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这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教你这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教你这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2015-11-23

想象力的高低并不能通过学校的试卷分数来判断,那么,哪些行为会暗示孩子的想象力已经成为性格中的短板了呢?

近日,一个国际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也仅排名倒数第五。教育专家不禁对家长发问——

想象力关乎未来的工作业绩

想象力丰富能考高分吗?能考上好中学好大学吗?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下,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否有想象力并不重要,他们并不清楚,想象力对一个孩子的前途有什么用。

“想象力很重要,对所有的工作都有影响。”许慧说,比如卖东西,如果你的吆喝很独特,那你就能卖得比别人好。如果孩子缺乏想象力,就会影响他成年后的工作发展,他在工作中就会表现得墨守成规、没有主见,工作不会出错,但也不出成绩,而且这些已经固定在他的人格中,再想突破和跨越很难。

对游戏没兴趣表示缺乏想象力

想象力的高低并不能通过学校的试卷分数来判断,那么,哪些行为会暗示孩子的想象力已经成为性格中的短板了呢?

对小一点的孩子,家长可以做一些测试,比如说,看到一幅画上卧着的猫,家长可以问孩子猫在做什么,如果孩子缺乏想象力,可能只能说出睡觉一个答案,但如果是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可能有很多新奇的答案。

带孩子去逛超市,看孩子是否喜欢符合他年龄段的益智游戏,如果他只对低于他年龄段的游戏有兴趣,或者对哪一类游戏都没兴趣,说明他不能面对新挑战、克服新困难,这就是想象力缺乏的表现。

除了玩游戏,孩子是否缺乏想象力还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上。语言方面并不是体现在背诵上,不是会背几首诗就有想象力,主要是指思维跳跃,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善于思考,爱问“为什么”。

鼓励孩子“不按理出牌”

对于想象力的缺失,很多人只把责任推在教育制度上,殊不知孩子想象力的培养和锻炼是从小就要开始的,而且,家长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学校和老师的作用。这里,许慧给了家长几个建议:

1.常给孩子做一些想象力方面的训练。比如给出一些简单的符号:一条线,一个半圆,一个圆圈,让孩子根据这些来组合故事,鼓励孩子尽可能多地组合一些更复杂、完全不同的故事出来。

2.鼓励孩子拆装废旧物品,适当给孩子买一些智力玩具。比如废旧的钟表可以让孩子拿去拆装,甚至家里的电脑等器物,家长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装维修。

3.多让孩子做一些脑筋急转弯的练习,鼓励孩子思考时多转几个弯。许慧说,如果给出“树上有十只鸟,用枪打下一只还剩几只”这样一个问题,幼儿园的孩子的问题就比较多,比如有孩子问,这只鸟有没有怀孕?这十只鸟里面有没有聋子等。这些在成年人眼里不按理出牌的行为其实是非常可贵的,值得鼓励和提倡。

家长对待孩子的“为什么”应该认真而不是敷衍。荣合灵说,孩子3岁以后,右脑开始快速发育,左脑主思维,右脑就是主想象力的。这个时候孩子会问家长看起来十分奇怪的各种问题。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会不耐烦,甚至会责怪孩子脑子有问题。对于孩子的问题,如果是不复杂能解释的,家长应该认真回答。如果自己搞不懂,可以反问孩子为什么,鼓励孩子去思考,去想,对于孩子的问题,答案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启发他的想象力。当然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查图书资料或上网找答案。

家长太亲 阻碍孩子发展创造力

这次调查还显示,中国的中小学生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对于这一点,许慧认为,孩子自我评价没有想象力,比调查认为他们没有想象力更可怕。“小一点的孩子自我评价能力还不完善,而大一点的孩子会从媒体报道上了解到这个信息,如果他真的也认为自己在这方面不行,那么,这个自我暗示会给他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荣合灵强调说,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并不比外国孩子差,家长们不培养也没关系,但一定不要扼杀。中国的家长很喜欢替孩子做事,比如替孩子洗碗、洗衣服、背书包、系鞋带,让孩子丧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从而遏制了想象力的发展。

孩子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摸摸这儿,摸摸那儿,很多家长怕孩子弄坏东西,或者出现差错,就制止孩子,孩子在家长的限制中慢慢就变得循规蹈矩了。而家长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他自己的成长过程就是保守的,是处处被不允许的,所以他们把这个保守延续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荣合灵还建议家长,除了不要对孩子的错误、好奇心进行指责之外,也不要盲目把老师树立成权威。有这样一个故事,当老师按课本教孩子某一种动物的皮毛多珍贵、肉多美味,全身都是宝时一个孩子就站起来问老师,现在不是说要保护自然、保护珍稀动物吗,为什么还要这样讲呢?

对老师有异议不是坏孩子的表现,家长不应该给孩子一个这样的概念:老师是管孩子的,学生就得听老师的话。在国外,家长们是这样教导孩子的:到学校后,你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的新朋友。鼓励孩子把老师当朋友,而不是一个管理者,这样才能让孩子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与“教你这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 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猫
看过“教你这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看
宝宝的逆向思维从小培养
八大方法塑造高情商宝宝
有哪些沟通方式不利于宝宝健康成长
有助于宝宝的智能的5种运动
提高孩子的记忆力的10大妙招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好父母首先是个“好演员”
    让孩子受益终生的9个好习惯
    极度黏人宝宝如何炼成的
    宝宝任性其实缘于父母任性
    父母最让孩子伤心的四种行为
    宝宝间亲吻父母别大惊小怪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的对策
    如何改造小小“电视迷”
    你的宝宝舍得“分享”吗?
    宝宝“恋物”怎么疏导
    为人父母的七大“通病”
    宝宝哭闹父母需控制好情绪
    父母宠坏孩子的11个坏习惯
    四招让男宝宝远离“娘娘腔”
    巧妙对付宝宝16大“不愿意”
    家长必须理解的4种BB行为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七个习惯
    3招助你远离“孩奴”焦虑
    孩子为何以摔东西为乐
    孩子“小气”怎么办
    如何应对“踢被”小宝宝
    教你如何纠正宝宝自私的行为
    从出生开始培养四个好习惯
    孩子边吃边玩与喂养习惯有关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六大策略帮你调教顽皮宝宝
    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
    破解常见行为现象--爱咬人
    3岁以内的宝宝爱发火的原因
    孩子哭了,要不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