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谈开明父母-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谈开明父母

诺贝尔奖获得者谈开明父母

2015-12-02

【导读】昨天,前来武汉参加第12届华创会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丁肇中谈到他年幼时随家人逃难,从此便与武汉结下“情缘”。

两岁时逃难到武汉

丁肇中说,他到过武汉4次,第一次是1938年,正值抗日战争,当时只有2岁的他跟随家人来到武汉,然后坐船沿着长江前往重庆。

“我坐船时只有两岁,可当时的情景我记得很清楚,我还记得长江边上有纤夫在拉纤”,今年76岁高龄的丁肇中说。后来抗战胜利,1946年他从重庆回到汉口,再从汉口返回南京。“1979年,我曾从重庆坐船到宜昌,一路上风景很美,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见到猴子”,他笑着说。2003年,他造访武汉,并在武汉大学为学生们演讲。

副省长郭生练在会见丁肇中后,送给他一套三峡真丝邮票,工作人员指着邮票上的人物,告诉他这是屈原、这是王昭君,丁肇中一直凝望着邮票,频频点头,连声说“我知道、我知道”。

据了解,在武汉的几天里,丁肇中将为武汉大学师生演讲、参观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实验室、参加华创会,还将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考试排名榜从后面很快就找到我”

小时候,丁肇中对很多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反而对读书兴趣不大。“在重庆念过小学一年级,我记得非常清楚,第一天去上学的时候,坐在那儿,觉得非常没有意思,我马上就走了”,丁肇中笑道,“在考试排名榜上,从前面很不容易找到我,从后面倒是很快就找到我了”。

可是父母对他的教育很开明,母亲是学儿童心理学的,从来不认为考第一名是重要的,也从来没有因为他不念书而责备他,而是让他自己发展自己的兴趣。父亲还经常为他讲牛顿、法拉第、达尔文等科学家的事迹,他坦言,“父母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不认为考第一名是重要的,后来我才慢慢意识到,我所认识的20世纪拿诺贝尔奖的人里,很少是考第一名的,很少是每一样都好的。”

“不管多少人反对,我从不停下来”

关于获得成功的秘诀,丁肇中坦言,在他的工作中“不管多少人反对,不管面对多少困难,我从来不停下”。他认为科学是一件“以少胜多”的事,需要锲而不舍、敢于坚持的精神。从1962年拿到博士学位开始,丁肇中做了大量的实验,每一个实验都有许多人反对。原因就在于,突破性的实验就要推翻别人的观点。“有人认为,你这个实验是没有意义的,还有人认为,你这个实验太困难了,任何人做不出来的”。包括他现在做的捕获太空反物质的实验,从1995年开始就有人反对。

“但科学上的进展不是投票决定的,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当少数人把大多数人的观点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走”,丁肇中说,“对我而言,每一个实验都是最重要的,不管多少人反对,不管多少困难,我从来不停下”,且通常一次只做一个实验,做完一个才会开始下一个,比较专心。

按照自己兴趣去发展

丁肇中建议现在的年轻人在做人生选择时,应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他以自己为例,学物理应是为了兴趣而学,绝不能为成名、获利而学,“如果你为了拿诺贝尔奖而学习物理,那么结果很有可能会令你失望”。

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第一年读工程学,他不善于画图,成绩平平,反而对物理和数学非常痴迷,他认为既然工程学不是自己真正爱好的,那么就该转专业,于是他转入密歇根大学物理系。“你一定要认为,这是你一辈子最重要的事,为了这个事情,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

严谨到“一问三不知”

与丁肇中的交流中,记者感到,他是一个纯真、直率和严谨的人,甚至严谨到可以用“一问三不知”来形容。

当记者问到他对武汉的印象,他说自己这次来武汉还不到半天,很难谈印象;当有记者请他谈中国该如何吸引海外华人回国创业时,他表示“没有看法,因为我常年在国外,不了解国内的情况,只是每年来几次,很短时间就离开了,所以我觉得我没有发言权”;当有记者请他发表对年轻人取得成功的建议时,他坦言“每个人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成长经历不一样,所以我没有办法一概而论,我只能谈谈我的个人经验”。

谈到他对所接触到华裔科技人员的印象,他说“中国科学家有很好的,有好的,有中等的,也有中等以下的。有人说中国科学家在国外特别努力,别人出去玩了他们还在工作,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接触的任何国家的科学家都有好的、有中等的、有中等以下的”。言语之中,尽显一名科学家严谨的精神。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与“诺贝尔奖获得者谈开明父母”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诺贝尔奖获得者谈开明父母”还看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教育
幼儿园开学季,幼教专家送爸妈一份“入托攻略”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 原因感动无数人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父母看孩子日记的后果
    快乐童年 玩具来创造
    童谣:跷跷板
    边学边玩教孩子认识时间这样做
    溺爱在中国流行的三大原因
    兴趣启蒙不得不知的三个秘密
    孩子不合群,爸妈要反思
    气质宝宝的培养秘诀
    家长才是宝宝最好的老师
    宝宝的“身体语言”在说啥?
    鼓励孩子自己动动手
    宝宝早期成长关注三个方向(图)
    10个月宝宝的成长游戏
    早教与幼儿园的区别在哪里
    婴幼儿的10类启智玩具-亲子玩具游戏
    孩子胆怯心理怎么形成的
    经验妈妈谈如何选玩具
    新生婴儿有何心理特点
    教你成为玩亲子游戏高手
    童谣:点点罗罗
    如何让宝宝不再抠鼻子
    帮宝宝平稳度过“四大叛逆期”
    不要带婴幼儿玩惊险游戏
    宝宝的11种哭闹全面解析
    简笔画是“天使”or“恶魔”
    宝宝有些“怕黑”别逼他“勇敢”
    14岁初中男生不愿与母亲分床睡 出门也要紧牵手
    让BB感到恐惧的六件事
    帮助开发儿童智力的玩具
    如何对宝宝进行依附性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