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理养育到精神养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从生理养育到精神养育

从生理养育到精神养育

2015-12-01

从“生理养育”到“精神养育”

赵璐玫老师的这本书,我是不知不觉中一口气读完的。掩卷沉思之际,时钟已经指向了午夜。如果用一些词汇来描述我读完后的心情,无疑会有下面几种:会心的莞尔,那一定是看到了壮壮童年的可爱与稚气;纠结的焦虑,那是因为读到了壮壮上学后遇到的种种困难,将心比心地体会到做母亲的感受;由衷的快乐,那是因为看到远在异国他乡的壮壮在母亲精心的养育下终于长成为一个独立、自强、懂事的小伙子。还有……

当然,除了这些感受,我的脑海中一直在盘旋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养育?

按照汉语词典的解释,“养育”这个词有两个最为基本的意思。一是供给生活所需,使其生存、成长。二是经过抚养教育使(人)成长。

根据我的理解,第一层意思是大家最为熟悉的,指的是生活上的供养或者生存的照料。这是幼小的生命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基本条件,也是父母应尽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满足这个条件的父母有一个专门的词汇——“衣食父母”。第二层意思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指的是通过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孩子的精神成长。如果说前者的重点在“养”,那么,后者的重点无疑是在“育”。

我们的父母辈,因为生存和生活的艰难,对待子女往往只能停留在“生活养育”的层次,无法更多地关注孩子心灵层面的需求。即使他们成为了爷爷奶奶,在幼儿园门口接孙子孙女的时候,也往往习惯于只问两个问题:第一是:“今天吃了什么?”第二是:“今天学了什么?”

教育是个实践智慧,当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时,往往无意识地借鉴自己成长的经验。但时代已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心理学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观点,当生理层面的需要得到满足,不成为问题之后,精神层面的需要就变得异常突出。因而今天的年轻父母,往往会更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发育,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希望是“让孩子快乐”。这无疑是前进了一大步,进入了“心理养育”的层面。

然而,孩子的成长,只要快乐就可以吗?

成长有两个最为重要的命题,其一是寻找自我,其二是寻求意义。

“心理养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前者,而后者无疑需要更高层次的养育,那就是“精神养育”。即通过言传身教,良好沟通交流,实现对孩子价值观的引领,促进孩子的精神发芽和成长。

赵璐玫老师通过她和儿子壮壮的故事,给我们阐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养育。

赵璐玫老师和壮壮之间的书信集,就是母子二人在精神上的充分交流。尽管相隔万里之遥,但母子俩人的心灵沟通非常紧密。正是靠着这些书信,壮壮在妈妈的教育和引导下,才能够健康成长。

家有儿女初长成时,我们可能都面临着如何做父母的困惑,如何跟得上孩子的成长,如何避免“保姆”和“监工”的角色误区,这是今天我们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感谢赵老师,感谢壮壮,他们母子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启迪。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与“从生理养育到精神养育”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从生理养育到精神养育”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响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经典绘本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
    男孩最爱的绘本TOP 8
    这九种类型的父母最易毁孩子
    田亮晒女儿绘画背影照 宝宝学画画好处多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幼儿园宝宝问这6个问题千万别答错了
    不用昂贵的早教班 在家就可以进行的触感游戏
    给孩子讲个成语故事:精卫填海
    宝宝不爱去幼儿园竟然是因为这个
    老人带娃的负能量 九成人中招
    【育儿头条】如果你的孩子是下一个刘翔……
    适合0-1岁宝宝的经典儿歌
    主要看气质:不同气质宝宝的养育秘籍
    胎教也要从“心”开始!
    家长朗读时BB该有什么反应?
    孩子看动画片并非十恶不赦
    我爱五彩斑斓——色彩敏感期
    适合宝宝的床上亲子游戏
    望子成“笼” 关注孩子成了关住孩子
    3岁前提高宝宝智力的最佳方案
    妈妈的心理问题可能影响孩子的生理健康?!
    我爱五彩斑斓——色彩敏感期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
    有没有让孩子不沉迷电子游戏的方法?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元旦带孩子出行 别忘记带这三样东西
    宝宝自己看DVD、iPad坏处多
    爸妈的修炼经:宝宝生病的时候要更平和!
    经典绘本阅读《逃家小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