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最权威的育儿专家-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父母是最权威的育儿专家

父母是最权威的育儿专家

2015-12-01

父母是最权威的育儿专家

没有一本书能够囊括孩子发展的所有内容;没有一本书能够解决父母在养育孩子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没有一个专家,能够解释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所有变化。育儿是自己的实践,看书也好,找专家也好,仅是参考,不可迷信。孩子的父母是孩子健康发育的最权威的专家。这一理念的实际意义就是:相信你自己,你的孩子很健康,你育儿很成功。

没有两个一样的婴儿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和人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婴儿也一样,发育有共性,更有个体间的差异性,处处都体现着婴儿自身的特殊性。这一理念的实际意义就是:比较婴幼儿发育的具体数值或与平均值相比较,看的是方向,不可拘泥于数字,更不可仅仅因为数字不同,就轻率下发育不正常等结论。

新生命有能力适应新环境

除非是先天或遗传性疾病,婴幼儿崭新的生命都是健康的,偶患疾病,也只是孩子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暂时处于弱势而已,需要父母或医生帮助一把,但不需强烈干预。强烈干预的结果,只能弱化幼小生命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这一理念的实际意义在于,当婴幼儿偶染小疾,不必惊慌,给他一个自我挑战的机会。

婴儿情感世界一样丰富

婴儿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探索和冒险精神。孩子们有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潜能,孩子的心智要比我们认为的高得多。但另一方面,孩子对父母又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对未知世界有着难以名状的恐惧感。父母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同时,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尽管孩子天生就具备自己特有的个性,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孩子良好个性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前提下,给孩子提供温馨、祥和的环境,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起来。

用药减少、减少再减少

婴幼儿疾病扩大化治疗已经在整体上降低国民的健康素质,扩大化治疗导致的无药可医并不是耸人听闻。对婴幼儿更应注意,能不用药的绝不用药;能用一种药的,绝不用两种;在考虑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不可忽视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尽最大可能减少医源性、药源性损害。这一理念的实际意义就是告诉父母和我们每一个人,无药而医才是对健康最好的呵护。

没有好药,只有对症药

离开病情谈药物的好坏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客观的。父母热衷给宝宝买好药、贵药、进口药,越贵越买,越是进口的越吃,以为这是好药,根本不去管这些药物是不是对症了。其实,针对某一病症有明显疗效且副作用小的药物,才是好药。这一理念的实际意义就在于告诉人们,药物本身没有好坏之分,重要的是对症下药。

有同样生,没同样养

育儿离不开社会状况、家庭背景、传统文化等人文环境因素的影响。追求国外的育儿模式,把养孩子当成赶时髦、追潮流,这是谈不上科学育儿的。养儿育女是实实在在的生活,需要父母辛勤耕耘,踏下心来,借助科学的育儿知识,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这样才能为社会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这一理念的实际意义就在于,父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状况,来养育孩子,并在这个过程中完善、提升自己。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与“父母是最权威的育儿专家”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父母是最权威的育儿专家”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响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中国娃抱大美国娃爬大
    孩子太听话会失去其自身动力
    不要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父母必看:教你解读孩子最初的语言
    专家:春节育儿莫轻四个细节
    婴儿早教的四种常用方法
    “糖衣”后妈PK“严管”亲妈
    专家断十大婆媳育儿家务事
    不要本末倒置,成人比成才重要
    “望子成龙”,不能“拔苗助长”
    扔摔玩具也是一种学习
    “逗”孩子,还是“捉弄”孩子!
    教育孩子,教在前还是养在前?
    王雅明:孩子胆小怎么办呢?
    王雅明:特好动的孩子怎么管?
    学分享 让宝宝去分东西
    选购玩具需避开哪些陷阱?
    对宝宝谈钱 父母之“三不要”
    早产儿的智能发育追赶计划
    家教体验:寒假是亲子关系“修复期”
    iPad当早教机 专家:应三思而行
    3岁前宝宝认人比认字更重要
    父母巧调教,早教不“烧钱”
    父爱当“潮”!奶爸日记很流行
    初生儿的“瞌睡早教”可行吗?
    新研究“三岁看大”确有其事
    1个月大婴幼儿智力开发
    聪明宝宝10大“特质”揭秘
    宝宝犯错时,别让教育也犯错!
    王雅明:宝宝变得不爱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