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2015-11-13

“你爱你的孩子吗?”也许这个问题在父母看来难免觉得有些可笑。可你在用怎样的方式去爱呢?6月16日,在本报联合南京团市委共同主办的“父母学堂”上,来自南京四中专业心理教师鲍咏雪的两句简单问话,让在场的父母陷入沉思。毋庸置疑,天下的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可父母发出的爱的讯息,和孩子在同一频率吗?

1.精英教育并非爱的全部

“你最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鲍咏雪给出了两个假设:是高智商、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业的精英人才,还是更加倾向于培养他诚实善良、坚强向上的健全人格呢?面对当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也许在许多父母看来,竭尽全力给予孩子精英教育,让孩子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就是爱,但在鲍咏雪看来,人的成长是生理、心理共同成长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智力发展。所以家长应当选择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让孩子能够体会到父母的爱。

2.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去爱,那么家长就不能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现实生活中,家长总习惯于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的问题,于是也常常遭遇“好心当成驴肝肺”的尴尬与委屈,其实化解并不难,关键就要看家长是否能勇于改变自己的观念,俯下身子,用孩子的语言与他们交流,更重要的是相信孩子,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要相信他们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爱要大声说出来

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含蓄的,父母对孩子的爱同样如此,但鲍咏雪却希望在场的父母,大声说出自己的爱。在活动现场,鲍老师与各位家长分享了几句建立和谐亲子关系很有“威力”的话语:我爱你;你是可以的;我欣赏你(某个行为);在我心里,你就是最好的……找到孩子的优点,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当孩子表现出来的时候,不用吝啬对孩子的赞美,这对强化孩子的自信非常重要。语言是亲子沟通的窗户,作为父母,不要吝惜我们的赞美与肯定,将喋喋不休的述说转变成孩子能够理解接收的爱,用爱守护你的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与“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早期教育应注重的三事项
    “双语教育”的好处
    不要故意吓孩子
    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上)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如何帮孩子克服不良情绪
    宝宝的学习能力
    独立学习的能力怎么培养?
    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下)
    让孩子更聪明的五种运动
    科学的满足孩子的愿望
    家庭环境对儿童心里健康影响
    家庭教育:学习英语的误区
    培养好的人格比学习重要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从什么时候开始?
    教育不仅是老师的职责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
    培养幼儿健康性格
    用爱教育孩子
    警惕!三种教育方式影响孩子的智力
    良性攀比的培养
    好的习惯要父母以身作则
    兴趣改变孩子
    给爷爷奶奶带孩子的建议
    家长误区与知道策略
    培养孩子自律学习
    不同年龄段的管教孩子方法
    8大战术解决孩子的任性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
    家庭婚姻对孩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