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宝宝的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0-3岁宝宝的心理

0-3岁宝宝的心理

2015-11-13

父母如能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将会生活愉快,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清晨醒来睁开眼,想看到父母的笑脸

宝宝需求每天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早上醒来后不必马上被大人催着赶着要他起床;让他睁眼看到的是他熟悉的、喜欢的亲人的笑脸相迎:宝宝早,宝宝睡好了吗?太阳公公请宝宝起来啦!几分钟后,等宝宝完全苏醒,心情愉快了,再为他起床穿衣,洗手洗脸。

2岁以后的宝宝可以和父母同桌进早餐,早晨这段时间虽然短暂,但宝宝却能在与父母短暂的相处中感受到亲切和欢快。

当爸爸妈妈离家去上班,要拥抱或亲吻宝宝的脸,和他皮,想看到父母的笑脸

肤接触,以满足他的情感需求;说上几句鼓励他的话,微笑着和宝宝说再见。清晨的这一段时间,父母的笑脸和关心会给宝宝的一天带来新的气息和良好的情绪。

可是,不少上班族的父母,往往忽视宝宝的心理需求,只顾自己赶时间,遇到自己起床晚了,上班时间快到了,更是心急,情绪不好,动作和语言难免粗鲁甚至暴躁。

这样的情景十分常见:爸爸妈妈慌慌张张地做事,嘴里急急忙忙地催促孩子,快!快点起床。怎么这么慢?快点吃饭呀!要不就抱怨孩子,你天天拖拖拉拉的,害得我上班总是迟到。

这样慌张糟糕的开始,使孩子一清晨感受到的不是亲切,而是烦躁;看到的不是的笑脸,而是紧张厌烦的表情。孩子接受了不良的刺激后,情绪消极,心理不安,这会影响他一天的正常生活。

想和父母说话玩耍

3岁前的宝宝特别依恋父母,常想和父母亲近,说说玩玩。因此,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后,应该花一点时间听听宝宝的述说、提问,并为宝宝念儿歌,讲故事,唱唱歌或和他游戏。所花的时间并不多,爸爸妈妈自己也可轻松一下,调剂在外工作一天的紧张情绪,又能给宝宝带来快乐和安慰。宝宝的心理得到了满足,反而会很高兴地独自去玩或帮忙父母做一些小事情。

有的爸爸妈妈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家务,晚上还要读夜校,有的要看电视或打麻将,常只顾及宝宝的生活需求,而忽视宝宝的心理需求,不把宝宝的情感要求放在心上。当宝宝拿了玩具找父母玩或对父母说话时,听到的回答是:别来打扰我,你自己去玩吧!有的甚至嫌宝宝干扰了他而骂孩子:真讨厌,你没看见我正在忙吗?

一心想和爸爸妈妈亲近,结果却遭受到父母的冷淡和不欢迎,宝宝肯定会强烈感受到难过和沮丧,发脾气哭闹也是难免的。有的爸爸妈妈埋怨宝宝不乖,会作,却没有想到原因其实就在父母自己身上。

需要在和睦的家庭环境里生活

和睦的家庭是宝宝幸福的摇篮,宝宝需要在父母恩爱、家庭成员和睦、相互尊重的环境里生活,这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父母不和,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出言不逊、行为粗鲁,会让宝宝紧张、担忧;或者由于情绪不好,大人将怒气出在宝宝身上,把宝宝当成出气筒,更让宝宝委屈、不知所措。尤其是父母矛盾深化到闹离婚的时候,互相争夺孩子,以孩子喜爱之物引诱他站在自己一方,反对对方,使宝宝不知何从,分不清是非,易形成自私、虚伪、说谎及见风使舵的不良行为,严重的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并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

期盼得到父母的尊重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爱好,他们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孩子从小受到尊重,才会产生自尊心,长大后也会尊重别人。因此,家庭中应该有民主气氛,父母要求孩子帮助做事应该用请求或商量的语气,不可强迫命令。孩子做完事后,父母也要对孩子说谢谢。

父母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也要承认错误,若错怪或冤枉了孩子,事后应该向孩子道歉。

孩子难免会有错误和过失以及不能令人满意的行为习惯,爸爸妈妈应该循循善诱,帮助他改正缺点与错误,千万不要在众人面前议论、指责孩子,如说孩子很笨、不听话、喜欢咬人和打人等。这将会强化不好的行为,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父母把孩子当玩物,有的无意识地随便戏弄孩子,如看看宝宝长得白白胖胖很可爱,叫他小胖猪。宝宝长得瘦的叫小猴子。宝宝反应迟钝一点,父母一烦恼就骂他是笨蛋、混球。这都是对孩子人格的不尊重。

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一旦人格受到侮辱,心理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而且,万一孩子丧失了人格尊严的心理要求,带来的后患更是无穷的。

父母如能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将会生活愉快,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与“0-3岁宝宝的心理”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0-3岁宝宝的心理”还看
这样做 让宝宝轻松告别半夜尿床
盘点那些提高宝宝记忆力的大招
别把孩子养成依赖人格
别让你的教养方式打消了孩子的自信心
你会陪宝宝入睡吗?7大误区需避免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如何应对生气的孩子
    哪些迹象能看出孩子已宠坏
    教孩子环保我们该这么做
    环境胎教对胎儿有何影响
    孩子做家务有什么好处
    外向的孩子智力开发的注意事项
    宝宝的隐藏潜力,有多少是你不知道的?
    如何发展孩子的玩商
    什么是过度教育,有什么危害?
    正确分辨孩子行为的好坏
    一个合格的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不听话宝宝的行为表现
    孩子最怕父母做哪些事?
    宝宝为什么打人,怎么纠正
    家长导致孩子长不高的坏习惯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不爱吃饭
    任性的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三个方法应对孩子当众发脾气
    如何与孩子和谐相处
    如何应对吃饭坐不住的孩子
    音乐学习方法让宝宝更聪明
    教你应付不讲道理的孩子
    宝宝的恶习有哪些,该怎么纠正?
    孩子怕打雷应正确应对
    如何教孩子学会收拾玩具
    从小培养宝宝爱惜物品
    孩子公德心和同理心的培养秘诀
    怎么帮助社交能力差的孩子
    教你轻松搞定熊孩子!
    为什么孩子没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