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给爸爸照看是最佳选择-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把孩子给爸爸照看是最佳选择

把孩子给爸爸照看是最佳选择

2015-12-02

随着双职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爸爸加入到育儿行列中来,但仍有不少人认为育儿就是妈妈的责任。因为最基础的育儿工作都是由妈妈来承担的,所以,爸爸们也就是做些换换尿布的事,能做喂奶、喂辅食等工作的爸爸还是少数。但是,只要爸爸平时在育儿方面再多留意一些,是完全可以做好的,也是完全可以信赖的。爸爸们应该以愉悦的心情参与到育儿中来,积极地学习如何喂奶、换尿布、洗澡等。因为爸爸不像妈妈那样整天和孩子在一起,所以往往会有些新的发现。爸爸和孩子在家里一起待上一天,一定会有新的交流。

需要请别人照看孩子的事情突然发生时,如果像奶奶、姥姥这样的老人离得比较近,那么请老人照顾是个不错的选择。先把孩子的情况交代清楚,再把奶粉、平时玩的玩具准备好,尽量营造一种和家里差不多的氛围以后,就可以把孩子放心地交给老人了。满5至6个月后,因为开始认生了,所以可能会哭一下,不过很快就会好的。如果没有亲戚可以托付,就只能选择托儿所或是亲子班了。有时也需要选择一个可靠的地方,把孩子暂时托管一下,以便让妈妈能得到休息,并放松心情。选择托儿所时,要事先考察一下有关设施,并把能够反映孩子有关情况的健康手册、预防接种记录等带着一起去为好。孩子太多,或是通风不好,保育员素质不高,或是保育员数量太少的地方,尽量不要选。

和保育者的对话

建立和保育者的密切关系,对于父母来说是很重要的。为此,必须和保育者进行对话,而且,对话要保持真实性。也就是说,真实的对话能够让保育者知道,孩子父母具体的要求是什么,也能知道孩子的父母对保育者的信赖程度。另一方面,父母也可以了解保育者的能力、品德及保育方法,从而提高对保育者的信赖感。那么,作为爸爸应该具体做哪些事情呢?

第一,不能认为把孩子托付给保育者是件不好的事。这种否定性的想法,会让人感到把孩子托付给了不该托付的地方,而且,这种想法会影响到保育者和孩子。

第二,对于孩子的情况要毫无保留地讲清楚。这样做,最终保育者也会将孩子的情况原原本本地讲给父母。父母和保育者是育儿合作者,不是单纯的商业委托关系。所以,父母应该建立健康的育儿观,并通过和保育者的对话,建立充分的信赖感。要明白,实际上父母和保育者是站在同样的立场上。

第三,不能把孩子托付给托儿所就不管了。现在有不少当爸爸的,很难为自己孩子的成长所感动。其实,爸爸不仅要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也不要吝惜对保育者的称赞。

第四,同一个托儿所的父母们也要经常来往。不仅可以交换信息,还可以就托儿所工作的改进进行合作。

第五,当对托儿所或保育者产生不满时,特别是存在安全问题时,应该毫不犹豫地提出来,并要求加以改进。最后,爸爸们要懂得对保育者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不要吝惜感谢他们的话语。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与“把孩子给爸爸照看是最佳选择”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把孩子给爸爸照看是最佳选择”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响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别忽略宝宝体商培养敏感期
    5个特征说明孩子被宠坏了 请立即叫停
    电子产品让孩子很受伤
    让1岁的宝宝疯狂爱上英语
    婴儿感受周围环境能力表现
    日本培养天才的13绝招
    让孩子吃苦受累的好处有哪些?
    BB的“爱”不可替代的小日子
    应试教育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线
    世界名人与蒙台梭利
    儿童成长不可缺少运动
    宝宝入园,你准备好了吗?
    家庭教育父母要不要统一战线?
    如何科学选择早教音乐
    美术班害了孩子吗?
    幼儿英语学习窍门先游戏后开口
    父母越无私孩子就会越自私
    让宝宝在家即可拥有全英语环境
    伊顿蒙台梭利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教育孩子失败的原因
    中国父母的育儿误区
    蒙台梭利的故事
    儿童智力认识的三大误区
    “独一代”不会育儿愁煞祖父母
    中国父母倾向美国子女教育方式
    三个月的BB会“吃醋”
    孩子上早教要防被“忽悠”
    瑞典幼儿园里的“强盗逻辑”
    BB“难养”要看气质选方法
    宝宝扔摔玩具也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