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育儿“伪真理”你用过么?-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5大育儿“伪真理”你用过么?

5大育儿“伪真理”你用过么?

2015-12-01

经验之谈或许是错误的,被奉为真理的格言也有可能是错误的,观察一下周围或反省一下自己的教导小孩的方式,看看以下5大“伪真理”有没有在自身上演过?

经验之谈或许是错误的,被奉为真理的格言也有可能是错误的,观察一下周围或反省一下自己的教导小孩的方式,看看以下5大“伪真理”有没有在自身上演过?

伪真理之一:孩子的性格可以塑造

不完全真相:

毫无疑问,孩子的性格会受到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等都会成为改变孩子性格的不确定因素。

更真实的情况:

虽然父母的努力对孩子后天性格的形成非常重要,但是那仅仅是各种影响力的组成部分之一。 与生俱来的基因的作用,对于孩子的性格差别起到30%-70%的决定作用。从双胞胎身上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他们生长在同样的家庭,有同样的父母,在同样的养育方法下长大,拥有同样的宠物和玩伴,但是他们还是会有不同的外表、神情、性格和爱好。他们对于从没有见过的事物有时会表现出极大的反差,同样是水从淋浴喷头中倾泻而出,可能一个孩子表现出极大的恐惧,而另一个则无动于衷甚至兴奋无比。事实上,孩子并不是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像一张白纸一样来到这个世界上。

父母的正确做法

孩子不是粘土,不可能按照模具塑造成大卫或者维纳斯。但是你可以通过教育方式来规范他的行为,指引和影响他处理问题的方法。没有孩子生下来就喜欢做家务的,但是我们可以教他如何使房间保持整洁。即使孩子是天生的莫扎特,也需要你给他接触音乐和乐器的机会,才能激发他身体内的潜能。

伪真理之二:和孩子一起时间越长,对他就越有益

不完全真相:

从给予孩子安全感的角度来讲,父母经常陪在孩子身边,可以让孩子知道他们是可以依赖的,感觉到父母是爱他的,这对孩子很有好处。

更真实的情况:

孩子不是不堪一击的花朵。他们需要并且完全可以应对外界的环境,而不需要父母不间断的、无微不至的照料。专家们认为,父母之外的其他的成年人同样可以照料好孩子,比如祖父母和细心的保姆。所以,你不需要一天24小时,一周7天地围着孩子转。

此外,你时刻不离的做法,未必能够换得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和依赖感。

在一项测试中,研究人员把年轻的妈妈分为三个组:休了产假后马上去工作的妈妈,在家工作的妈妈和全职妈妈。一年后,针对孩子依赖感的测试显示,孩子依赖程度最低的组是妈妈在家工作的一组。事实上,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只要妈妈在屋里就可以了,无论她是在打电话、敲电脑、在他面前摇晃奶瓶,还是根本什么都不做。很多全职妈妈都会发现,自己一直在家照看孩子,但是一旦孩子开始上幼儿园,就会“忘恩负义”地把妈妈抛在一边,兴高采烈地享受起集体生活来。

父母的正确做法:

这件事上没有非此即彼的简单答案,每个妈妈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到底什么样的方式对自己、对孩子才是最合适。

伪真理之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不完全真相:

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充满爱心、乐于帮助别人、给人安全感并且热心社会公益。因此,要特意做带孩子做一些事情,或做出一些事情让孩子学习,你的孩子也应该以你为榜样。

更真实的情况:

这其实取决于你如何界定榜样或模范的定义。或许你可以做个试验,比如你大口大口把一些深绿色的树叶子吃到嘴里,你孩子是否就跟着吃菠菜?你把你的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你孩子的房间或许还是狼藉一片。很明显,你怎样孩子就会怎样的想法是个谬误。不要以为你自己辛勤工作,你的孩子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长大了如数效仿。

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你的工作、你的职务、你的工资高低没有任何意义。孩子不想也不可能去体会成年人的所谓成功。

也有的父母准备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于细微之处见功夫,慢慢成为孩子的榜样。嘿嘿,想你父母对你的影响吧。你有多少事情是按照他们的意愿进行的,又做了多少在他们看来“一意孤行”的事情呢?

