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遗弃孩子做惩罚不可取-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假装遗弃孩子做惩罚不可取

假装遗弃孩子做惩罚不可取

2015-11-13

[导读]心理学家建议,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也要在保证孩子安全感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将得不偿失。

你再调皮,妈妈就不要你了!这是很多家长在教育不懂事的孩子时经常说的一句话,甚至有的家长还故意藏起来,直到孩子停止了某种行为后,妈妈才出现在孩子面前。然而,这个被很多家长惯用的招数,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伤害,甚至不亚于对孩子体罚。

心理学家认为,家长假装遗弃孩子的做法,大大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在很小的时候,会强烈地依恋父母或其他的养育者,这种依恋关系会让儿童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他们在探索外部世界时,会有一种安全感做支持。同时,当他们遇到危险,感觉到恐惧的时候,父母的怀抱又会带给他们抚慰和保护,为他们再一次去探索外部世界提供支持。良好的依恋关系,是孩子在与父母或抚养者的接触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假装遗弃孩子,那孩子会认为,最值得信赖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护自己的人没有了,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很大的伤害。心理学大量研究表明,依恋关系遭到破坏的儿童,均会出现行为退缩、敏感、自卑、多疑、情绪不稳定、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等表现。

当然,家长并不是真的要抛弃孩子,只是想通过骗孩子来达到让他听话的目的。但是,对于不懂事的孩子来讲,是无法区分家长的表面行为与内在动机的。两岁左右的幼儿,对别人情绪的理解很有限,他们往往通过别人的面部表情、外部行为去认知别人的情绪,而对成人一些复杂的内心体验难以理解,他们会把爸爸妈妈的离开,当成是真的离开。

因此,心理学家建议,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也要在保证孩子安全感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将得不偿失。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与“假装遗弃孩子做惩罚不可取”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假装遗弃孩子做惩罚不可取”还看
如何让孩子改正坏习惯?
宝宝不太合群父母需反思
“孩奴”越来越多源于攀比
上班族妈妈幸福育儿十项法则
一千个孩子,有一千种个性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1岁以后的孩子开始要求独立性
    小孩子犯错如何处罚才合适?
    防止孩子挑食的重要时期
    1岁半到1岁9个月的冷漠(图)
    幼儿为何越来越爱粘着妈妈
    做妈妈,谁没焦虑过?
    懂得合作的宝宝更有出息
    改变宝宝“睡倒觉”的习惯
    婆婆们控诉的七种“坏妈妈”
    孩子爱做鬼脸是什么病
    把控自己,从把控情绪开始
    家长“争宠”不利孩子成长
    如何面对孩子的幻想(图)
    家长须在精神上善待孩子
    为什么孩子频繁说“不”
    “太干净”反而不易于宝宝健康
    宝宝生活中常见的坏习惯
    目光交流影响宝宝行为模式
    两岁宝宝“遭遇”避孕套
    哄哭闹宝宝睡觉的窍门
    孩子在交往中的小气行为
    “幼稚”父母让BB缺乏责任感
    培养宝宝的良好行为和习惯.
    4方法让宝宝不再顶嘴(图)
    “急”父母VS“慢”孩子
    给宝宝吃饭坐不住支妙招
    0-3岁宝宝的八种智能表现
    正确对待孩子的破坏行为(图)
    孩子的行为为何这么难琢磨
    “女性暴力”影响亲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