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弟子规》教育的误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突破《弟子规》教育的误区

突破《弟子规》教育的误区

2015-12-01

【导读】实施了《弟子规》的孩子,很“听话”,但却失去了孩子的机灵,失去了孩子的天真,遇事退缩,缺乏担当。一旦犯错,就过于自责,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他们身上,根本看不到“君子坦荡荡”的特质。由于会见人就鞠躬,会礼貌待人,穿着拘谨,被大人贴上了“好孩子”的标签。儒家讲智、仁、勇,我发现很多学习《弟子规》的孩子都靠不上边。没有勇气,不敢有自己的观点,称不上智慧,没有勇气,不能够敢爱敢恨,称不上仁慈…

一、从“父母呼,应勿缓”的实践经验谈开

自从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消除了我对《论语》的反感开始,我就在四书五经面前彻底否定我自己,因为这个否定之前,我一直在抗争来自父母的权威教育,我想推翻我自从入学以来的说教,我想走自己的路,但是被生活中的种种际遇碰得头破血流,我这时后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错了,后来接触了《弟子规》,觉得自己错得很远(现在发现这种反思,其实多数是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妥协,后述),于是就在我上的管理课中讲我学习《弟子规》的心得,包括“父母呼,应勿缓”这句话。

由于父母的严厉,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不绵(恋)床的习惯,早晨只要父母一叫,立刻翻身下床;还有就是,家里每次开饭的时候,只要父母说:“开饭了!”我们兄弟姐妹总是行动迅速,因为如果行动缓慢的话,父母的训斥就来了:“吃饭都跑不快,还有什么你跑的快!”(出于外在的恐惧而养成行动迅速的习惯,这种因就不正,这种习惯虽可任劳,但是不能任怨,南师讲一个人总是“任劳容易任怨难”,我分析有这方面的原因)

因为这些原因,我做管理时,讨厌行动缓慢和绵床的人,终于我在《弟子规》中找到了答案,“父母呼,应勿缓”!

为了“教育”员工,又从《礼记》和论语中找出了依据,“父呼无诺,君命召,不俟驾而行”,这句话的意思是,长辈命令时,不能说“等一下”,而是要立刻行动,领导(国君)召见的时候,不能等车马备好了坐车去,而是要先走,后面车夫把车备好了追赶自己。

当时管理界提倡执行力,企业领导也为员工不能“令行禁止”而恼火,所以我的观点,在我讲课时很受人欢迎,我以为把自己的经验讲给别人听,别人就会象我一样行动迅速,但事实上,除了老板很欣赏外,员工并并没有多大改观。我觉得我出了问题,但是问题在哪里呢?

后来看蔡礼旭老师的光盘,讲“身教则从,言教则讼”,就是说你以身作则,别人就会跟从,如果只是给别人讲道理,别人就会和你发生争执。我觉得有道理,就只是去做,但是员工并不配合!

在公司做不好,就在家里做吧!我女儿每天早晨五六点中就起床了,她一起床就叫爸爸,我由于晚上有熬夜的习惯,五六点钟很困,但是在女儿面前,总得“身教则从”吧,所以不管我有多困,我都会行动迅速地回应女儿晨起是的召唤。

但我发现,我的这种“身教”,内在的动力不足。

有一天早晨,我回应女儿后突然发现,女儿幼小的生命,需要我去呵护,需要爱,需要爸爸的回应给她安全感,我终于找到了这种内在的动力,这种动力,是超越《弟子规》的教条的。我的这种对女儿的爱,是不求回报的,是不需要女儿长大以后要“父母呼,应勿缓”的。

我发现,只有在员工需要关爱的时候及时给予关爱,只有在员工需要理解的时候给予理解,只有在员工需要宽容的时候给予宽容、、、、、、员工自然就会做到“君命召,不俟驾而行”,自然就有执行力。但是把这种观点给将给老板听,喜欢这个观点的老板不多。

我还发现,只有那些从小得到父母足够关爱和尊重而心理人格健康的员工,才有稳定的执行力的。这个时候,有机会接触老古国治老师,听了古老师的亲子教育课程,自己在企业管理方面的能力提升很快,用“如鱼得水”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在古老师的引导下,我和几个师兄专程去学习了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结合自己孩子的教育实践,我发现,只有父母无条件的给予子女爱,同时又给予孩子人格上的尊重,孩子才具备健全的人格,才自信,由于人格健全和自信,自然就会乐观机敏,自然就会具备“父母呼,应勿缓”的品质,这种品质是健康人的天性,与后天的说教无关。哦,原来教育是这样的。以前看南师的书上说“亲于其师而行其道”,终于有融会贯通的味道了。

二、学《弟子规》的儿童把自己的衣服剪碎了

我认识一个幼儿园的院长,她不明白“为什么《弟子规》这么好的东西孩子不接受”,她告诉我在她的幼儿园里,很多孩子学习了《弟子规》以后变得很听话了,但是有几个孩子,学习以后很不快乐,回到家里后用剪刀把自己的衣服给剪了,父母问孩子为什么,孩子没有反应,甚至根本忘了有这件事情。

从我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判断,孩子出问题了。孩子有巨大的委屈,才会做出这种破坏性的举动,并且用“选择性遗忘”在应对来自大人野蛮的压力。

哦,可怜的孩子!

