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型父母培养出霸道的索取者-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溺爱型父母培养出霸道的索取者

溺爱型父母培养出霸道的索取者

2015-11-30

溺爱型父母

·认为他们的孩子就是宇宙中心,并据此采取行动。

·为孩子包办他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因而剥夺了孩子的自尊感。

·通常对孩子的要求摇摆不定,没有持续性。

·他们让孩子生活得异常轻松。

溺爱型的父母和专制型的父母恰恰相反。他们不会控制自己的孩子,反而是孩子控制了他们。他们会说,“哦,巴尼,你能把电视音量关小一点吗?我正在做你的家庭作业,因为这项科学作业明天就要交了!”这些父母对孩子总是忧心忡忡,希望孩子在生活中总能赢取成功——哦,我的天哪!千万别失败啊。他们实际上在替孩子做孩子自己能够胜任的事情,结果往导致孩子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渐渐变得能力低下。

如果你想你的生活成为一场灾难,或是一片混乱,那么,就替你的儿子打理一切吧。提醒你12 岁的儿子在有体操课的日子记得带上体操服;你可以把他培养成不学习数学、也不准备数学考试的高中生,因为他没有学会如何做笔记;你也可以把他培养成建筑师,一名常常忘记重要的工程项目第二天就要截止的建筑师。

千万不要剥夺孩子现在或将来独立行动的能力。学会负责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是一名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必须具备的至关重要的两项品质。

那些告诉孩子们“哦,你想做任何事都可以”的父母们,为了成为孩子的朋友做得太过火了。但是,他们并不是孩子的朋友,他们是父亲和母亲。而且父母对孩子,适当地拥有一些健康的权威是天经地义的。换句话说,他们必须为整个家庭掌舵,以确保这艘家庭之船不会在茫茫大海上漂浮挣扎,不会不幸触礁沉没。

你正在为成为孩子的朋友而做出过多努力吗?

“但是我真的很想让我儿子喜欢我,”在俄亥俄的一个教堂演讲结束后,一位母亲告诉我说,“我只是不想对他太严厉。”

从她一开始说那几句话,还有她双手不停拧着毛衣下摆的动作,我就认定她是一个溺爱型的母亲。

“跟你说实话,”我告诉她,“如果你想要成为你孩子的朋友,你会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如果你需要一个朋友,那你可以报名参加某个妈妈社团。但是,不要期待你3 岁大的儿子达到你对友谊的要求。那不仅不可能,而且也不明智。”

孩子是有趣而可笑的生物,他们并不总能做到或想到你脑子里想的事。然而,在我多年的咨询生涯中,我不止一次地见过在宽容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变得非常反叛。

“我就是不明白,”如果你是溺爱型的父母,你会说,“为什么他们要反叛呢?他们要什么,我就给什么了呀?”

快速测验

阅读以下这段选自这章开头的文字,看看哪些话是专制型父母说的,

哪些是溺爱型父母说的?

·“我不是告诉过你,让你去做的呀。”

·“哦,别担心。妈妈会帮你做的。”

·“我才不管你对饭菜有何想法。给我吃!”

·“现在回床上去。我已经把你哄上床一次,我不会再来哄你上床

了——不,你现在不能喝水!”

·“当然,我保证你明天能穿那件衬衫。”

·“我不是告诉过你,你不能……好吧,算了……仅此一次,下不

为例。”

·“你确定你已经做完家庭作业了吗?”

不,你遗漏了一些东西。孩子需要指导方针和行为限制来让自己在家里感觉安全和舒适。在生活中,他们往往需要一些指令。当规则总是不停地变化,你的儿子会感到不安。实际上,他会感到愤怒,因为他身边的所有事物总是在不停变化。

让你的儿子随心所欲、对他有求必应并不是爱。你正在教你儿子成为索取者而不是给予者,你让他以为整个世界都围着他转,其他人都不重要。这是你想养育并送入外面世界的孩子吗?

你看过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吗?在这部电影中,一些孩子被选中赢得了“金色入场券”,凭这张入场券能参观著名的巧克力工厂。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是:电影中的每个孩子都是“给我,给我,我最重要”的贪心家伙——他们都被教养成那个样子——除了可怜的孩子查理。他对其他孩子的行为感到非常震惊,目瞪口呆。

溺爱型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不懂得健康的人际关系中给予与索取的价值。他们过于专注自己。

权威型父母教出与众不同的孩子

权威型父母

·充满爱心,同时实行连续性约束。

·给孩子提供与年龄相称的选择机会。

·让每个家庭成员享有自己的发言权。

·让孩子们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让现实充当孩子们的老师。

专制型和溺爱型的教养方式都有些走极端,实际上还有更好的方式可以用来养育我们的孩子。那就是所谓的“权威型教养方式”。权威型父母不会抓着孩子的后颈一把拎起,不会管得太多太细,同时也不会放任孩子胡乱说话或做事。他们相信爱和约束必须双管齐下,不可偏废。圣徒保罗把这个道理说得最好,请允许我再次引用这段文字:“你们做儿女的,要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

权威型父母既对孩子充满持久的关爱,也能坚持对孩子的约束。这样一来,孩子就知道自己应该期待什么。当妈妈说“不”的时候,她的意思就是“不”,而且妈妈不会因为任何原因左右摇摆。这可不是溜溜球游戏,你不可以随意摇摆。

