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才的四种思路-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辨才的四种思路

辨才的四种思路

2015-11-25

家长和教师要了解孩子的人格特征及智能倾向,可以有以下四种思路。

第一种:各科考试成绩

比如孩子数理化成绩好,可能他的数理逻辑智能较强;语文成绩好,可能他的语言智能较强;体育成绩好,可能他的身体运动智能较强;美术、音乐成绩好,可能他的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较好。因为学校成绩是明摆着的,所以这种评估方式很直观,容易掌握,而且也有一些可信度。学校是不会随便设置学科的,学科设置必定以大量的科研成果为支撑,教育者总是希望学校所设学科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他们在课程设置上自然会尽可能努力做到这一点。所以,学生各科的学习成绩,可以作为家长了解孩子智能倾向的一个参考。

不过我们要看到学习成绩这个指标的局限性。考试成绩与实际能力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考试往往只能考死的知识,考不出真实的能力。比如一个作家,语言能力当然是很强的,但是他小时候语文成绩未必很好。还有,由于应试压力,学校往往只重视主科而轻视副科,副科教师配备不强,教学水平难以保证,甚至随意挪用副科教学时间的现象都很多,所以依据孩子学习成绩评估其智能倾向的做法很容易把家长引入歧途——也就是加德纳(美国心理学家)批评的,学校只看到孩子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忽视其他各种智能,埋没人才。

第二种:心理测验

这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方式,如智商测验、早期记忆分析、词语联想等。这类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科学,而且像上一种方法那样,一目了然,家长不必自己动脑筋去分析,所以比较受家长、教师欢迎。不过这类方法也有缺点,最主要的问题是,检测都是静态的,而人的能力其实在行动中、在实践中会看得更清楚。大家都知道智商是一种仅供参考的指标,不可死信,而且智商测验只能反映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其他智能测不出来,这也会造成误导。事实告诉我们,有些智商低的人是很好的人才,甚至还有天才(白痴学者)。心理测验的方式需要专门人员来进行,有时还要付费,这对很多家长来说,也不方便。早期记忆和词语联想对于辨才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本书后面,我们将详细讨论,并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第三种:生理测试

有一种理论,认为通过对人的某些生理特征的观察分析可以了解孩子的人格特征及智能特征,比如手纹分析、血型分析、星座分析、骨相分析。有些家长相信这个。这类办法有争议,它们到底有多大科学性和可信性,我不敢说。我个人从未用过这类办法检测学生,不过我并不完全拒绝它,我觉得或许可以把这种检测手段作为一个维度,当作参考。不过我劝家长不要只相信这一种检测方式得出的结论,至少要用其他方式检测的结果来对照一下。

第四种:行动检测

这是最古老的方法,在生活情境中,在孩子的活动中观察分析,也就是听其言观其行。此法的最大优点是生活化、灵活、真实,比较容易操作。其困难是要求家长克服自我中心,做有心人,创造各种情境,而且会分析。至于教师,更要避免以工作业绩为中心来观察孩子。经验告诉我们,有些孩子的人格特征和智能强项,在教学之外的业余活动中反而看得更清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检测性活动(有科学实验的味道)来测试学生的人格特征和智力特征。

总体来说,家长辨才,最好主要采用行动检测法,辅以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的结果自己若不会解读,可以去请教教师或专家。家长不要过于看重考试分数。学校辨才,应该主要用心理测验法,毕竟教师是专业人员,其次看学生各科成绩,再次是行动观察。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与“辨才的四种思路”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 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猫
看过“辨才的四种思路”还看
韩国妈妈不怕孩子摔
男女宝宝的智力有什么差距
关于语言爆发期与个体差异
该不该教孩子早点识字?
早教机构怎样选才更合适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理想的早教班是什么样的?
    谨防早期家庭教育误区
    5个育儿“伪真理”(上)
    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要点
    婴儿期补充足量DHA,宝宝智力持续领先7分
    HR儿童神经心理成套测验有什么特点
    5个育儿“伪真理”(下)
    蒙特梭利方法论(二)──导师
    聪明宝贝再造智力最佳阶段
    家庭缺陷对婴儿心理的影响
    儿童偶像前十名除雷锋都是明星
    妈妈的“哄骗”高招
    职场妈妈育儿实用小窍门
    职场妈妈的育儿小窍门!
    走出“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误区
    灵活变通,教育孩子更轻松
    早教班课程体验谈
    别让家庭氛围毁了孩子
    软弱宝宝的强大训练法
    儿童考试紧张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别让被动成长毁了孩子主动性
    职场妈妈育儿小窍门
    宝宝永远没有错
    林怡:我所推崇的早教理念
    这些不是1岁宝宝的坏习惯
    怎样让宝宝的好奇更富成效?
    解读宝宝的面部表情
    啃老族和不当育儿方式有关
    教育孩子是门“艺术科学”
    矫正丢三落四的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