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稳定学龄前儿童的冲动情绪-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如何稳定学龄前儿童的冲动情绪

如何稳定学龄前儿童的冲动情绪

2014-12-05

学龄前儿童由于刚经历完幼儿期,就要开始适应这个社会了。家长在进行学龄前教育的时候,就有必要先了解下这个阶段的儿童心理情况怎样,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育状况和如何稳定学龄前儿童的冲动情绪。

学龄前儿童指的是3~7岁的儿童。此期儿童大脑的重量继续增加,到6—7岁时脑重量达1280克,基本接近成人。神经纤维继续增长,分枝加多,长度加长,能更有利于神经联系。到6岁,神经髓鞘基本上发育完成,神经传导也就更加迅速、准确。

学龄前儿童的大脑发育情况

大脑各叶的分化到6岁末也渐趋成熟。大脑结构生理的日趋成熟,为儿童行为的发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学龄前儿童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在不断增强,兴奋过程也比以前进一步增强。儿童每天醒着的时间,比以前相对增加。7岁儿童每天睡11个小时就足够了,这使儿童有更充足的时间参加游戏和学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进一步复杂化以及在与成人交际的范围日益扩大的基础上,语言能力也迅速发展起来。

学龄前是语言学习关键期

学龄前是完整的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连贯性语言逐步发展的时期。3岁左右儿童掌握词汇约1000—1100个,4—5岁儿童的常用词约2000—3000个,5—6岁则可掌握3000—4000个词。3岁左右儿童语言的表达仅限于与其他儿童或成人对话`提问,而缺乏连贯性的叙述,不可能讲述完整的故事。如能给予正确的教育,则儿童语言的连贯性会逐步发展,到5—6岁,已能讲述完整的故事。语言连贯性的发展是儿童语言能力和逻辑性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此期儿童虽然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能用语言表达各种印象,但其表达能力一般还是差的。

学龄前儿童情绪较为冲动

在学前期,儿童的情绪、情感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皮层下中枢的活动仍占优势,故此期儿童情绪易激动、不稳定,情感也具有易变性和富有冲动性,情感和情绪的受调节性差,成人有时不得不用转移的方法消除他们的某种消极情绪。到学前晚期,随着儿童内抑制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逐渐增强,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才逐步增长起来,并能多少有意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甚至控制情感本身。

成人的教育是孩子情绪稳定的关键

成人的不断教育和要求以及儿童所参加的集体活动,都有利于儿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冲动性。儿童情感的发展对儿童个性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从小培养儿童良好感情,如教育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共物等,同时也注意克服一些不良情绪,如虚荣心、嫉妒心等。

学前期儿童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好提问题、易冲动、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模仿性强。故针对儿童以上的特点,应给予正确指导,使发展为勤奋好学、进取心强的良好性格,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榜样,使儿童在模仿中学习。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与“如何稳定学龄前儿童的冲动情绪”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如何稳定学龄前儿童的冲动情绪”还看
宝宝暴躁的原因有哪些?
用“60秒”纠正宝宝坏习惯
容易宠坏孩子的行为与坏习惯
儿子为何爱搞破坏
宝宝总是把书倒着看要紧吗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培养宝宝心理素质的诀窍
    宝宝有了坏情绪父母该怎么处理?
    儿童心理障碍问题须正确应对
    父母需重视的五种高危性格
    孩子的心理问题应对有法
    让孩子远离强迫症,父母该做什么?
    哪些习惯能造就儿童的自信心
    独生子女存在哪些弱点
    哪些决定这宝宝的性格
    给孩子树立榜样的注意事项
    如何引导宝宝的好胜心
    宝宝的嫉妒心理须正确引导
    如何教育急性子的宝宝
    孩子怕生的心理要怎么克服?
    如何根据性格特点因材施教?
    培养宝宝幽默感的方法
    浅析宝宝的害羞心理
    如何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
    正确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教宝宝学习画画的方法
    克服孩子粗心习惯的小妙招
    父母的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孩子自尊心?
    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方法
    哪些外因导致儿童心理出现问题
    孩子的几种坏习惯不容忽视
    如何稳定宝宝的情绪?
    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那些表现可以看出孩子受到压抑
    哪些表现能看出孩子过分依赖父母
    提高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