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七 情感宣泄-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兵法七 情感宣泄

兵法七 情感宣泄

2015-11-17

兵法七 情感宣泄

“情感宣泄”法就是当幼儿有了不良情绪的时候,教育者通过观察和引导适时地给幼儿提供条件和机会,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来表达、释放自己的情感、情绪,以减轻或者缓解他们精神上的压力及心中的积郁。同时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情感表达、情绪调控的能力,促进幼儿情感能力的健康发展。

身边案例(一)

悄悄话

午饭后,老师发现其他小朋友都有说有笑,只有明明一个人闷闷不乐,好像还若有所思,并且午饭也吃得很少。明明小小的脑袋里在想什么呢?

方法运用:

老师决定探个究竟。等小朋友都上床了,老师坐在明明床边,边摸着他的头边低声跟明明说:“老师可喜欢明明了,咱俩说说悄悄话吧!你把你的心里话告诉老师,老师也把心里话告诉你。我先说。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个奇怪的事,发现我们班平时最活泼好动的一个小朋友闷闷不乐,好像有什么心事。老师可着急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通过跟明明说“悄悄话”老师知道,原来明明是因为两件事不开心:其一是上活动课的时候,明明几次争先恐后举手,老师都没有请他参加;其二是他从家里带来心爱的玩具枪,被一个小朋友弄坏了。经过老师的疏导,下午,明明又有说有笑了。

知心话语:

在幼儿园这个大群体中,为了关注到每个孩子细微的情感变化,让孩子们不良的情绪都能得到宣泄和释放,最好在班上开设情感宣泄区。如:“知心小站”“随意涂鸦墙”“心情树”等,以疏解幼儿在园内的消极情绪,让幼儿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身边案例(二)

我不喜欢这个阿姨

妈妈的同事来贝贝家里做客,贝贝妈妈热情接待并跟同事畅谈了近两个小时。这期间贝贝几次想吸引大人的视线和话题,都被妈妈不耐烦地打断了:“妈妈有客人,你自己玩。”等妈妈的同事告辞时,妈妈让宝宝跟阿姨说再见,宝宝不但不说,还冒出一句:“我不喜欢这个阿姨。”妈妈和阿姨都很尴尬。

方法运用:

宝宝说“我不喜欢这个阿姨”,其实是借题发挥,因为阿姨的到来妈妈只陪阿姨不理他,他觉得受了冷落;另外,几次想引起大人的注意,都被妈妈简单直接地拒绝了。他很失落、不满,所以就把怨气迁怒到来做客的阿姨身上。这时,如果家长再批评孩子,他的内心会更加不平衡,对批评很难接受,甚至会出现宣泄不良情绪的恶性循环。

贝贝妈妈可以尝试下面的做法:妈妈在来客人之前就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或者给孩子找些他喜欢做的事情,让孩子忙起来;另外在孩子想办法引起大人注意的时候,不要简单粗暴阻止,而应心平气和讲道理或者给予积极暗示,过后再加以适当的安抚。在这次事后,妈妈可以这样说:“妈妈知道,你不跟阿姨打招呼不是不喜欢那个阿姨,是生妈妈的气了,对吗?刚才我们谈话时冷落了你,你心里不高兴,可是客人来咱家不理客人也是没礼貌的呀!你想想,如果你去别人家做客,主人不理你,你也会不开心的,是吗?现在妈妈有时间了,你想玩什么游戏呢?”其实,只要大人能说中孩子的心思,再加以教育和引导,孩子很快就释然了。

知心话语:

在生活中,孩子“移情宣泄”的事件经常发生。孩子的不听话或者叛逆往往事出有因,要善待并理解孩子的“小题大做”“借题发挥”。大人认为不起眼的小事,在孩子看来大多是了不起的大事,这就需要家长能够及早发现并加以适当引导。只有让孩子学会恰当控制和表达他们的各种情绪,才能让他们成为真正健康快乐的人。

温馨提醒

让幼儿不良的情绪及时得到宣泄,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随心所欲发脾气,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及时发现幼儿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然后再帮助幼儿通过正确的方式和渠道释放和宣泄。

专家支招

曲伟杰,哈尔滨曲伟杰心理学校校长,1991年创办我国首家心理学校。主要职位有:国际应用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哈尔滨市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关于幼儿情绪,曲老师观点如下——

孩子正常宣泄不良情绪的第一个渠道是孩子的叫喊声。当孩子痛苦的时候,我们起码得让孩子喊出来,把“我很难受”这句话说出来。

第二个渠道是孩子的哭声。孩子心里有委屈、伤痛,就让他痛痛快快地哭。把心里的委屈、痛苦都哭出来、喊出来了,这就大大降低了孩子心身得病的可能性。

第三个渠道是让孩子把难受的事情说给至爱亲朋听。家长是孩子最亲的、最值得信赖的人,理当成为孩子最忠实的听众。先进的教育是以听为主,落后的教育是以说为主。称职的家长首先得学会听孩子的声音——听有声的声音和无声的声音。你听清了,你做的反应不一定正确;你听都没有听清,你做的反应肯定不正确。

听清孩子的话后,还得帮孩子做一些实事,消除不良情绪的客观刺激源。比如,孩子在路上被人拦劫,你跟他说不要怕,他抵抗不了,心里仍然会害怕。遇到这种情况,单纯地讲道理,甚至任其宣泄不良情绪,都是没有用的,只有帮孩子消除了客观刺激源,才能消除孩子的不良情绪。

另外,还需给孩子提供各种条件,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让孩子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爱和恨的情绪、情感都有正常的渠道表达出来。

摘自《家长必修的21堂教育课》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与“兵法七 情感宣泄”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 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猫
看过“兵法七 情感宣泄”还看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智商和情商主要取决于母亲
    奥巴马教子五大锦囊
    孩子到底能不能“一心二用”?
    适合21-22个月宝宝的游戏
    养育快乐宝宝把握10个细节
    惩罚孩子要掌握的智慧
    动起来一起来玩趣味游戏
    宝宝入园哭闹多久?
    与宝宝交流的神奇瞬间
    改善BB害羞要做好六件事
    妈妈,请别来打扰我!
    家长溺爱孩子10大“典型”
    美国父母育儿五原则
    强化早教孩子会变“笨”
    哪些户外运动能使孩子增高?
    该花多少时间来陪BB?
    父母犯哪些错会让BB"变笨"
    别让尊重孩子变为顺从
    早期教育让孩子“学”什么?
    学习德国的“善良教育”
    幼儿园“奇葩”作业引吐槽 家长“求放过”!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大人的错
    玩游戏 父母参与才有内涵
    7种有效惩罚让宝宝更优秀
    如何让宝宝成为"万人迷"
    宝宝总摸自己的生殖器怎么办?
    如何让宝宝了解自己的性别?
    揭露五个育儿“伪真理”
    笑是宝宝智慧感情发展的标志
    你不知道的“惩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