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才
2015-12-01
我小时候第一次看见农民挑秸秆用的三齿或四齿的叉时,百思不得其解:它既无钉子,又无榫儿,那光滑的叉齿怎么会与叉把浑然一体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飞驰的火车上看见了窗外一片奇特的树林,树都长得几乎一样高,每棵树有三四个枝权,这些枝杈也几乎一般粗细。坐在一起的老伯告诉我:那是桑树,一棵树长成了就是一把桑叉。这时我才明白,那叉齿、叉把儿的浑然一体是天然生成的。能做叉的桑树没有松、杉、杨的粗壮与高大,它永远做不了梁,但却以独特的身姿把自己造就成了无法替代的可用之材,成了农民离不了的好朋友既耐用、好使,又美观的桑叉,这是松、杉、杨所无法做到的。
树不同,材就不同,可成的器物也就不同,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用处。树如此,人亦如此。
我的两个女儿上中学后兴趣爱好有很大的差异:一个学习特别自觉、认真,成绩名列前茅;另一个学习成绩平平,却有过人的组织与交往能力,我们觉得两个孩子就像松树与桑树一样各有各的优势,在我们眼中她们都是好孩子,从不把她们放在一起比较。后来一个考上了重点名校,国内、国外读了两个硕士,现在是自由职业者,在香港做律师。另一个考上普通大学,在校是团支部书记、系学生会主席、北京市优秀大学毕业生,毕业后2个月就走上了管理岗位。
做父母的要有发现孩子特长的慧眼。是姚明那样的就让他去打篮球,是刘翔那样的就让他去跑步,是潘长江那样的就让他去演小品。相信每个孩子都会顺势成才。
上一篇: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六大原则
下一篇:早期教育需遵循的两个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