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遭遇乞丐-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当孩子遭遇乞丐

当孩子遭遇乞丐

2015-11-30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事情的好与坏需要家长去引导,家长的每一次引导都会决定了孩子的一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当在某一天你带上孩子在路上遇到了乞丐,直面城市中的丑陋一面,做为家长的你会做何处理!

场景一、一天**爸爸带孩子过天桥刚走到桥面上时就看到,一个30几岁的男的,蹲在地上旁边放着一个旅行包,在他的前面写着“工作找不到太饿了,请过路的好心人,施舍6元钱吃饭和坐车回家。”孩子好奇着望着这个中年男子,这时候爸爸说:“看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像他一样,蹲在这里讨钱”而后爸爸拖着孩子匆匆的走了。(对于这位家长的做法我们不知道应该做何评论)

场景二、宝宝吓了一跳,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大叫:“臭死了,妈妈快走。”妈妈拉着宝宝快速离开了。

场景三、 “他为什么跪在这里呢?”宝宝悄悄问妈妈。妈妈说,他没有钱,无家可归。宝宝“哦”了一声,想了想,走到乞丐面前,把妈妈给他的零用钱放在了乞丐面前的碗里。妈妈用赞许的眼光看着宝宝。

场景四、宝宝经过乞丐身边时,好奇地大声叫起来:“妈妈,妈妈快来看啊,有个人跪在这里!”说完,他在乞丐身边不停地转悠,好奇地打量着他,甚至还伸脚去踢踢他,看他还会不会动妈妈忙拽开宝宝,边走边说:“他们是骗钱的,我们快走。”

对于孩子来说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是来自家长的教导,孩子还小自我评价能力较弱,所有的评价都是外界给他的,所以也有人说:“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看你怎么在上面绘画。”像场景一里面的,不知道孩子以后会什么想。

从场景二中的情形,足以看出家长对孩子平时卫生习惯的教育和培养是成功的,但与此同时孩子丢掉的却是尊重人、善良和同情心等重要品质。因此,当发生这种情形时,家长应对孩子进行教育,让他不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更要让他明白该如何对待比自己境况差的人,如说:“他也很想干净的,但他很穷,没有房子住,我们帮帮他好吗?”

恰如场景三中的妈妈所做的那样,赞许或批评孩子的某种行为,就会很轻易地让他明白,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可能只在一瞬间,家长便把善良和爱的种子种入了他的心田。

场景四中孩子的行为,是因其好奇心使然。他从未见过这种情景,所以会产生这种行为。但妈妈的举动却会给孩子心中打下一个深深的烙印:不要相信可怜的假相,因为那是骗人的!最终,他不但会缺乏善良和同情心的建设,而且将不再信任他人,产生对人和社会的信任危机。

对学龄前的儿童来说,应首先注意培养孩子对人的同情心和善良的品质;至于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多面,应该待他大一些后再慢慢让他体悟。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与“当孩子遭遇乞丐”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当孩子遭遇乞丐”还看
教你7招塑造健康愉快家教
让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
培养聪明精干的孩子
聪明的头脑没有身心健康重要
3个假定助孩子自建完美世界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三招改变“窝里横”
    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如何做
    父爱有利于孩子的人格健康
    “多夸孩子” 也能毁孩子
    立家规实战守则
    十二招培养孩子乐观品质
    孩子的7个“底线”雷区
    管教孩子行为的16个对与错
    最毁孩子发展的父母四行为
    让宝宝学会面对现实
    如何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比较”是一种毒药
    谁在鼓励孩子“讨价还价”
    让孩子出类拔萃的教育方式
    5招巧对宝宝"餐厅兴奋症"
    决定孩子命运的八大关键
    早教不等于早期知识传授
    “隔代教育”的四种类型
    宝宝任性全因父母犯四错
    15个细节决定孩子一生成败
    好父母只教孩子八件事
    震后儿童心理辅导应急手册
    让害羞宝宝变勇敢的好方法
    如何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
    新父母应绕开的九个错
    教养方式与性格的形成
    妈妈太好强 孩子反而没主见
    育儿别忽视了“公德”
    6条家教误区易惯坏孩子
    十种科学亲子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