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最需要6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中国孩子最需要6种教育

中国孩子最需要6种教育

2015-12-01

在大多数家庭中,妈妈扮演着帮助孩子 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的主要角色,然而孩子们所需要的并不是等同的,作妈妈的必须考虑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一位专家指出 ,一共有六种教育,是孩子们最需要得到的。

(一)培养他们的爱心

妈妈们有必要向孩子说明,亲切有礼地待人接物与学业方面出类拔萃同样的重要。

那些在情感方面得到培养的孩子情感智商往往出众,他拥有较高的协调自己与他人需要的能力,这类人更容易在生活中遥遥领先。贝尔实验室 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表明:成果丰富的工程师往往是情商而非智商最高。

tips:妈妈通常需要培养孩子们的交友技巧

一位朋友说他还是个孩子时,他曾在交友方面遇到困难。当时一位队友受伤了,这位朋友的妈妈坚持要他打个电话,问问那个男孩感觉怎样。“妈妈,”他反对道,“他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他会知道的。”他的妈妈回答道。这个电话标志着亲密友谊的开始。“我的妈妈让我明白:友谊起源于你对他人所表示的关切而不是要他人对你表示关切 ”。

(二)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我们都知道表扬能使人创造奇迹,过多的批评会导致孩子自责,使他们会为了获得成功而作一些冒险。

表扬也有正确的方法与错误的方法。大多数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可以细数总总,而在表扬时却言语含糊──“你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这种评价会使片刻的光彩顿然消逝。因此表杨应具体些,与其说“你很勇敢”不如说“我为你摔倒了以后仍然爬上车而感到自豪。”这样明确地说明了为什么这种行为值得表扬。

每个人都有一个“要害区”,这个区域一旦受到表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妈妈,你可能比谁都了解对于你的孩子来说什么是重要的──可能是音乐、体育或某一课程,如果你不了解,问一问没什么不对。

其次,由于孩子们来说,一时间内只能吸收有限的表扬,因此小量而频繁地给予一些表扬。一分钟一百次鼓励胜过一次作一百分钟的表扬。

(三)谈论“禁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放眼接触到的尽是毒品、酒精与性。一些妈妈担心谈论诸如此类的禁忌行为是在鼓励他们这么做。 但事实正好相反,调查发现:那些与父母作过坦诚交谈的孩子更不易涉及毒品与酗酒。

妈妈们尤其可以有技巧地与孩子们谈论这些敏感 的话题。首先,让你自己对这些现象有所了解,而后询问你的孩子他们所知道的。六、七岁大的孩子可能是在操场上听到这类事或在电视上看到这类事。指出你与他们谈论这类事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其危险性,而不是不信任他们,让他们明白你愿意回答任何问题或与他们谈论他们的烦恼。

(四)将界限适当放宽

孩子们需要得到无条件的爱 ,这样自尊自爱的种子才会得以生长。这种无条件的爱并不意味着你不设定任何界限,设定界限是向孩子们显示他对你来说很重要。当一个孩子越界时,向他们说明你对这种行为而不是他们本身感到失望。

随着孩子的成长,界限自然要放宽些。尤其是男孩子,他们想与妈妈保持一定的距离。心理学家埃文索 -贝斯 索曾描写道:男孩子们第一次碰到玩具卡车时,心里就响起车子开动的轰鸣声,这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想冒险并表现他们所见过的男子汉的力量。随着男孩子的长大,他们的界限也应适当地放宽些,作母亲的既不要感到自己被抛弃了,也不要感到自己很懦弱。

妈妈是孩子们巨大的鼓励之源。心理学家埃顿-萃丝在调查了250个学龄儿童后发现:近一半的孩子更想获得一份妈妈而不是父亲的工作。其中一个原因,贝斯索推测道:孩子们更想了解他们妈妈所做的事并想参观他们妈妈的工作地。

(五)指明方向

孩子们需要一个道德指南针。这意味着不仅在重大问题上灌输是非观,而且在日常琐事上灌输是非观。

一位妈妈看到她五岁大的儿子骑着他的朋友──邻居七岁大男孩的车子。 “汤姆不用这

辆车,”他儿子说,“他在学校。”他认为自己这么做没什么不对,因为他的朋友不会介意。但这位妈妈坚持让他的儿子把车子送回去:“在没有征得他人同意下使用他人的财物是不对的。”

当一位妈妈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正直、忠诚给予足够的重视,她们就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价值体系,这将成为孩子的无价之宝。最好的道德指南是妈妈自身的行为,如果妈妈自身逃避责任,无视他人的权利或食言,她的孩子就失去了行为的向导。

你也许不希望听到这类话:“可是,妈妈,你就是这么做的。”

(六)与孩子一起玩耍

在短时间内,妈妈们通常关注所谓重要的事──捕捉孩子们的情况,辅导功课。然而在我们这个生活节奏紧张的社会里,孩子们渴望的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更希望与妈妈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这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仅需拥有一种嬉耍的态度,一种愿意把做功课的时间变成嬉戏或把做家务转化为游戏的态度。

一位朋友允许她的孩子们与他们的朋友在厨房打闹,玩具、颜料与泥土不时地飞落到食物里。几年以后,她上大学的儿子带了一位老朋友回家吃饭。

“我总想能来你们家实在太好了,”那位朋友说,“我们曾在这里拥有欢声笑语──汤里也飘落着玩具。”

做妈妈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但并不意味着是一种负担,有时你需要少一些责任感──让你对自己的要求见鬼去吧,与你的孩子玩在一起。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与“中国孩子最需要6种教育”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中国孩子最需要6种教育”还看
林怡:别以为你会爱孩子
儿时安全感有多重要
爱的传递远胜过智力开发
天才儿童最易被忽视6特征
父母怎样控制好情绪?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过早智力开发的恶果
    宝宝对周围环境的一些反应能力
    增强孩子对恐惧事物承受力
    综合培养 宝宝聪明过人
    宝宝多动手大脑才能更聪明
    开发宝宝智力的小方法
    怎样开发孩子的创造力?
    孩子的才华需要你来“挖”
    6种游戏激发孩子的记忆力
    提高孩子记忆力的小方法
    培养孩子超强想象力的准则
    揭秘:聪明的孩子出生时有啥表现?
    提升孩子智力的四大法宝
    6个月宝宝必须学习爬行
    提升宝宝记忆的小锦囊
    “手巧”才能“心灵”
    小宝宝的智力标准有哪些
    追随幼儿的图式,发展幼儿的思维
    1岁1个月幼儿游戏指导
    宝贝惊人的记忆力如何培养
    幼儿多练爬行促进心理发展
    适合新生宝宝的全能训练
    1-2岁宝宝智能发展
    满月宝宝的早教智力游戏
    九个秘诀让宝宝的大脑转起来
    游戏能激发幼儿学习内驱力
    镜子能有效促进宝宝社会性发展
    垒高楼宝宝巧学模仿
    11个问题测出宝宝右脑发育
    和孩子一起学习身边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