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样做宝宝就聪明-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妈妈这样做宝宝就聪明

妈妈这样做宝宝就聪明

2015-11-25

“松开手,自己走”这句话是几年前,育儿专家说:“你关注孩子自身的能量和自主学习的方法,你从孩子身上发现的教育智慧是一个呼唤:呼唤家长尊重生命,尊重孩子,解放孩子。”

今天的孩子为什么与父母有着如此激烈的冲突?

为什么有心理问题和学习障碍的孩子数量在不断攀升?

为什么今天的父母付出了那么多,孩子却不感激?

为什么“拔苗助长”这样违背生命规律的现象会在家庭教育中屡屡上演?

为什么今天的家长到处寻医问药,整个社会却听不见孩子心灵发出的声音?

“松开手,自己走,”探索和研究的是如何尊重生命本身,如何尊重孩子本身的发展时速,如何解放孩子的手脚。

谈到尊重孩子的教育,就有人问:“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有什么好尊重的,信任他还要教育干什么?”

小孩子真的什么都不懂吗?

尊重和信任孩子本身是不是教育呢?

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教育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说到孩子是什么?我们通常的回答是:

“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绘画。

“孩子是一块泥巴,父母可以任意设计雕塑。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把握方向。”

但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父母常常面对这张白纸会画不下去,或者攥着泥巴而雕刻不了呢?

“松开手,自己走”是所有孩子心灵的呼声,它是对父母的呼唤,也是对教育的呼唤。孩子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应该以孩子为本,以尊重孩子生命内在的时刻表为前提。

“松开手”是孩子向我们发出的成长信号,是孩子提醒我们要抓住的新的教育契机;“自己走”是孩子对世界发出的独立宣言,是孩子成长不断跃上新阶梯的最新预报。

松开手,解放孩子的手脚

从胎儿开始,在整个发育成长过程中,每个孩子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都向我们发出过各种成长信号,比如胎儿发出的胎动信号,比如婴儿咿咿呀呀的说话信号,比如幼儿开始独自爬楼梯,用筷子自己吃饭的成长信号,比如上小学的孩子有一天逃学了,上中学的男孩突然喜欢照镜子,女孩开始偷着写日记……

这些新行为看似很随意,甚至幼稚、可笑,但这些行为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秘密:生命成长的秘密,开启心灵之门的秘密,教育机遇的秘密……因为这些行为和信号总是稍纵即逝,往往引不起父母的注意,或被误解,所以很多教育的最佳时机悄然消失了。

我女儿两岁的一天,从天坛公园回来,她执意要自己爬三楼回家。我担心她太累,就强硬地抱着她上楼,就在我转身开门的时候,她跑下楼,边跑嘴里边不停地喊:我要自己爬。

我追过去,她怕我抱她,尖叫着对我挥手:“不要抱我,我自己爬。不要抱我,我自己爬。”

我站在一楼拐角处,看着她从一楼第一个台阶往上爬,两只小脚很用力,脸涨得越来越红。一级、两级……等她爬上三楼的时候,已经累得呼呼直喘。我心疼地看着她说:“不让你爬,你偏爬,怎么样,还爬不爬了?”

“爬!”她的语气坚定,透着兴奋!

就在那一瞬间,我开始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要抱她上楼?她为什么要挣脱我的怀抱自己爬?一瞬间我醒悟了:在我看来,抱孩子上楼是责任,是使命,是付出,是给予,是爱;但在孩子看来,是限制,是束缚,是捆绑,是干扰,是破坏。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方向和需求。妈妈总以为把孩子抱在怀里安全,就努力把孩子往怀里拽,而孩子以挣脱母亲的怀抱为快乐,因为他想自己长大。这种冲突,不是到了青春期才发生的,而是从孩子开始独立行走那天就开始了,从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会说“这是我的,让我自己来”的时候就开始了!

由于我们没有分清自己和孩子的真实关系,没有把孩子当做一个具有独立意识和思想的人给予尊重,所以,对孩子发出的每一个成长信号,没有驻足观察和倾听,没有及时地沟通和引导,结果积累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积累了一大堆烦恼和痛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与“妈妈这样做宝宝就聪明”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 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猫
看过“妈妈这样做宝宝就聪明”还看
幼儿益智故事:长着外骨骼的小螃蟹
幼儿益智小故事:小蜥蜴和他的尾巴
幼儿益智故事分享:小斑马的花衣裳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猫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遇上恐怖分子,爸妈容易疏忽的问题
    德国:宝宝学外语,最好2岁开始
    时间都去哪了?不做“失陪族”父母
    最新发现:3岁孩子都会“以貌取人”
    德国父母也有“成绩单”
    超级妈妈新标准:十八得了
    教养·学习:请把自主权还给孩子
    海外育儿: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
    最强大脑:林丹不是一个好榜样
    错误的“鼓励”使孩子更自卑
    教养·学习:从根本处教孩子
    注意!音响有可能会伤害到宝宝
    让孩子失去安全感的4句话
    过年了,该怎样给孩子送礼物?
    5个国家的小学生守则,看完后惊呆了!
    父母十种态度 让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隔代教育:外婆抚养出来的美国总统
    小心!这些花草有毒,孩子千万别碰
    中国父母的反思:孩子,我不欠你!
    很赞!美国爸爸的十条家训
    教养·学习:父母勿失信心
    这样早教,不会错!
    探索·解读:活的出色,生命何妨粗糙对待
    一位北美校长的育儿方略
    乐活·视野:华德福,幼儿教育四大特色
    什么是爱?美国妈妈不解中国式“啃老”
    揭秘世界各国的儿童节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为何会因子女教育辞职
    哈佛访学一年,让我懂得如何做父母
    爸爸育儿有妙招,6招hold住小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