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新的能力-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让宝宝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新的能力

让宝宝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新的能力

2015-11-23

那么,哪些事情可以鼓励孩子“自助”?作为父母,又该怎样帮助孩子增强自理能力呢?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做到:当孩子正在做自己有能力独立完成的事情,需要父母的存在却不需要父母插手代办的时候,能够找到帮助孩子的方式。下面这几个原则或许可以帮助你在让孩子锻炼自理能力时掌握合适的尺度。

1、做个好榜样。孩子们总是希望模仿父母的行为,他们时时观察着成人的举动。爸爸或妈妈怎么刷牙,孩子在旁边看着也就怎么刷牙,所以,应该时时提醒自己做个好榜样,比如饭后漱漱口,晚上临睡前把牙刷干净,这些一旦养成习惯,就不会成为一种负担了。

2、给孩子练习的机会。如果你们不希望早晨起来因为孩子坚持自己穿衣服而耽误过多时间,那么可以在有空闲的时候和孩子一起练习。例如怎么把T恤套在头上,然后再伸手臂,或者他习惯先伸手臂再钻头也由他,关键是找到自己喜欢和熟悉的方式。也可以把衬衫放在床上练习系和解扣子。若是小女孩,她可能很喜欢给洋娃娃穿脱衣服,这也是一个不错的练习方式。

3、分工合作。与孩子合作完成一项任务。例如穿衬衫的时候,让他自己穿好袖子然后妈妈帮他系好纽扣。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成功的几率,一方面也使父母的帮助很恰当,不会被拒绝。

4、创造条件。父母可以做一些适当调整从而使某项任务适合孩子自己动手完成。例如在拉链头上系上一根短带,孩子就比较容易抓住上下拉动了。

5、留出充足时间。只要条件允许,就留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他做自己的事。例如孩子坚持自己穿上外衣,那么父母就让他做,即便心里很清楚这要花去更多的时间,也要静静地站在一边看着他做。小小的成功,比如自己拉上衣服的拉链,都能给予孩子一种自豪感。父母的这些做法正在向孩子表明,你们认为他有能力做好事情。

6、不要忙着提供帮助。父母迅速地参与和帮助是在自找麻烦。因为过多的干涉会引起孩子的抗拒,也可能就此挫伤了他自己做事的积极性。所以,父母一定不要好心来包办。当孩子因为做不好而发脾气时,他的愤怒和挫败感往往总是针对他正在做的事情,而不是针对父母。

孩子学习自理能力的过程,也是考验父母耐心的过程。在寄希望于孩子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之前,最好还是做足心理准备,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新的能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与“让宝宝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新的能力”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 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猫
看过“让宝宝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新的能力”还看
提升孩子记忆能力的三大方法
让孩子们学画画的六大好处
100首让孩子聪明又伶俐的绕口令
幼儿学数学的好处
小孩早期智力开发心得归纳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宝宝早期的行为规范如何引导
    帮开发宝宝智力记得抓住4个阶段~
    早教应该怎么教呢?
    为什么孩子会养成坏习惯
    看过来啦:适合0~6岁宝宝读的漫画书噢`
    早教在不同时期的重大盘点
    妈妈,我在受这5个苦,你知道吗?
    面对孩子的幻想我们该做什么
    不知道怎么选择幼儿园?来看看幼儿教育的真谛
    如此优美的民国老课本,近百年间我们丢失了什么?
    教会孩子懂得分享
    8个适合亲子启蒙游戏
    怎样才能纠正宝宝爱吃手的习惯呢~
    如何才能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呢
    应该怎么给0~1岁宝宝做早期教育呢?
    家长们看过来啦:宝宝任性的形成原因与对策
    要分情况制止宝宝的行为
    在胎教中的准爸爸有什么作用呢?
    妈妈可以教宝宝识字吗?
    婴幼儿早教的15个内容后
    帮助孩子要尽量帮到点上~
    最适合宝宝的期教是什么呢?
    巧姐宝宝吃手的换习惯
    早期教育是等于智力教育
    应该如何拓展宝宝的社交能力呢
    教宝宝识字从求知欲开始~
    帮助克服宝宝怕洗澡的心理
    孩子要是偷拿钱怎么办?
    你知道哪六款玩具能激发宝宝听觉吗?
    为什么会孩子遇事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