她也会向她的孩子提供与他年龄相称的选择机会。比如,她会问5 岁的儿子:“你午饭想吃花生酱果冻三明治,还是奶酪通心粉?”她会告诉14 岁的儿子:“当然,我们可以办一个生日聚会。如果你想到你说的那个餐馆去吃,然后打保龄球,你可以选3 个朋友与我们一起去。如果你想让我做烤宽面条和蛋糕在家里吃,也许可以看场电影,我们可以邀请10 到15 位朋友一起来参加聚会,为你庆祝生日。告诉我,你更喜欢哪一种?”妈妈会设定界限,但同时会给孩子选择的权力。这会鼓励孩子思考,做出自己的决定,也会让他拥有真正的自我价值。

妈妈不仅为家庭运转方式设定了指导方针,而且也会主持召开家庭会议,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发言权。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孩子们为自己设定的规则往往比你期望的更严格。

举个例子,弗兰克拿到驾照两年了。当他妈妈问他,对宵禁时间以及谁可以坐他的车有什么想法时,她自己心里想:“我想让你保证在10 点之前回家。如果10 点之前回不了家,那你必须打电话给我,而且你不能在车里载3个以上的朋友。”

当她和弗兰克讨论时,弗兰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妈妈,我想我应该在9:30 之前回家。如果9:30 之前我回不来,我会打你电话。我可以买一部手机吗,如果我用自己在服装店赚的钱去买并支付话费?而且我保证,任何时候我车上不会有2 名以上的朋友。你觉得怎么样?”

他聪明的妈妈点点头,就好像他的主意非常不错(实际上也非常不错),然后她转身朝厨房走去,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

权威型的父母爱他们的孩子——但是他们也会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他们会使用我称之为“现实约束”——我在1984 年创造的术语——的方法来训练和惩罚他们的孩子。从本质上说,“现实约束”的意思是“顺其自然”。这就是说,如果你的孩子选择做某事,那么他必须承担这个行动的后果。这正是这个世界运作的方式。

因此,如果你的儿子在生日时得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却把它扔在外边,任凭风吹雨打,让它变得锈蚀不堪,你会怎么做?

专制型父母会严厉斥责孩子:“你真是个白痴!你为什么不把自行车收起来?难道你觉得钱是天上掉下来的吗?呃,我再也不会给你买自行车了,绝不——这是最后一次!”

溺爱型父母会说:“哦,亲爱的,那简直糟透了。我们今晚必须去商店再买一辆。这回你想换一种颜色吗?”

权威型父母会等着孩子自己注意到,因为长期放在外面,自行车的螺栓已经锈蚀了,然后他们会把车搬进车库。当男孩为自己的新玩具遭到损坏而烦躁不安时,权威型父母会说:“我想,因为总放在外面淋雨,自行车才会变成这样的,对吗?你也许可以用防锈润滑剂来松弛锈蚀的螺栓。你可以在车库的第二个架子下面找到它。”

权威型的母亲做了什么呢?她把锈蚀的自行车重新交还给孩子处理。谁把自行车留在外面淋雨?她的儿子。那么,谁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并修好它?她的儿子!假如男孩花了4 个小时来修自行车,仍然没有任何进展,权威型父母就会伸出他们的脑袋朝车库里看,然后说:“进行得怎么样了?需要帮忙吗?”

采用这样的教养方式并不意味着,在你儿子需要帮助时你也不提供帮助,但是这能让他富有责任感,也能让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后果。他的自行车也许看起来不再崭新如初,你儿子可能不得不为了挽救那么多锈蚀的螺栓而费事劳神。但是你认为他会从中学到一个受用终生的教训吗?没错,肯定会的!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与“溺爱型父母培养出霸道的索取者”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溺爱型父母培养出霸道的索取者”还看
拓展孩子成长的宽度
反思幼儿园小学化 给孩子正常童年
你真的了解早教意义吗?
大数据揭秘男孩教养的5个禁区
家有男孩必看:男孩就要这样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宝宝才艺怎样培养
    小学学历最幸福 孩子你为什么读书?
    出生时间决定宝宝性格?
    知识、技能、品格,伊顿实施多元文化双语教育体系
    春节和BB说走就走的旅行
    老人带孩子 这些行为必须纠正
    日本培养天才的13绝招
    10本,可以“玩”的图画书
    iPad iPhone 电视 伤害视力哪家强?
    美术班害了孩子吗?
    男宝女宝大不同 做合格的“守望者”
    春节教你拍出创意全家福
    隔代教育必须纠正的那些误区
    早教的原则妈妈们都知道了吗?
    埋没聪明宝宝的4大误区
    国外教育的成功典范!
    宝宝要上幼儿园 提前半年做准备
    如何让宝宝感受音乐节拍
    中国家长的4大早教误区
    常见的错误育儿用语
    依赖书本将扼杀孩子创造力
    三个爸爸的育儿经
    早教从什么时候开始 为什么要进行早期教育
    宝宝认字,怎样教才是更好
    6个孩子进哈佛耶鲁 首席妈妈的育儿经
    我的孩子居然被我亲手“送”给了人贩子
    最好不要让婴幼儿看电视
    瑞典幼儿园里的“强盗逻辑”
    电子产品让孩子很受伤
    开发幼儿智力谨防三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