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手爸爸”4大认识误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甩手爸爸”4大认识误区

“甩手爸爸”4大认识误区

2015-12-02

在书店琳琅满目的育儿书架上,关于如何做个好妈妈的读物越来越多,相对而言,爸爸的角色则成了一个差点被人遗忘的存在。可以说,育儿正在成为母亲的专利,很多父亲似乎也默认了这个事实,索性成了被动参与的角色甚至“甩手掌柜”。

然而,相关研究表明,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一个父亲缺位的家庭里,孩子的社会化和性格发展都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在家庭育儿过程中,父亲对自身角色的承担非常重要,参与家庭育儿应该成为父亲的必修课。

“甩手爸爸”的几个认识误区

当“父亲角色淡出”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时候,这些“甩手爸爸”也摆出了各种各样的苦衷。只是非常可惜的是,种种理由表明,他们的“甩手”,说到底还是认知误区“惹的祸”。

——“我工作太忙,顾不上孩子”

恐怕这是“甩手爸爸”最理直气壮的挡箭牌了。事实情况却是,父亲在育儿过程中的参与,所需投入的时间量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恰当的参与方式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且,许多时候,参与育儿并不需要特别的时间,比如,性别角色示范、对家庭责任的担当等,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当爸爸的脑子里绷上这根弦,即使百忙也可以做到力所能及的参与。

——“我文化层次低,不知道该怎么教孩子”

也许是出于内心深处的爱,很多学历比较低的爸爸生怕自己浅薄的知识耽误了孩子的成长,索性“甩手”。殊不知,孩子的教养并不仅仅包括智力开发活动,它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孩子的健康养育、习惯养成、社会性发展等甚至来得更为重要。教孩子知识是一种育儿行为,带孩子在广阔的草地上奔跑、让孩子骑在脖子上感受更高处的视界、给孩子示范一个良好的健康习惯等,这些看似没有什么“知识含量”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参与。

——“孩子不缺人带,不差我一个”

持这种观念的爸爸似乎认为,孩子只要有人养大就行了,他的角色是可有可无的。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要知道,孩子虽然是个生物体,却有着社会性的一面,在不断长大的过程中,他还担负着艰巨的社会化任务,他需要学习规则、积聚探索外界的力量、建立性别认同、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父亲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这不仅仅表现在父亲对性别社会化的直接影响,而且父亲作为男性,其许多特殊的育儿方式可以给孩子不一样的体验,这些都不是母亲所能替代的。也就是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如果缺少了来自男性的影响,那么他的成长就难以获得充分的能量。

——“我和老婆有约定,我负责赚钱,她负责打理孩子”

家庭的责任或许是有边界的,育儿行为却不是处处都有边界。孩子的营养、健康护理可以明确地由一个人负主要责任,一旦关涉孩子的心理发育、家庭育儿氛围的创设等内容,妈妈一个人就可能孤掌难鸣了,因为这些都是需要爸爸配合的工作。比如,妈妈出于孩子成长的考虑,想给孩子一个有教育性的家庭环境,但爸爸觉得这不关他的事,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就是失职之举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与““甩手爸爸”4大认识误区”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甩手爸爸”4大认识误区”还看
如何让宝宝学会上厕所?
早教的四大规律
困扰新生儿睡眠的8大原因
父母与婴儿间的神秘色彩
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独处,宝宝自我发展的好时机
    0-3岁宝宝稳定情绪有高招
    孩子为何那么喜欢天线宝宝?
    学习“雷锋”好榜样
    幼儿的语言学习从一岁开始
    如何帮助发音不准的宝宝
    孩子的情绪发展到较为复杂的情感体验
    天热时分爬爬乐
    1岁孩子也能听懂妈妈的话
    过度的焦虑对宝宝影响深远
    宝宝为啥常说别人听不懂的话
    宝宝为什么会怕“生”
    儿童不会玩耍可能是自闭症
    教育孩子绝对不能用“吓唬”
    “引诱”胆小宝宝动起来
    孩子长大了也变得自私了
    帮2岁宝宝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
    1-2岁宝宝的语言发育特点
    宝宝哭时 要不要去抱
    慢慢靠近 分享私密时刻
    近两成儿童有心理行为问题
    该吃手时就吃手
    孩子对妈妈的依恋需要
    重视婴幼儿的早期语言训练
    男宝爱摸妈妈的咪咪怎办?
    宝宝无聊的五种表现
    14个月宝宝的情绪发展笔记
    孩子的重复罗嗦预示着什么?(图)
    十二星座宝宝的性格抢先看
    孩子玩“小鸡鸡”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