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前,智力开发最重要-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3岁前,智力开发最重要

3岁前,智力开发最重要

2015-11-25

曾有一位妈妈找专家咨询关于她的女儿是否患有孤独症的问题。据了解,孩子的父母都受过高等教育,孩子出生时完全正常,母奶喂养到4个月,宝宝长得活泼可爱。这时,宝宝的父母下海经商,将孩子交给农村来的奶奶看护。奶奶不爱说话,住在单元房内,很少外出。孩子3岁送幼儿园时,不会和小朋友说话和交往,因而被诊断为“孤独症”。从此,妈妈带着女儿到全国各地看病。后来,妈妈辞退了工作全力教育孩子,使孩子有了很大进步。在咨询时孩子已经6岁,虽能说话和唱歌,但未能达到正常的水平。

分析以上情况,专家认为这孩子不是患了“孤独症”,而是由于在3岁前智能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缺乏语言和交往的心理社会环境因素造成的轻度智力低下,这种影响很可能持续终身。从家庭角度讲,造成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缺乏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父母对幼儿教育的忽视;父母缺乏育儿的基本知识;由于家庭贫困,父母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父母对孩子(尤其是女孩子或残疾孩子)有偏见而遗弃孩子;父母离异,孩子成为不幸婚姻的牺牲品等。

孩子3岁前,脑生长、智力和社会能力发展最快。早期发展的质量将影响儿童的未来。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儿童精神──社会能力的发展,帮助儿童充分发挥其潜能。1989年,协和医院儿科和保健科的大夫进行了0~2岁小儿早期教育的研究。首先,选择正常新生儿178名,其中62名为接受早期教育组,另外116名为按常规方式教育组。专家们根据我国有关资料,并参考部分国外材料,编制早期教育大纲,训练要求比正常小儿智能发育水平提前一个月。

早期教育大纲内容包括运动发育、认知能力、语言发育、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有以下几种:

通过刺激和玩耍,使小儿感受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即各种颜色、多样形状和不同声音。

在床上和卧室墙上挂些色彩鲜艳或可发出响声的玩具,时常更换,以引起小儿看和听的兴趣。给他们一些常用物品,发展小儿嘴、眼、手的探索能力。

在喂养和护理时,不断和小儿亲切交谈,逗引小儿高兴地发声。通过和小儿说话、唱歌促进他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通过各种玩耍发展小儿知觉辨别、交流、精细动作和大运动控制能力。

训练小儿语言和协调动作,发展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通过说做并行、模仿口型等,训练小儿用简单词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要。

通过双手配合活动,通过动手的游戏,如涂画、翻书以及操作等发展小儿的动手能力。通过讲故事、游戏、舞蹈、体育活动,延长他们“集中注意”的时间,激发其好奇心和自信心,培养其独立能力、毅力和勇敢等优良性格。

通过试验表明,在2岁时早期教育组的小儿智力发育测查评分比常规育儿组小儿平均高8.7分,差别非常显著。更为重要的是,常规教育组中有6.2%的小儿到2岁时智力低于正常(轻度智力落后),而早期教育组中没有一人发生。早期教育不但使该组平均智力发育水平高于常规育儿组,而且在2岁时全部小儿的智力达到标准。

周女士的女儿是从新生儿开始就接受早期教育的。“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怎么也不会相信,出生刚七天的女儿不仅能听、能看、能闻(气味),还能学会伸舌头,能两只小手抓住成人两个手指头悬空牵拉起来。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女儿所具有的这些听觉、视觉、嗅觉等功能是每一个新生儿的本能,只不过还未被人普遍认识而已。周女士的女儿出生一星期的时候,得到了协和医院儿科大夫的指点,并采用了医院研制出的一套0~3岁孩子教育大纲。按照教育大纲的要求,周女士开始了对女儿的早期智力开发,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女儿不到1岁开始说话,2岁时便能说“妈妈洗手,我也洗手”这样完整的并列句,3岁开始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类的寓言故事游戏,开始造句、讲故事。到了3岁半,经有关权威部门测定,其语言能力已达到6岁孩子的水平。周女士现已6岁的女儿不仅记性好、反应快、理解力强,而且语言系统发育极好,一张小嘴特别能说会道。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与“3岁前,智力开发最重要”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 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猫
看过“3岁前,智力开发最重要”还看
韩国妈妈不怕孩子摔
男女宝宝的智力有什么差距
关于语言爆发期与个体差异
该不该教孩子早点识字?
早教机构怎样选才更合适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多元智能里的“音乐智能”
    难于说教就请试试“暗示”教育
    “十字经”助父母树立威信!
    盲目比较:孩子多元成才的杀手
    孩子也需要“一个人”的空间
    正确育儿,早期教育要“得法”
    宝宝经常听音乐容貌将会变美
    向左或向右,别和孩子较劲儿
    蒙台梭利的教育经历
    不要这样教宝宝“分享”!
    家长请给孩子一些选择权利
    “起跑线”渐成多元成才的误区
    孩子早教家庭需谨防四大误区
    外国孩子的“吃苦”教育
    现有的早教班存在3个误区
    早教的期望与焦虑
    惊讶!6个月的宝宝开始学外语?!
    中国的“隔代教育”问题
    孩子该先学拼音?还是汉字?
    培养孩子,父母可以各显神通
    低龄入学是否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养“儿”育“女”一样吗?
    新生儿具有5大神奇“本领”
    看外国爸爸的哄孩子绝招
    独二代:把孤独消灭在起跑线上
    怎样避免家长走进早教误区
    生气是宝宝专属的情感生活
    解读80后育儿经:穷养还是富养
    可以让孩子打破的10条规矩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