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胆小宝宝做个智慧妈妈-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面对胆小宝宝做个智慧妈妈

面对胆小宝宝做个智慧妈妈

2015-12-01

在蹒跚学步或是更早的时候,宝宝就可能体验到恐惧。当宝宝感到害怕时,如果父母处理得当,可以不断帮助他面对恐惧,宝宝(宝宝食品)幼小的心灵也会在不断克服恐惧的过程中慢慢成长;反之,如果父母对宝宝的恐惧漠不关心或者过度保护,则会使他的心灵在某一点上停滞不前,给日后的成长投下阴影。

宝宝都会怕些什么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恐惧体验。曾有专家说:“对待孩子有三种表达爱的方式:提供安全感,帮助孩子合理地达成心愿,还有运用爱的语言。”在这三种方式中,提供安全感是首要的。我们不仅要了解和理解孩子内心的恐惧,还要帮助孩子打造自己心中的“安全圣地”。

0~1周岁

宝宝的心里话:“爸爸妈妈呢?我熟悉的人到哪里去了?” “天啊,怎么这么大的声音?这样的吵闹声会伤害到我吗?”“什么东西在我眼前一闪一闪啊?,我真的很害怕……

典型恐惧:环境因素的突然改变。当宝宝熟悉的照料者发生更换时,当声音的分贝突然增强时,当身体感觉猛然下坠时,或遭遇刺眼的光线(如闪光灯)时……宝宝都会觉得很害怕,18个月后基本缓解。

恐惧解析:

●0~1岁是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孩子所依恋的对象将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此在更换照料者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

●周围很多非自然的现象,像噪声、闪光灯,都是小宝宝无法抗御的,他能作出的反应,只能是因为害怕而哭闹。

巧妈妈对策:

★丰富孩子的各种生活体验,以刺激大脑的发育。在改变环境因素之前,尽可能有一个过渡。比如:增加新照料者在宝宝面前出现的频率,或让原照料者再跟随一段时间。

★减少或避免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如:控制居室声音,拍照时尽量别用闪光灯。

★宝宝7~8个月时可玩一些相关运动游戏,如:宝宝精神状态较好的情况下,伴着柔和的音乐,扶着孩子的腋下,慢慢举过头顶,接着快速下降至妈妈胸前。开始时幅度不宜太大,慢慢地,可以适当加大幅度。这个游戏不仅可以缓解孩子内心的恐惧,还可以促进感觉统合功能的协调发展。

1岁半左右

宝宝的心里话:“我没有见过你,不要靠近我”,“你是谁呀?你不会把我给抢走吧?你快点走吧……” “妈妈到哪去了,我看不到她了,她会不要我吗?”……

典型恐惧:与父母分离以及与陌生人相处。诸如“我们带你妈妈走喽”、 “你妈妈不要你了,今天跟我回去吧”、 “陌生人来了”之类的话,会令1岁多的宝宝惊慌失措,恐惧万分。3~4岁时,这种恐惧感会逐渐减弱和消失。

恐惧解析:

●生活中,母亲往往是孩子最强烈和最早的依恋对象。如果硬将母子分开,或让陌生人介入,孩子会产生极强的负性情绪和行为反常,甚至造成无法弥合的情感创伤。

●一般而言,1岁半到2岁左右是宝宝产生分离焦虑的高峰期。1岁半的孩子非常可爱,但尚未分清什么是玩笑,什么是真实的,如果对不恰当的玩笑信以为真,将加深恐惧感。巧妈妈对策:

★事先尝试与父母分离,是帮助宝宝克服分离焦虑的最佳方法。在时间安排上,宜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增加分离的时间。在离开的时候,您需要明白无误地告诉孩子离开的原因、之后的安排以及妈妈什么时候会回来。请选择宝宝比较熟悉的成人,如:爷爷、奶奶来照顾宝宝。

★重复玩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躲猫猫”,通过游戏告诉宝宝:妈妈不见了,妈妈又回来了。当他相信“不见的妈妈总会出现”时,分离焦虑这一关也就过得差不多了。

2岁左右

宝宝的心里话:“天黑了,有很多怪物会出来”, “这是什么东西?会吃掉我吗?”……

典型恐惧:害怕某些动物、怪物和黑夜。夜里的时候,宝宝可能会对阳台上的一盆花、窗帘上的装饰或图案表现出毫无理由的恐惧,4~5岁时减弱。

恐惧解析:2岁左右,宝宝会特别害怕独自面对黑暗,这并不是没出息、怯懦的表现,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逃避危险和求得生存的本能。此时,若采取强硬措施,或者保护过度,会使宝宝无法逾越这道坎儿。

巧妈妈对策:

