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弟子规》教育的误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突破《弟子规》教育的误区

突破《弟子规》教育的误区

2015-12-01

【导读】实施了《弟子规》的孩子,很“听话”,但却失去了孩子的机灵,失去了孩子的天真,遇事退缩,缺乏担当。一旦犯错,就过于自责,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他们身上,根本看不到“君子坦荡荡”的特质。由于会见人就鞠躬,会礼貌待人,穿着拘谨,被大人贴上了“好孩子”的标签。儒家讲智、仁、勇,我发现很多学习《弟子规》的孩子都靠不上边。没有勇气,不敢有自己的观点,称不上智慧,没有勇气,不能够敢爱敢恨,称不上仁慈…

一、从“父母呼,应勿缓”的实践经验谈开

自从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消除了我对《论语》的反感开始,我就在四书五经面前彻底否定我自己,因为这个否定之前,我一直在抗争来自父母的权威教育,我想推翻我自从入学以来的说教,我想走自己的路,但是被生活中的种种际遇碰得头破血流,我这时后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错了,后来接触了《弟子规》,觉得自己错得很远(现在发现这种反思,其实多数是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妥协,后述),于是就在我上的管理课中讲我学习《弟子规》的心得,包括“父母呼,应勿缓”这句话。

由于父母的严厉,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不绵(恋)床的习惯,早晨只要父母一叫,立刻翻身下床;还有就是,家里每次开饭的时候,只要父母说:“开饭了!”我们兄弟姐妹总是行动迅速,因为如果行动缓慢的话,父母的训斥就来了:“吃饭都跑不快,还有什么你跑的快!”(出于外在的恐惧而养成行动迅速的习惯,这种因就不正,这种习惯虽可任劳,但是不能任怨,南师讲一个人总是“任劳容易任怨难”,我分析有这方面的原因)

因为这些原因,我做管理时,讨厌行动缓慢和绵床的人,终于我在《弟子规》中找到了答案,“父母呼,应勿缓”!

为了“教育”员工,又从《礼记》和论语中找出了依据,“父呼无诺,君命召,不俟驾而行”,这句话的意思是,长辈命令时,不能说“等一下”,而是要立刻行动,领导(国君)召见的时候,不能等车马备好了坐车去,而是要先走,后面车夫把车备好了追赶自己。

当时管理界提倡执行力,企业领导也为员工不能“令行禁止”而恼火,所以我的观点,在我讲课时很受人欢迎,我以为把自己的经验讲给别人听,别人就会象我一样行动迅速,但事实上,除了老板很欣赏外,员工并并没有多大改观。我觉得我出了问题,但是问题在哪里呢?

后来看蔡礼旭老师的光盘,讲“身教则从,言教则讼”,就是说你以身作则,别人就会跟从,如果只是给别人讲道理,别人就会和你发生争执。我觉得有道理,就只是去做,但是员工并不配合!

在公司做不好,就在家里做吧!我女儿每天早晨五六点中就起床了,她一起床就叫爸爸,我由于晚上有熬夜的习惯,五六点钟很困,但是在女儿面前,总得“身教则从”吧,所以不管我有多困,我都会行动迅速地回应女儿晨起是的召唤。

但我发现,我的这种“身教”,内在的动力不足。

有一天早晨,我回应女儿后突然发现,女儿幼小的生命,需要我去呵护,需要爱,需要爸爸的回应给她安全感,我终于找到了这种内在的动力,这种动力,是超越《弟子规》的教条的。我的这种对女儿的爱,是不求回报的,是不需要女儿长大以后要“父母呼,应勿缓”的。

我发现,只有在员工需要关爱的时候及时给予关爱,只有在员工需要理解的时候给予理解,只有在员工需要宽容的时候给予宽容、、、、、、员工自然就会做到“君命召,不俟驾而行”,自然就有执行力。但是把这种观点给将给老板听,喜欢这个观点的老板不多。

我还发现,只有那些从小得到父母足够关爱和尊重而心理人格健康的员工,才有稳定的执行力的。这个时候,有机会接触老古国治老师,听了古老师的亲子教育课程,自己在企业管理方面的能力提升很快,用“如鱼得水”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在古老师的引导下,我和几个师兄专程去学习了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结合自己孩子的教育实践,我发现,只有父母无条件的给予子女爱,同时又给予孩子人格上的尊重,孩子才具备健全的人格,才自信,由于人格健全和自信,自然就会乐观机敏,自然就会具备“父母呼,应勿缓”的品质,这种品质是健康人的天性,与后天的说教无关。哦,原来教育是这样的。以前看南师的书上说“亲于其师而行其道”,终于有融会贯通的味道了。

二、学《弟子规》的儿童把自己的衣服剪碎了

我认识一个幼儿园的院长,她不明白“为什么《弟子规》这么好的东西孩子不接受”,她告诉我在她的幼儿园里,很多孩子学习了《弟子规》以后变得很听话了,但是有几个孩子,学习以后很不快乐,回到家里后用剪刀把自己的衣服给剪了,父母问孩子为什么,孩子没有反应,甚至根本忘了有这件事情。

从我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判断,孩子出问题了。孩子有巨大的委屈,才会做出这种破坏性的举动,并且用“选择性遗忘”在应对来自大人野蛮的压力。

哦,可怜的孩子!

