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开发潜能的亲子游戏-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六个开发潜能的亲子游戏

六个开发潜能的亲子游戏

2015-11-25

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给他否定的指令,如:请你把不可以吃的东西拿出来、请你把不是圆的东西拿出来等等。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些奖励的方法,比如:拿对了糖果,就把糖果奖励给宝宝吃,拿错了,糖果就归妈妈吃等。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4岁的孩子,由于宝宝使用触觉和视觉来进行判断,可刺激右脑发展。

猜猜这是谁?

玩法:爸爸或妈妈在被窝里发出不同的动物的叫声,比如狼叫声、狗叫声、狮子叫声等,让宝宝猜猜藏在被窝里的是什么动物。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4岁的宝宝玩。这是一则用听觉进行判断的游戏,也可以刺激宝宝的右脑。

会滚动的箱子

玩法:把家里买回来的电视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纸皮包装箱留下,让宝宝钻进去缩紧身体,然后滚动纸皮箱子,孩子会乐不可支。为了避免伤着孩子,你最好在每次滚动箱子之前大声问他:准备好了吗?确定他做好了准备才开始,滚动的幅度也可以根据孩子的适应情况而调整。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玩,因为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平衡感,也能发展孩子的右脑功能。

扔纸球

玩法:拿一个篮子,菜篮或洗衣篮都可以,然后拿一些报纸,把报纸裹成一团,做成一个一个纸球,妈妈、爸爸和宝宝轮流扔纸球,每人扔10个,看谁扔进篮子里的球最多。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玩,手的动作、动作的控制、空间距离的判断,这些都有利于孩子的右脑开发。

苹果树

玩法:从年历上找出有一棵树的图画,让孩子剪一些苹果贴在树上。

提示:剪和贴都由孩子自己来做,不要要求孩子剪得像或贴得漂亮,只要他愿意自己动手进行创作,父母就要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美丽的手镯

玩法:把用过的信封留下,横剪成一个一个环,然后和孩子一起在环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把它套在手腕上当手镯。妈妈先做一个引起孩子的兴趣,然后放手让他自己来做。

提示:这两个活动都是多种感官配合的活动,既有手的动作,又有颜色的感觉、图案的设计等等,对发展孩子的右脑很有帮助。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与“六个开发潜能的亲子游戏”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 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猫
看过“六个开发潜能的亲子游戏”还看
提升孩子记忆能力的三大方法
让孩子们学画画的六大好处
100首让孩子聪明又伶俐的绕口令
幼儿学数学的好处
小孩早期智力开发心得归纳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8大技巧让宝宝爱上阅读
    这7种妈妈最坑娃,千万要警惕!
    允许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
    0-1岁宝宝的音乐才艺怎么培养
    这些话,再生气也不要跟孩子说!
    最受准妈妈欢迎4种胎教方法
    “平和教育法” 淡定应对花式捣乱的娃
    教育孩子孝顺,不如教孩子爱自己
    明白得体退出的父母,孩子更优秀
    自主性绘画可培养创造性思维
    你给孩子的陪伴,竟然90%都是“假的”
    你家娃会交朋友吗?五招教你打造社交小达人
    爸,妈,我最怕的是你们对我太好
    孩子学画画对成长有七大好处
    妈妈给自己放假,对家庭教育很重要
    孩子几岁开始学英语最合适呢?
    吴京老婆拒生二胎, 背后原因让人深思
    天冷孩子不愿起床,一招教你搞定!
    爸爸陪伴越多,孩子成长越健康!
    最常见的五种胎教法大放送 孕妈咪千万不可错过!
    再好的学区房,也比不上懂事的父母!
    同样上幼儿园,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局!
    母爱是为了分离, 你却学不会放手
    莫言:好的家庭教育浓缩为6句话!
    孩子有问题都怨老人?这个锅老人不背!
    为什么养孩子那么累,因为你踩了这7个雷
    你觉得孩子好带,那是因为你养的不是儿砸
    孩子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绝不能打!
    亲子出游,给孩子“脚踏实地”的机会
    三岁看老:谁带的孩子像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