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走路时间有差异 爸妈别担心-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宝宝学走路时间有差异 爸妈别担心

宝宝学走路时间有差异 爸妈别担心

2015-12-01

有的孩子学会走路很早,但有的孩子就显得晚一些,家长为因此而担忧。其实,孩子学会走路的时间有差异,只要孩子发育正常,家长不用太担心。

在孩子学走路的过程中,家长有几点可以做的,第一,你可以跪在宝贝面前,伸出双手拉住他的手,鼓励他迈步,朝向你走来;第二,你也可以站在孩子后面,用双手扶住他的腋窝处,跟着他一起走。开始时他或许需要你用力扶住,之后你只需用一点点力,他就能自己往前走了;最后,学走路也意味着摔跤和受伤的机会增多了,请为你的孩子准备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减少他磕碰的机会,并且尽量让他在你的视线范围内活动,而且随时做好救援准备。

孩子如果在其他各方面都很正常,稍微延迟走路也许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要注意的是,有的孩子被大人扶着站立时双腿像棍子一样发直或像剪刀一样交叉,有的孩子表现为双手发抖或双手不停地颤动,在运动方面表现出手脚运动不灵活,协调能力差,或者让人感觉到走路的姿势很别扭。又或者他走路的时间已经远远落在其他同龄孩子后面,那就一定要带他去看专科医生了。

不学爬就学走不代表聪明

宝宝真聪明,没学爬就开始学走了。很多妈妈都把宝宝过早学走路看成是聪明健康的表现,不等经历爬的过程就直接教他走路了。

专家解释说,宝宝的脑神经及骨骼、肌肉发育都需要一个过程,由坐到爬、再到走是这一过程的相应表现。之所以先让宝宝学爬是因为这时候他的骨头特别柔软,很难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爬可以让脊椎、骨骼和韧带逐渐受力,慢慢增强各部分的力量。如果太早就让他站起来走,身子站不直,老想弯腰,腿的负重又太大,脊椎、骨骼就跟着弯曲,脆弱的小腿骨还会变形,长大了就会变成X形或O形腿。

除了骨骼、脊椎变形,不学爬就学走还影响宝宝视力呢。几个月大的宝宝视力发育还不健全,只能看清近处的东西,都是小近视眼,而爬可以让他看清有限范围内的东西,慢慢调整,让视力正常发育。但走路的时候就需要看较远的地方,宝宝看不清,只能眯着眼睛努力调整屈光度和焦距,无疑会损伤眼睛和视力,严重的还会患上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上眼睑下垂和近视,对眼睛造成一生的伤害。同时,宝宝都是在室内爬,可以避免强光对眼睛的刺激,而学走大都在户外,尤其是阳光强烈的夏天,紫外线和红外线会伤害视网膜,让眼睛出现刺痛、流泪等病症。

此外,宝宝爬的时候仰着头,前庭会受到刺激来增强平衡性,要是跳过这个环节去学走,长大后不但平衡差,而且连脾气都会变得暴躁,没有耐性。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与“宝宝学走路时间有差异 爸妈别担心”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宝宝学走路时间有差异 爸妈别担心”还看
儿童穿衣注意事项
2岁前对早教有益的事
新生儿早期教育的具体方法
学习障碍是一种疾病
生活式早教,让家人成为老师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孩子的“底线”雷区您知道么?
    多元智能:音乐智能给孩子好气质
    幼儿教育中的三大常见误区
    全职妈妈该拿工资6900堪比白领
    英国保护儿童的儿童十大宣言
    婴语单词表 新手爸妈都懂吗
    假日里宠子莫搞“黄金周”
    奥尔夫音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专家提醒:早期阅读的误区
    警惕!孩子们的早教的误区
    孩子也需要“一个人”的空间
    安抚胎儿应逆时针 不贴肚皮
    关于婴儿之间独有的交流方法
    妈妈必知早教过程的4大弯路
    早期教育,思维比知识更重要!
    宝宝学习空间智能的10大妙招
    解读80后育儿经:穷养还是富养
    知道么?爸爸才是带孩子高手!
    中国和美国教育孩子吃饭方法
    日本妈妈用育儿工具一个带两个
    多数父母会踩的“早教误区”
    奥尔夫音乐游戏:鼓的故事
    正确育儿,早期教育要“得法”
    育婴师与保姆月嫂有什么不同
    宝宝学识字顺其自然误贪多求快
    多元智能告诉你每个宝宝都有舞台
    给新生儿做早教的4个小方法
    你知道玩具的教育奥秘吗?
    孩子爱告状,你该怎么办?
    难于说教就请试试“暗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