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财商如何培养?-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孩子的财商如何培养?

孩子的财商如何培养?

2015-11-17

据马来西亚光华日报报道,当宝宝2岁多的时候,父母便应向他们灌输金钱观念,并非指给予零用钱,因为他们还未知道怎样运用,而且对金钱的观念不太强。

体验金钱功用

假如宝宝想要什么东西,便由父母付款,会令小孩误以为唾手可得,如改为让孩子付钱,有助教育他们一个概念:买东西要付款,借此体验和明白金钱的功用,要是父母太迟才灌输金钱概念,只怕下一代容易养成不懂珍惜金钱,而习惯伸手拿钱买东西的陋习。

孩子放长假,例如假期时,用钱的机会亦较多,家长可借此机会,为宝宝建立正确金钱观和理财观,避免他们胡乱花费金钱。

给零用钱2大原则

宝宝在幼儿阶段初步建立金钱概念后,踏入小一的岁月,父母开始给予孩子日常的零用钱,此时,父母定要坚守和实践以下两大原则:

原则1-因应需要给予金额

根据孩子实际消费需要而给予金额,例如小息时买零食的开支,千万不要给孩子太多零用钱,否则难以帮助孩子培养节制和自律用钱的理财习惯。

原则2-每日给予零用钱

倘若一次过给予孩子整个月的零用钱,他们会很快便花光。

精明消费学格价

孩子念小学时,家长有责任鼓励他们建立消费、储蓄、分享等概念。专家会集中讲解消费环节,譬如说,孩子每月零用钱为20元,若父母与子女双方同意1个月内消费5元,那么,父母便不应干涉孩子买什么东西,而余钱15元便可储蓄起来。

有时宝宝或想从储蓄里动用一点钱,购买小礼物送给家人、好友或同学。他们应先问准父母,一起商讨消费用途和所用金额。期间,父母应趁机教导孩子学习格价,购买较便宜的物品,而不是一看到心仪物品便花尽储蓄购买。

不能代替陪伴时间

在管教宝宝时,父母亦要以身作则,包括购物时格价,让小孩知道父母于消费外,同样有储蓄习惯。另外,家长不要在宝宝面前炫耀名牌,以免令 子女变得贪慕虚荣。更重要一点,就是父母不要用金钱或物质,代替陪伴小孩的时间。

善用零用钱

使用零用钱时,会令宝宝于不知不觉间超出预算用了钱,故此,妈妈不妨采取以下策略:

①事先跟小孩说清楚,如果今周用完零用钱里的金额,要直至下周才可再增值。

②每次只替孩子的零用钱增值20元。

③万一宝宝的零用钱金额用尽,但仍未到周末,父母惟有每天给予现金作为孩子的交通费。但谨记不要再于该周内,给予子女额外零用钱。

处理红包钱

若把每年的红包钱交还给孩子运用,他们可能转眼便花费掉,因此,父母应先跟他们说清楚那笔钱的用法,若遇上用钱不节制的宝宝,便应由父母保管红包钱,每当宝宝要动用,就要向父母拿取,而家长更须从旁监察他们用钱的方法。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与“孩子的财商如何培养?”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 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猫
看过“孩子的财商如何培养?”还看
5大感觉领域锻炼宝宝右脑
如何帮宝贝“起跑”?
顺应自然是早教最高原则
宝宝早教到底有用没?
优秀宝宝应有四个心理基础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如何对付幼儿常见情绪
    妙招调教嫉妒心强的宝宝
    宝宝学说话的小细节
    为什么会孩子遇事退缩
    怎么培养宝宝的积极心理
    如何缓解宝宝的心理压力
    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如何与宝宝聊天
    婴儿心理特点有哪些
    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如何让孩子不挑食
    宝宝止哭妙招
    如何培养宝宝健全的人格
    教会孩子懂得分享
    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有妙招
    如何帮孩子合理宣泄情绪
    语言胎教不容忽视
    为什么宝宝不爱走路
    培养孩子的情商的六大要点
    正确引导闹情绪的婴儿
    训练宝宝的专注力有巧招
    培育孩子开朗性格的注意事项
    宝宝发音不准确该怎么办
    你知道宝宝最恐惧的那些事儿吗
    让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的方法
    三部曲培养孩子自信
    妙招培养宝宝快乐的性格
    为什么宝宝睡觉老踢被子
    帮助克服宝宝怕洗澡的心理
    正确对待两岁孩子的占有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