★允许过渡。一旦决定让孩子独自面对黑暗,就要温柔地坚持。温柔表现在睡前会陪伴一小会儿,并告诉孩子,父母的门始终是敞开的,没有条件分房的家庭至少做到分床;坚持表现在当孩子半夜爬回您身边的时候,一定温柔地不厌其烦地把他送回去。

★丰富黑暗的概念。在孩子心中,黑暗代表的就是潜在的危险,那么我们平时可以玩一些黑暗中的小游戏,如吹灭生日蜡烛会得到礼物,在黑暗中玩手电筒、荧光棒等,让孩子觉得黑暗除了令人恐惧之外,还意味着惊喜、奇妙、探索等别的意义。

3岁左右

宝宝的心里话:“我害怕,不要把我扔到水里”,“我不敢过去,我害怕后面有个大妖怪!” “窗帘后面是不是魔兽”……

典型恐惧:怕水、怕妖怪、魔怪等。水和宝宝想象中的强大对象,往往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恐惧解析:

孩子的想象力极其丰富,常常会把想象和现实混淆在一起,对他们来说,那些想象中的恐惧是真实存在的。如果大人表现出完全不信,甚至恼羞成怒,会把孩子推向更孤独恐惧的境地。

巧妈妈对策:

★接纳宝宝的恐惧。需要父母认可的,并不是宝宝描述的怪物,而是他当时的情绪。不要随便打发他的恐惧,而应仔细倾听,引导宝宝用语言,或者用画笔详细地描述恐惧的对象。描述得越仔细、越明白,恐惧就会越少,因为人害怕的大多是未知的东西。

★和恐惧对象打招呼。引导宝宝和恐惧对象简单交流,哪怕只是打个招呼。如可以让他和躲在床底下的“大灰狼”喊话:“大灰狼,你好啊,这么晚还不回家啊?你的宝宝在等你讲故事呢,快回去吧!”然后问他,大灰狼说什么?通常,宝宝的反应是“他回去了”,而他心里大部分的恐惧感也就随之消失了。

4~5岁

宝宝的心里话:“要是我输了怎么办”, “我不跟你玩了”……

典型恐惧:对失败充满恐惧。处于这一年龄段时,大部分孩子会害怕失败,在竞技游戏中表现得“输不起”。

恐惧解析:

孩子会对游戏中的错误耿耿于怀,会对失败感到害怕,这种感受可以理解为孩子长大了,说明他的自我意识正在形成,内心渴望获得成功。父母要了解这一点,并避免向孩子施压。

巧妈妈对策:

★尝试从简单的、可以从反复操作的游戏入手,强化训练,适当降低孩子对失败的敏感度。如:在纸上玩“井”字游戏,一方在空格中画圈,另一方画叉,三个同一符号连成串者为赢家。开始时,父母不妨适度“放水”,别太顶真了。

小提醒:这类游戏每次耗时不到半分钟,孩子还来不及咀嚼自己的失败,马上就进入第二轮。几轮之后,他会逐渐明白:原来失败和成功是轮流来的呀!这样的认识有助于帮助孩子克服内心对失败的恐惧。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与“面对胆小宝宝做个智慧妈妈”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面对胆小宝宝做个智慧妈妈”还看
怎么正确引导孩子学英语
让孩子学会坚强至关重要
如何教育没有耐心的孩子
学前教育至关重要
不知道怎么选择幼儿园?来看看幼儿教育的真谛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最好不要让婴幼儿看电视
    宝宝要上幼儿园 提前半年做准备
    脸型也能反映宝宝智商
    早教的原则妈妈们都知道了吗?
    早教误区,家长你有木有?
    依赖书本将扼杀孩子创造力
    中国家长的4大早教误区
    娃的新年礼物备好了吗?
    教育路上 你是第几层父母?
    体商,宝宝健康成长的基石
    埋没聪明宝宝的4大误区
    出生时间决定宝宝性格?
    电子产品让孩子很受伤
    美术班害了孩子吗?
    小学学历最幸福 孩子你为什么读书?
    晒娃狂魔看过来:家有宝 轻点晒
    宝宝才艺怎样培养
    玩具噪音会损伤宝宝听力
    别让强势妈妈毁了你的家庭
    国外教育的成功典范!
    男宝女宝大不同 做合格的“守望者”
    开发幼儿智力谨防三误区
    国脉圣田幼儿园开展家长开放日促进交流
    如何让宝宝感受音乐节拍
    放养而非放任 科学育儿三原则
    应试教育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线
    早教从什么时候开始 为什么要进行早期教育
    10本,可以“玩”的图画书
    春节和BB说走就走的旅行
    避开家庭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