我还发现,实施了《弟子规》的孩子,很“听话”,但却失去了孩子的机灵,失去了孩子的天真,遇事退缩,缺乏担当。一旦犯错,就过于自责,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他们身上,根本看不到“君子坦荡荡”的特质。由于会见人就鞠躬,会礼貌待人,穿着拘谨,被大人贴上了“好孩子”的标签,唉。

儒家讲智、仁、勇,我发现很多学习《弟子规》的孩子都靠不上边。没有勇气,不敢有自己的观点,称不上智慧,没有勇气,不能够敢爱敢恨,称不上仁慈。西方人讲,如果你失去财富,你失去了一些,如果你失去健康,你失去了很多,如果你失去了勇气,你就失去了一切,此言不虚。

我今年办的暑假夏令营,一个学习国学的孩子,在骑自行车的时候,不小心把一个摊贩的服装摊撞到了,一些衣服掉在了地上。孩子遇到这种事情,惊慌失措。

我当时去处理这件事情,发现老板很不友善。我给老板说,对不起,孩子是无意的,算了吧,结果老板说:孩子是无意的,总要让他学会承担责任吧。我觉得老板说得有道理,就对孩子说:你说怎么办?(我想锻炼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

孩子上前就给这个摊贩鞠了一个超过90度的躬(对于这种充满恶意的人,没有必要)。结果老板并不领情,说:“把衣服给我弄脏了,要赔钱!”

我对孩子说:“你给老板说,你赔多少?”

孩子说:“赔一百元。”(我知道这个孩子当时已经没有钱了,我是希望孩子给老板说实话的。)

最后在我的据理力争下,赔偿二十元,由于我自己没有零钱,又要去赶大队伍,被老板讹诈了五十元。因为没有受到老板的谅解,而且还被讹诈了,所以孩子的情绪整天都情绪很低落。事后我给这个孩子说:“出了这种事情,你只是把衣服给他落在地上沾了点灰尘,你是无意的,老板却借机讹诈我们,你没有错,是老师无能,没有保护到你,至少老师可以叫警察来处理这件事情的。”我希望孩子从事实中学到,不要因为自己有错就任人宰割。

这个孩子的学校是学《弟子规》的,我和校长走在一起,不断有学生来行鞠躬礼,我就给校长提意见:教学生行礼,参考一下日本公司的礼仪吧,在日本人的公司里,不是任何时候都行鞠躬礼的,即使在中国的军营里,士兵也不会给正在行进中的长官行礼的,打招呼问好就可以了。

在我本人看来,如果一个孩子见人就给行鞠躬礼,有损孩子做人的尊严。如果同等的两个人,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行鞠躬礼,而得不到回礼,这种形势,会让鞠躬的孩子处于劣势。

关于传统文化中有关礼仪的度的问题,希望老师和家长深入研究,不要草草从事。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与“突破《弟子规》教育的误区”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突破《弟子规》教育的误区”还看
什么时候要对孩子说“不”
三个方法教孩子学会忍耐
孩子好性格可能强过高智商
如何让孩子掌握劳动技能
父母应该口径一致教育孩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这些话,再生气也不要跟孩子说!
    苦难不是美德,穷养不是固化孩子的思维
    听话就用食物奖励,这样很毁孩子!
    最常见的五种胎教法大放送 孕妈咪千万不可错过!
    这7种妈妈最坑娃,千万要警惕!
    邓超:爸爸越有趣,孩子越幸福
    聪明的父母都一样,多少都带点绝情!
    孩子有问题都怨老人?这个锅老人不背!
    总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又内疚!快戒吼
    天冷孩子不愿起床,一招教你搞定!
    你家娃会交朋友吗?五招教你打造社交小达人
    孩子差点在学校门口被拐!骗术升级,家长警惕!
    莫言:好的家庭教育浓缩为6句话!
    家长学会这几点,在家就能做早教
    你觉得孩子好带,那是因为你养的不是儿砸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永不放弃自我成长!
    孩子几岁开始学英语最合适呢?
    孩子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绝不能打!
    8大技巧让宝宝爱上阅读
    “回园综合症”来了,该如何化解?
    益智玩具推荐 让宝宝越玩越聪明!
    母爱是为了分离, 你却学不会放手
    最受准妈妈欢迎4种胎教方法
    熊孩子!二胎!猪队友老公!她却活成了万千女性的榜样
    同样上幼儿园,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局!
    再好的学区房,也比不上懂事的父母!
    自主性绘画可培养创造性思维
    怎么hold住看见玩具就要买的宝宝?
    为什么养孩子那么累,因为你踩了这7个雷
    宝宝不听话如何教育 6大攻略来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