我还发现,实施了《弟子规》的孩子,很“听话”,但却失去了孩子的机灵,失去了孩子的天真,遇事退缩,缺乏担当。一旦犯错,就过于自责,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他们身上,根本看不到“君子坦荡荡”的特质。由于会见人就鞠躬,会礼貌待人,穿着拘谨,被大人贴上了“好孩子”的标签,唉。

儒家讲智、仁、勇,我发现很多学习《弟子规》的孩子都靠不上边。没有勇气,不敢有自己的观点,称不上智慧,没有勇气,不能够敢爱敢恨,称不上仁慈。西方人讲,如果你失去财富,你失去了一些,如果你失去健康,你失去了很多,如果你失去了勇气,你就失去了一切,此言不虚。

我今年办的暑假夏令营,一个学习国学的孩子,在骑自行车的时候,不小心把一个摊贩的服装摊撞到了,一些衣服掉在了地上。孩子遇到这种事情,惊慌失措。

我当时去处理这件事情,发现老板很不友善。我给老板说,对不起,孩子是无意的,算了吧,结果老板说:孩子是无意的,总要让他学会承担责任吧。我觉得老板说得有道理,就对孩子说:你说怎么办?(我想锻炼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

孩子上前就给这个摊贩鞠了一个超过90度的躬(对于这种充满恶意的人,没有必要)。结果老板并不领情,说:“把衣服给我弄脏了,要赔钱!”

我对孩子说:“你给老板说,你赔多少?”

孩子说:“赔一百元。”(我知道这个孩子当时已经没有钱了,我是希望孩子给老板说实话的。)

最后在我的据理力争下,赔偿二十元,由于我自己没有零钱,又要去赶大队伍,被老板讹诈了五十元。因为没有受到老板的谅解,而且还被讹诈了,所以孩子的情绪整天都情绪很低落。事后我给这个孩子说:“出了这种事情,你只是把衣服给他落在地上沾了点灰尘,你是无意的,老板却借机讹诈我们,你没有错,是老师无能,没有保护到你,至少老师可以叫警察来处理这件事情的。”我希望孩子从事实中学到,不要因为自己有错就任人宰割。

这个孩子的学校是学《弟子规》的,我和校长走在一起,不断有学生来行鞠躬礼,我就给校长提意见:教学生行礼,参考一下日本公司的礼仪吧,在日本人的公司里,不是任何时候都行鞠躬礼的,即使在中国的军营里,士兵也不会给正在行进中的长官行礼的,打招呼问好就可以了。

在我本人看来,如果一个孩子见人就给行鞠躬礼,有损孩子做人的尊严。如果同等的两个人,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行鞠躬礼,而得不到回礼,这种形势,会让鞠躬的孩子处于劣势。

关于传统文化中有关礼仪的度的问题,希望老师和家长深入研究,不要草草从事。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与“突破《弟子规》教育的误区”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突破《弟子规》教育的误区”还看
新年送宝宝10件“礼物”
三岁前,宝宝最需要什么?
父母资格测试:你够完美吗?
隔代育儿的主要矛盾有哪些?
5个小游戏教孩子学会聆听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准妈妈必知:优质胎教三原则
    0-6岁宝宝才艺的最佳启蒙年龄
    别耽误了咱家娃的体商
    这些胎教的原则你知道吗?
    怎样挖掘小孩的兴趣爱好
    千万别这样和孩子开玩笑
    宝宝要看书 父母怎么选
    宝宝吃手指的利与弊
    幸福家庭必备7要素
    如何应对孩子的不合理请求?
    宝宝儿歌你选对了吗?
    让孩子的童年插上想象的翅膀
    孩子要不要学国学?
    警惕雾霾对孩子的伤害 环保从BB抓起
    经典民间儿歌精选大盘点
    宝宝的睡前故事你选对了么?
    孕晚期的光照胎教不可少
    适合孩子的动物主题电影 学会感恩
    惟有孩童不可辜负—《杨红樱儿童情商教育绘本系列》
    别让特长教育走入误区
    美育教养从胎教抓起
    请给自闭症儿童更多关爱
    1岁内宝宝图书挑选原则
    护理新生儿脐部有哪些注意事项
    和宝宝一起约会在春天
    父母的境界,你在第几层?
    不可错过宝宝的绘画敏感期
    熊孩子怎么教育 沟通是关键
    过度培养不利于宝宝成长
    《粉红信封》——杨红樱儿童情商教育绘本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