顺其自然;有4位家长的宝宝还不到一岁,他们觉得等宝宝再大点时去早教班比较好;有11位家长虽然了解早教对孩子潜能开发的作用,但因为工作繁忙或费用较高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没让孩子上早教班。不过,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多半家长读过早教方面的书籍,能在家里对孩子进行部分训练,不过不系统。被调查家长中,有9位家报了早教班,一般每周一次。其中4位家长比较依赖早教班,回家后对孩子的相关训练做得很少;其他5位家长除了带孩子上早教课程,回家后还会根据早教班的训练和自己看的早教方面的书籍坚持给孩子进行各种能力的训练。

时尚妈妈推崇生活早教

今年27岁的陈晨是一家媒体的工作人员,对于新生事物一向很感兴趣,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十分在意。她的女儿刚满一岁,已经参加过好几种早教培训班。然而春节过后,陈晨突然对给孩子报早教班失去了兴趣,她对记者说:去早教班上课已经不是唯一的早教方式了,已经开始流行生活式早教了。

把早教课堂的游戏搬回家

妈妈:高楠楠(高校老师)

儿子:金金(1岁4个月)

我从怀孕起就开始为育儿做准备了,那时我疯狂地读遍了我们学校图书馆能找到的和育儿有关的所有书:从胎教到幼教都有,就是希望自己能多储备些知识,别浪费孩子0-3岁的智力发育黄金期。

孩子出生时,我才发觉,纸上得来终觉浅。现在回想起来,前三个月的早教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非常不成系统。

后来,儿子3个月的时候,我给他报了早教班。前几个月,早教是一个月一次,我负责记住老师的动作和要领,老公则在一旁仔细记笔记。等回来,我就按照笔记整理出这个月的早教训练计划。我一般会把每天的大致训练内容列出来,如早上着重训练视觉和阅读,下午进行大运动和精细动作,晚上锻炼乐感等。

6个月后,儿子开始一周上一节早教课。我觉得早教课其实是教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如果仅靠这45分钟,很难真正提高孩子的相应能力。因此,我会购买相应的音乐、感官教具,把课上的游戏搬回家,让儿子在家里也能体会到上课的乐趣。

虽然把早教搬回家确实占用了我不少时间和精力(每天要抽五六个小时陪孩子),但成果确实很惊人。儿子各方面的能力,大运动、精细动作、音乐等能力普遍要超前2个月。7个月时,儿子就能爬了,11个月会走,1岁1个月能说话,1岁2个月时,宝宝已经能跟上节奏跺脚了

平常过日子也可以上早教

妈妈:何杰(翻译)女儿:萌萌(2岁)

女儿不到3个月作息就非常规律,6个多月会叫妈妈,14个月时能流畅地说6-8个字的句子。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家里某样东西的位置动过她能很快发现;社交能力一流,出去主动跟小朋友打招呼,玩东西肯轮流、愿分享;生活习惯很好,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去,手脏了要求洗干净,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很多朋友打听女儿报的是哪个早教班?要说早教,女儿确实接受了,但不是在早教班,而是我和老公采取的融入生活、潜移默化的早教。

在女儿出生之前,我和老公就涉猎了很多关于早教的书,从女儿出生开始,不管她听懂听不懂,我和老公都会不断跟她说话,我们还充分应用手指,引导她的目光锁定目标,认知事物。我们还特别重视和女儿一起做游戏、听音乐、读书、散步、收拾东西。在这些生活化的活动中,我们随时融入对孩子的早教,比如在给女儿做分豆子游戏时,训练她的精细动作;在听儿歌和其他类型的音乐时,锻炼她的语言和乐感;在收拾玩具时培养她的自理习惯。虽然没上早教课程,可女儿仍在这些充满早教元素的日常生活和游戏玩中将各项能力都进行了锻炼。

对于0-3岁孩子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所以家庭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也是开展早期教育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场所。家庭对孩子心理品质和行为发展的影响是学校等其他环境无法比拟的,带有启蒙性、长期性、情感性、感染性等特点。

从宝宝接受早期教育的场所来看,家庭式和中心式是两种主要形式。目前0-3岁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的方式多是中心式的,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可以集中许多专业教师,在一个精心安排的环境中进行教育训练,专业设施齐全,而缺点是需要远距离接送婴幼儿,不方便,费用高,时间上也不是很自由。

生活元素都能变成教具对于养育者来说,应该清楚孩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敏感期。据了解,孩子首先用口来感知世界。因此吮吸手指往往是为了满足探索的需要;等孩子到了手的敏感期,就会非常享受于抓和扔东西,如果这时家长要求孩子不要动、安静,就等于抑制了孩子正常的发展需要。

另外,生活式早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把孩子身边的生活元素变成教具。电话、窗帘、牙刷、浴缸、毛巾、电视遥控器、沙发、抽屉、衣服鞋袜、茶杯、锅碗瓢盆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教材。

孩子自发地专注于玩水、玩沙、玩米、玩牙刷、翻马桶盖、爬上爬下、翻箱倒柜、抓住扔掉,都是重要的学习过程,因此家长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不失时机地帮助孩子成长。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与“父母应更加重视生活式早教”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父母应更加重视生活式早教”还看
宝宝入园 家长千万别这样做
远离不良动画片 保护孩子
当孩子犯错时妈妈怎么做?
耶鲁大学破解孩子成长密码 家长必知
拒绝入园恐惧 家长五要五不要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浅谈任性宝宝的心理需求
    哪些表现能看出孩子过分依赖父母
    培养孩子创新精神的
    丰富孩子语言能力的方法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语言能力倒退
    宝宝逻辑思维的培养方法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爱插嘴?
    教宝宝认识颜色的方法
    宝宝有了坏情绪父母该怎么处理?
    儿童心理障碍问题须正确应对
    儿童智力发展的误区你知道吗?
    哪些因素影响多动症发病?
    如何根据性格特点因材施教?
    对待孩子童年的创伤,家长该怎么做?
    让宝宝更聪明的母婴交流
    心理慢性症儿童该如何正确对待?
    要怎么发展宝宝的想象力?
    浅析宝宝性格特点
    孩子怕生的心理要怎么克服?
    如何让孩子多点韧性少点任性?
    应付逆反宝宝要有技巧
    让孩子遵守礼仪规矩该怎么做?
    如何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
    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方法
    提高孩子记忆力的有效方法
    有哪些好方法能提高宝宝智商?
    你知道儿童多动症的危害吗?
    帮宝宝转变性格的几个妙招
    儿童多动症有什么危害?
    温暖的孩子要怎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