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

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

2015-11-13

幼儿阶段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宝宝在和母亲及其他成人的交往过程中,开始注意起自己来。当他意识到自我后,就渐渐有了自己的主张,甚至变得任性固执,这些都是孩子探索自我的开始。

1岁左右:我是和妈妈连在一起的吗?

3~4个月的婴儿会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他不知道自己和妈妈的区别,也不知道自己和其他人的区别。

不过,总有一天,宝宝会发现,也许妈妈和自己是不一样的。宝宝会注意到,妈妈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在自己身边的。尿湿了、饿了,想要妈妈的时候但妈妈没有过来,原来自己和妈妈不完全是一样的啊!

有时候,健康的宝宝既没有尿裤子,也不饿肚子,但他就是哭。其实,这是他在试探妈妈。有趣的是,l岁左右的宝宝通常会非常喜欢碰触外界的一切东西,因为他很想感受触摸自己和触摸别的什么东西有什么区别。

1~2岁:镜子里的宝宝就是我!

这时,虽然宝宝知道有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或物存在着,但他还是不能确定自己究竟是谁。妈妈不妨让他在镜子前自己玩。

1岁多一点的宝宝看到镜子里的自己,通常只能明白镜中的自己不是真的;快2岁的宝宝则大多能知道镜子照出了自己的模样。

1岁刚出头的宝宝对别人呼唤他的名字能作出反应;到了1岁半的时候,他已经能理解自己有名字这回事,同时,他知道名字是属于他的东西。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粘人。他们希望妈妈总在自己的身边,有什么要求的话,妈妈很快就能回应他,不过,如果妈妈不回应的话,他也会渐渐习惯的。

2~3岁:爱发脾气的小孩子

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会说不,这是他自我意识的萌芽。因为他相信自己什么都能做,所以他什么都想亲自尝试。可是,事实上许多事他不能做,当事实和自己的想法出现差距时,小孩子的内心当然会有矛盾,所以,这个时候他发点小脾气也是可以谅解的。

俗话说:三岁惹人嫌。说的就是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会坚持自己的主张,开始反抗妈妈,2岁半以后,不管做什么,他总是要抢着自己来。如果一件事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却不能完成,他也许会大哭大闹。其实,这也是他分散心理压力的表现,妈妈不用担心。你要学会赞美他的成功,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

另外,2岁前后,因为家长无意中的行为影响,孩子开始朦朦胧胧意识到性别的差异。

3~4岁:开始懂事的孩子

到了3岁多,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他也渐渐不再惹人嫌了。

他的耐心会慢慢增加,他还可能考虑别人的心情,适当地表达自己。孩子开始学着自我约束,会根据周围的情况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

这时,孩子开始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形成自我评价,所以,妈妈要多多夸奖他。如果他真的做错了什么事,妈妈应该就事论事地批评。

妈妈要努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3岁以后的孩子,对成功的要求也会变高。他能容忍好几次的失败,所以妈妈要多多鼓励他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

4~5岁:人小鬼大开始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真正理解什么是自己。他开始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时间概念,并且理解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还有明天的自己是连贯的,一致的。不管自己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用什么名字称呼,自己就是自己。

这时,他也能试着理解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的规则,了解他人的能力增强。

3岁多的孩子对性别差异的认识很直观:女孩长发,男孩短发;女孩穿裙子,男孩穿裤子4~5岁的孩子已经能清楚地分辨男女。即使女孩穿上男孩的衣服,女孩还是女孩。如果他问你一些关于性别方面的问题,你可不要吃惊。只管简洁地、坦率地、科学地回答他就行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与“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还看
宝宝抠门怎么办?
本来会小便的宝又尿裤子为哪般?
孩子不合群 究竟为神马
想让宝宝长高 别犯这些错
藏在李光耀童年中的育儿真理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宝宝为什么和亲爸不“亲”
    吃饭催三遍就是心理虐待
    父母攀比孩子长大会嫉妒
    父母必知幼儿心理健康知识
    孩子装爱病,因为缺少爱
    如何解开宝宝的怕生情结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
    对宝宝的心灵惩罚危害大
    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的几件事情
    孩子最爱&讨厌的7类父母
    给“望子成龙”思想做手术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解密宝宝的五种典型性格
    怎样应对闷闷不乐的孩子 ?
    心理学家解读宝宝心情密码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如何进行幼儿期的心理教育?
    这样会让亲子关系降至0°C
    培育孩子开朗性格七项注意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孩子最害怕的100件事
    宝宝被忽略会变焦躁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如何对待宝宝的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