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早教常识父母得了解-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5个早教常识父母得了解

5个早教常识父母得了解

2015-11-30

说到早教一词,相信没有家长不熟悉,但是说到具体的早教问题,却鲜有父母有着正确的观念和方法,甚至还有一部分家长连一些基本的早教常识也不具备,这势必会对孩子的早教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产生难以估量的不良后果。针对这种现象,在走访了几位儿童教育专家后,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家长必备的早教常识:

早教需要适龄化

早教施教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借助专业机构的辅导和施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理想的早教需借助家庭、社会专业机构、幼儿园共同完成,而父母往往是宝宝最好的早教老师,这也是许多国家都在提倡亲子早教的原因。

另外,亲子早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适龄化早教,而适龄早教远远不是混龄的早教中心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家长的亲自参与,与幼儿之间形成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爱和家的温暖中体会到亲子教育的欢乐的同时,轻轻松松学到适龄的文化知识,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1-2岁:在快乐的亲子互动中,带领宝宝探索世界,认识自我,并锻炼宝宝的体魄,促进语言发展。

2-3岁:注重智商和情商的共同发展,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宝宝对阅读的兴趣,强调亲子互动。

3-4岁:鼓励孩子初步探索自然和周围的社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发展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4-5岁:注意培养探索能力和创造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感受传统文化,增强艺术表现力,增进亲子感情。

5-6岁:注意鼓励孩子进行科学探索,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为进入小学做准备。

早教不是越快越好,越早越好。

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但往往忽视“ 过之尤不及”的道理,希望可以孩子一夜之间成名成才。于是早教之风越刮越烈,孩子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但是,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一味灌输和盲目超前,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进而影响今后的成长。

早教不是特长教育。

也有一些家长,将早期教育等同于特长教育,认为学得越多越好,于是盲目攀比跟风。殊不知,特长教育一定要等发现孩子的兴趣点之后再开始。当孩子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时,急于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反倒会让孩子不知所措,起到反效果。

早教不只是学知识。

有些家长认为早教就是单纯的找老师给孩子上课,提前学知识。这是极其片面的想法。早教是以情为先、以养为主、养教结合,重在品格素养和潜能开发的早期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的同时,培养孩子的方方面面,例如与人沟通的能力、乐观的品质等等,而不单纯的知识文化知识的积累。

早教不只是让孩子更聪明。

有的人误以为早期教育就是智力开发,因而忽略了孩子全面素质的教育。其实早教的含义包括感知、动作、语言、认知的训练,也包括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性格、品德的培养。如果认为早教单纯的只是孩子变得比别人更聪明,那就违背了早教的初衷。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与“5个早教常识父母得了解”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5个早教常识父母得了解”还看
不同阶段,宝宝为什么会发脾气?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响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两会代表犀利观点谈入园难
    学分享 让宝宝去分东西
    孩子太听话会失去其自身动力
    不要本末倒置,成人比成才重要
    扔摔玩具也是一种学习
    王雅明:早教班宝宝不配合老师
    “放养教育”教育的回归
    1岁前宝宝智慧教育大行动
    专家:春节育儿莫轻四个细节
    父母必看:教你解读孩子最初的语言
    王雅明:宝宝变得不爱说话了?
    急脾气慢性子,不同性格教育法!
    父爱当“潮”!奶爸日记很流行
    谁决定了你的教养方式?
    新研究“三岁看大”确有其事
    孩子过早骑车易患“童车病”
    良好的环境养育高智商宝宝
    晚点上学,是给男孩的最好礼物
    专家断十大婆媳育儿家务事
    专家揭密婴儿最喜欢什么音乐
    父母巧调教,早教不“烧钱”
    培养入眠好习惯 同房不同床
    早产儿的智能发育追赶计划
    宝宝早用筷子的三大好处
    王雅明:怎么建立孩子的秩序感
    十种溺爱方式 毁掉孩子一生
    解析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望子成龙”,不能“拔苗助长”
    幼儿学双语 每日“泡”半天
    iPad当早教机 专家:应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