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面前应“夹紧尾巴”做父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孩子面前应“夹紧尾巴”做父亲

孩子面前应“夹紧尾巴”做父亲

2015-12-01

“在孩子面前,你就要夹着尾巴做正人君子!”上周六,市儿童活动中心的多媒体大厅变身“父亲学堂”,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佛山市第三中学校长谢先刚做客“名师讲堂”,用犀利但不失道理的言辞,指导在座的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发挥“山”的作用,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

父亲是一座“山”

“家庭教育中,母亲像是一条潺潺的溪流,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父亲则是一座伟岸的高山,那这座‘山’的作用有多大呢?”谢先刚首先列举了一组数据:在美国,60%的强奸犯,72%的少年凶杀犯,70%的长期服役犯,90%离家出走的孩子以及75%的吸毒孩子来自无父亲的家庭。

“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父亲这座‘山’能给孩子权威感、约束感和纪律感,没有父亲的孩子缺乏纪律教育和监督机会,所以犯错的几率就比较大。”谢先刚说。他进一步解释说,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培养孩子性格品质的形成;引领孩子走向社会;孩子性别角色的发展样板;促进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而这些方面,母亲的影响力就不如父亲。

有其父必有其子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谢先刚很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这一古话更多的是体现在父亲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上,“养不教,父之过”。为此,他列举了几种“问题”型父亲。

“第一种就是‘心态消极’型父亲,这类父亲做事情爱往坏处想,爱打退堂鼓,他的孩子一般都会有一些爱抱怨,做事麻木的坏习惯。第二种就是‘定时炸弹’型父亲,这类父亲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大发雷霆,他们的孩子情绪容易激动,爱发脾气,甚至是胆小怕事,性格孤僻。另外就是‘功成名就’型父亲,这类父亲比较自负,当然他家的孩子往往具有强烈优越感,甚至是蔑视他人。”谢先刚说。

他还建议在座的父亲都要自觉“对号入座”,看看自己都是那种类型的父亲,进而改正自己的缺点。

“夹紧尾巴”做父亲

“可有些缺点实在改不了,怎么才能让孩子不受影响呢?”讲座现场,不少父亲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在孩子面前,你就要夹紧尾巴做正人君子!不要当着孩子面发牢骚,自己的坏毛病和坏习惯不要让孩子看见。”谢先刚说,虽然话难听,但如此做一定不会让孩子沾染上父亲的坏习惯。

当然,父亲要想发挥家庭教育中“山”的作用还是要去做孩子的表率,主动的去引导和培养孩子。谢先刚从五个方面给出了建议:首先,做一个有计划的父亲,培养孩子计划性;第二,让孩子学会自立,不包办孩子的事情;第三,对孩子要正面引导为主,多鼓励;第四,父亲要多带孩子看书、多参加体育运动,开拓孩子视野。“最后,对孩子要穷养富教育,让孩子懂得奋斗。”谢先刚说。

他山之石

国外的父亲都怎么做?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父亲一般都很忙。有调查显示,中国家庭60%的父亲把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交给母亲。那国外的父亲又是怎样的呢?

以色列:传统上重视男性权威,自幼儿园起就实行男女分开教学,这种男女明显区分的情况下并没有差别对待,无论是家务还是工作,男女都一视同仁。在以色列,夫妇都参加工作的占95%,男性在家中做家务或照看孩子是一种很自然的日常风景。此外,每周的安息日还有父亲给孩子单独谈心的习俗。

英国:英国的男性以重视育儿事业而闻名,为了把孩子送入名牌大学,英国的父亲从孩子小时就开始重视教育。

德国:德国人在家中度过的时间很多,大部分人的工作时间是从上午的七点半至下午的四五点钟,学校也是如此。随后大部分人不是与朋友同事聚会,而是立即回到家中,同家人一起度过这些温馨和睦的时光。德国的父亲大都把亲手为家人建一幢房子作为最大的愿望,家人间的密切程度可见一斑。

挪威:在挪威,女性有一年的带薪产假,男性也有长达四周的带薪待产假,这一法案是1979年制订的,到现在约有70%的父亲使用了这一假期,挪威的父亲们认为保障育儿是自己的一项权利。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与“孩子面前应“夹紧尾巴”做父亲”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孩子面前应“夹紧尾巴”做父亲”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响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规划早教平凡中见真知
    外国孩子的“吃苦”教育
    幼儿园发展需不需要男教师?
    宝宝不专注 妈妈别心急
    千方百计的“奶嘴”告别式
    “十字经”助父母树立威信!
    宝宝也爱面子,请别揭“老底”
    生气是宝宝专属的情感生活
    别担心!宝宝兴趣多变很正常
    养“儿”育“女”一样吗?
    教育:为什么不能打孩子
    早教的3大误区,你知道吗?
    家长请给孩子一些选择权利
    别把孩子的任性当成“个性”
    早教不能于识字背诗
    早教“软肋”:仅4%父亲参加教育!
    王雅明:真正的蒙氏幼儿园是怎么样
    兴趣班为何竟成了“负累班”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孩子会遇到这3个“压力期”
    鉴定宝宝智力的五方法
    王雅明: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12句不该跟孩子说的话
    婴儿智力启蒙来源哪里?
    宝宝经常听音乐容貌将会变美
    中日韩宝宝才艺教育大不同
    新生儿具有5大神奇“本领”
    童车里的宝宝难“长大”
    小心兴趣班认孩子没了兴趣
    惊讶!6个月的宝宝开始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