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应把教育责任推学校-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家长不应把教育责任推学校

家长不应把教育责任推学校

2015-12-01

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孩子在学校寄宿,有的学校的住宿床位甚至供不应求。寄宿学校,其最初目的是为给那些离学校远或无人接送孩子的家庭提供方便。但现在不少家长却是为让独生子女改掉任性、刁蛮等坏毛病,培养自立能力等而选择寄宿,住宿的学生也日益呈低龄化。

李先生的儿子今年八岁了,在荔湾区某小学读三年级。本来学校离家只需要步行10分钟,但李先生上学期还是把儿子送去了学校寄宿。李先生无奈地说:儿子太调皮了,平时在家里谁的话都不听,甚至还与长辈顶嘴。有一次因为被指责而离家出走,害得全家人心急如焚地到处寻找,幸好最终自己回了家。李先生还说,他对孩子的管教实在无计可施了,担心如此下去儿子会变坏或误入歧途。他表示,自己平时太忙了,没有太多的时间教育孩子,于是他唯有寄望于学校,希望学校的寄宿管理能改掉儿子霸道、自我的性格,培养自立自律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经过一个学期的寄宿,李先生感觉到儿子确实比以前乖了不少,自理能力提高了,生活上也比较独立。但开心之余,李先生心里又多了一丝忧虑:原来,一个学期以来,儿子每到周五才回家,父子见面的时间很少,不知道是孩子变得独立了自己还没适应,还是其他原因,李先生现在总感觉到在感情上与孩子有点儿疏远。

集体生活对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心理确实有好处。但另一方面,由于孩子离开父母之后,缺少了经常进行心理交流和心理倾诉的对象和场所,在与同学的交往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问题,产生一些矛盾。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每天都会有很多的变化,特别是在情绪上的,而这种情绪需要家长的细心观察和调整。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可能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

为此,家长不应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交给学校,也不应该过分依赖学校,过于功利地期待寄宿给孩子带来转变,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让孩子寄宿,并争取更多的机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

裴女士的女儿正在读小学五年级。女儿在小学一至三年级的时候,由于她和先生工作都很忙,就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周末才把女儿带回家。但后来,裴女士发现女儿对父母的感情很疏远,跟父母相处的时候也闷闷不乐的,没有话题。所以她后来决定还是把孩子接回自己身边,工作再忙都抽点儿时间照顾孩子。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感情培养,现在孩子才逐渐亲近父母。因此,她表示父母若要送孩子去寄宿应慎重考虑,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有很多种方式,寄宿并非唯一的手段。若错过了与孩子相处的一些时光,造成的缺憾是无法弥补的。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小学阶段,孩子需要和家长多接触,需要得到一种安全感和温暖,而这是在寄宿学校里所不能得到的。而且,低年级阶段的习惯养成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至关重要,行为习惯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的督促,可在寄宿学校里只能靠孩子自己或学校的规章制度的硬性规定,对于好的行为和习惯养成,难免会有缺憾。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与“家长不应把教育责任推学校”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家长不应把教育责任推学校”还看
不同阶段,宝宝为什么会发脾气?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响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幼儿家居安全8大防护措施
    好爸爸是怎样炼成的?
    婴儿长牙过慢4大原因
    改变胆怯型儿童“三法”
    良好的亲子教育必备八大智慧
    婆媳育儿需要“斗法”吗?
    留洋博士的亲子手记
    最搞怪星妈小S“骗子”育儿术
    让孩子胆子大起来的三秘诀
    和你的孩子再长大一次吧
    让其被心底深处所吸收
    公益——随时、随心、随地
    英国教给孩子10句保命金言
    糊涂新妈N种错误“喂养术”
    如何培养0-4岁宝宝秩序感
    言语能激发才能
    非语言沟通的影响力胜过语言
    如何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孩子
    家庭教育被忽略的8个大于号
    尊重应是关心孩子的前提
    宝宝成长过程中育儿要注意几点
    亲子关系类型影响孩子个性
    儿童家具新国标,你知道吗?
    帮“羞答答”的宝贝变大方
    培养宝宝的自然观察智能
    鼓励孩子的19个技巧
    好父母的九大“岗位职责”
    婴儿长牙期间各类问题详解
    家长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给父母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