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句话 父母不要轻易说-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这四句话 父母不要轻易说

这四句话 父母不要轻易说

2015-11-30

当一个5岁的孩子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哭,或者一个4岁的孩子拒绝在公共汽车上老老实实地坐着的时候,他其实就是在做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做的事儿。当然,如果孩子表现得更加地成熟、懂事、得体,父母会十分满意和高兴,但当你要求他“合理”时,你实际上是在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他会出现这样“不合理”的行为的原因之前,就说出了这样带有责备性质的话

1. “这像是你这么大的孩子做的事儿吗!”

当一个5岁的孩子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哭,或者一个4岁的孩子拒绝在公共汽车上老老实实地坐着的时候,他其实就是在做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做的事儿。当然,如果孩子表现得更加地成熟、懂事、得体,父母会十分满意和高兴,但当你要求他“合理”时,你实际上是在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他会出现这样“不合理”的行为的原因之前,就说出了这样带有责备性质的话。这时,你真正关心的,其实是孩子带给你的影响(让你尴尬或者难堪)。真正地去关心他的感受,理解他并给他以足够的体恤和同情——他是不是因为觉得呆在这里很烦闷?或者他饿了?

2. “你真是个没用的孩子!”

和孩子开玩笑,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开发他幽默能力的好方法,但是诸如“你又忘记了拧紧瓶盖,你是不是没脑子啊!”这样的“玩笑”,却很可能让孩子感到受伤或者气馁。尽管有些父母想,这样嘲笑一下孩子,也许会对他将来承受更多人际关系的复杂会有帮助——他会因为有过这样的“训练”而变得“坚强”!这是错误的。作为孩子的父母,你的任务是爱他、支持他、帮助他、教导他,而不是应该把这种装腔作势的“挫折训练”隐藏在“玩笑”里。如果心里并不是真心觉得他很蠢很没用,那就请你不要那么说。

3. “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家孩子一样啊!”

这种把孩子与别人比较的方式,最直接能达到的效果就是,让孩子自己觉得像个二等公民,同时加剧他与其他人的对立情绪。也许父母是想通过这种比较让孩子能更听话或者更努力地学习,但它除了会降低孩子的自信之外,不会有更好的效果了。你越是说他不行,他就会越觉得自己不行。父母要相信孩子的力量,同时也要正视孩子的弱点。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行为,发扬或改进,才是正确之道。

4. “别跑!你会摔跟头的!”

也许父母自己认为自己的关心和提醒简直是无微不至了,可你的这种警示其实在告诉他“我已经预见了你会摔跟头的”——这会让孩子觉得很沮丧,他越努力(想做得更好)越会遭遇失败(“跑了就会摔跟头”)!其实你可以叮嘱他“把鞋带系好了再出去玩儿”,这时你谈论的是他的鞋子,是装备的准备,而不是孩子的“无能”。而且,你越想警告不要发生什么事情,孩子往往越会忽视你的提醒,因为他觉得,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有这样4句话,对他有帮助

1.“你来决定”

如果你要让孩子来做什么事情,或者你想阻止他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可以说这样的话——“你来决定吧,”给他一个清晰的认识:我自己决定了我的行为,同时对我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你的孩子正和他的伙伴在家里疯闹,你可以对他们说:“这样大声会影响到邻居的休息,那么你们来决定吧,是安静一点儿呢还是到外面去玩儿?”如果他们已经选择出去玩儿了,但5分钟后他们还在屋里大喊大叫,你就可以接着说:“你们刚才已经答应了到外面去玩儿了不是吗?”这样做,既可以教会孩子明白选择就意味着承担后果,而且也可以使父母避免总是充当一个约束他们的坏警察的角色。你选择了,并且对它负责,这就是真正的自由。

2.“我爱你,但我不喜欢你的这种行为。”

教导和约束,对于孩子来说总是必要的。但你一定要把他不好的行为和他这个人分开——这会使你和他都懂得,不好的行为并不意味着做这件事的人就是“坏人”。在你管教他的同时告诉他:“我为你指出什么是不好的、不被接受的行为,正是出于我爱你,尽管我不喜欢这种行为,但是我爱你!”这样同样能够给你自己一个提醒,你的目的是纠正和引导孩子的幼稚和无知,让他变得更加可爱和优秀,而不是仅仅为了教训或惩罚。同时,这也能够使你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更能保持平静平和,而不至于表现出低质量的、起不到榜样作用的咆哮。

3.“你要知道,不同的人会有自己不同的需求。”

当你的孩子又在重复那句“这不公平!”的时候,你需要做的不是呵斥或忽视他,而是要耐心地让他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事实上,每个人并不是一定都会得到同等的待遇的,在这种状况下,“公平”真实的含义其实是“每个人在他需要这个东西的时候得到它”。于是,如果你买了什么礼物给亲戚的孩子,你不要再买一份给自己的孩子,以示“公平”或“安慰”。试想如果别的孩子生病了,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要一起吃药呢?

4.“告诉我,你心里真实的想法!”

当你的孩子在被激怒的时候,很可能会破口而出那些难听的话来:“你这混蛋!”或者“我讨厌你!”因为这是他们在情绪激烈的时候所能想到(或者说模仿到)的最“狠”最解气的话。但你作为父母,你需要帮助你的孩子更深一些地了解自己的情绪——究竟是什么激怒了他,让他感到愤怒(或者是不安、委屈等等),帮他分析整个事实。比如在他自己暂时理不清头绪时,你可以给他一些帮助:“你不高兴是不是因为娜娜跟别人说了你告诉她的小秘密?”根据事实,帮孩子掌握自己的情感,教导他在这种时刻应该怎么想,让自己能平和,能和他人处理好关系。这样,将来在没有家长在身边的时候,他们也能学着克制和缓解自己的情绪了。

Tips

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你需要记住这些——

让孩子觉得他是你的朋友,对于你的要求,他的回应和参与是被期待、被尊重的,而不是让他觉得只你不满了,他就成了你的对立面了。

对孩子说话不要过于用“技巧”。例如“我刚才跟你说什么来着!” 这种只问不答的反问句,其实隐藏的是你对孩子没有遵循你的话的指控。你直接并严肃地表达你的意愿,能减少孩子很多困惑,有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孩子在这个年龄表现出的顽固、索求和自我为中心,是合宜并可以接受的。父母对他们需要更多理解。当你发怒的时候,你的“自我为中心”要比他的更不可原谅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与“这四句话 父母不要轻易说”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这四句话 父母不要轻易说”还看
不同阶段,宝宝为什么会发脾气?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响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幼儿安全自护能力如何培养
    为孩子选幼儿园关键看什么
    男孩女孩:性别教育记事簿
    中西教育方式不同
    巴菲特之子的教育忠告
    孩子最需要10件"东西"
    BB怎样才能培养创造力
    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因素
    寒假咋避免孩子迷上电视
    什么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给孩子讲讲春节的习俗
    幼儿寒假生活家长要注意啥
    要让孩子经历点挫折教育
    细数宝宝六岁前重要敏感期
    有效的育儿真经四字诀
    维护良好亲子关系的六误区
    老外眼中不合理的早教
    适当的挫折有利于孩子成长
    咋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质
    寒假如何避免孩子上网成瘾
    什么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阅读可防治孩子“多动症”
    八件事孩子不能做太早
    名人教育之鞠萍教子心得
    隔代抚养,危害多多!
    咋帮孩子选择合适的动画片
    咋教BB认识自己的身体
    如何让BB变得大方些?
    挫折给孩子带来的好处
    必看四句"少年派"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