以父母为榜样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精心计划的。我的爸爸说,在他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每晚睡觉前都会问他:“你今天做了什么好事情啊?”现在,我的爸爸也在这样问我。我知道爸爸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我要想着别人,所以当我成为妈妈之后,我会把这个好的传统继承下去。

父母的正确做法:

你的习惯或者你的技能是无法遗传的,无论好与坏。举个有趣的例子,我妈妈从来不吃蔬菜沙拉,但是我现在却每顿必吃。所以,你只要尽力去做就好了,不要太难为自己,这才是真实的你。

伪真理之四:应该给孩子最好的物质

不完全真相:

再穷也不能穷孩子,我们应该尽力使孩子安全、健康,为此,我们愿意不惜一切代价。看看壁橱里那些弃之不用的插座保护套和婴儿监视器,那些都是我们爱的体现。

更真实的情况:

我们正在为孩子花费大量的金钱。在美国,每年用在孩子身上的支出是3000亿美元。注意是亿,不是万啊!然后好好想想,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无论现在还是以后。

然后你要再想想,我们这个物质充足的文明究竟会对孩子有什么导向。充斥各处的广告教给孩子总是在说“我要,我要,我要!”其实,我们真正应该教会孩子的是学会什么叫做等待。如果孩子想要什么,父母就赶紧去买的话,那么这个孩子就再也感受不到无限期待和一朝拥有的美好滋味了。

溺爱往往还会成为行为问题的催化剂。越是被娇惯的孩子,就越容易出现胡吃海塞、发育不良、学习成绩差、网瘾甚至吸毒的现象。

父母的正确做法:

要明白给孩子的最好东西,不是能够从商场买到的,而是应该给孩子最需要的精神食粮,简单但弥足珍贵,比如爱,比如规矩,比如坚定的意志。

伪真理之五:母亲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孩子

不完全真相:

当然,你肯定比任何人都清楚孩子更爱吃香蕉还是桃子。当他挤着眼睛吭哧的时候,你可以准确判断出他究竟是困了还是饿了。这些是不容置疑的。

更真实的情况:

在你充分了解孩子的同时,你也不可辩驳地受到一种力量的限制,那就是主观偏见。因为,你很容易被爱蒙蔽双眼。你很难像孩子的保姆、老师那样客观地看待你的孩子,并且你也不能够像她们在接触了很多同龄孩子之后进行横向比较。所以,一般来说,旁观者可以给父母提供更真实的,更有可比性的判断标准,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

我们经常会下意识地屏蔽掉别人嘴里的孩子的短处。而直到更多的人,或者我们信服的人向我们提及这一点的时候,我们才会往心里去。记得保姆曾经几次想我暗示,我的孩子可能在听力方面有问题,但是我总能以各种理由告诉她“不可能,那只是因为……”但是当孩子体检时,保健医生郑重其事地对我说“您的孩子可能存在听力障碍”后,我才意识到:的确,他每次看电视的时候都要开很大音量,而我每次跟他说话,都必须像叫喊一样他才有反应。

当然,促使这条“伪真理”长期成立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孩子的表现。我们都知道,孩子是个可爱的小两面派。他常常在人前一个样,回到家里一个样。有的孩子在幼儿园能说会道、任劳任怨,可是回到家里就又变成了娇滴滴的小宝宝。有个孩子在外面胆小、收敛,在家里却无法无天。无论孩子在你面前更可爱还是更顽劣,那都仅仅是他的一个侧面。

父母的正确做法: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变换不同的形象,或勇敢或怯懦,或独立或依赖。但是无论他表现出什么样子,都请宽容地接受他的能力、他的爱好、他的梦想和他的缺陷,因为那也是他真实面貌。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与“5大育儿“伪真理”你用过么?”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5大育儿“伪真理”你用过么?”还看
学前教育至关重要
不知道怎么选择幼儿园?来看看幼儿教育的真谛
孩子放学,早接还是晚接?会影响孩子的性格!
父母的陪伴有利于宝宝发育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教育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那些早教必知事儿
    让亲子沟通更简单的妙招
    培养孩子说绕口令的好处
    让宝宝在家更安全,我们该做什么
    处理婴幼儿腹泻有妙招
    巧妙地表扬孩子
    怎样更好地哺乳长牙的宝宝
    这些对小孩有伤害的行为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失去了自信?
    如何给2岁内的宝宝讲道理
    适合在卧室玩的游戏
    如何让宝宝快乐成长
    父母要给孩子的失败一些鼓励
    教你处理孩子常见的四大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宝宝不爱写作业
    如何让孩子独立性更强
    哪些外部环境影响胎儿的神经发育
    怎么教育“贪吃”的孩子
    教育孩子哪些话是不能说的
    兴趣是开发孩子智力最重要的因素
    "惩罚"孩子都有哪些学问
    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
    管教宝宝必备妙招
    爸爸哄宝宝有何妙招
    宝宝的语言能力要这样训练
    增强宝宝交往能力的方法
    哪些早教现象应禁止
    好技巧教宝宝识字
    怎么应对爱磨蹭的孩子
    这些家庭益智游戏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