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

2015-11-13

在生活中,宝宝的状况多多,有时动不动就哭,有时容易受惊吓,有时脾气暴躁。当宝宝有这些状况发生时,一定要第一时间了解原因在哪儿,找出原因才能解决问题。不要马上处罚宝宝,如此不但会引起宝宝的反感,不容易解决问题,更会破坏亲子关系。

一、脆弱易感伤——动不动就哭的宝宝

原因

1 情绪直接的表达工具:宝宝爱哭可能是因为这是他的语言表达方式。对宝宝而言,哭只是一种行为,它随着内在心理与外在环境而不断变化,宝宝在语言、认知、情感及人际社交上都还处在发展初期,没有太多其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因此总是以哭来解决一切。

2 宝宝生病了,有不舒服的感觉。

3 宝宝的睡眠被打扰了。

4 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天气、衣物太紧、玩法太激烈等。

5其他原因:无聊、要求没有被满足等。

你可以做的

1 探讨宝宝哭的原因,用理性的方式处理,跟宝宝好好说,宝宝听不懂就重复说,可配合肢体动作,他会明白你的意思的。如果宝宝哭着来找你,一定要放下手边的事情关注他出了什么问题。

2 及时回应他,如抱抱他或用温柔的语调询问他。

3 带宝宝出去散散步。

4 给他奶嘴。

5 陪他玩玩具,或和他一起玩游戏。

6 给他吃点小零食,例如果冻、小饼干、糖果等(如果宝宝哭得严重,注意不可强迫喂食)。

二、胆小的精灵——容易受惊吓的宝宝

原因

1 宝宝面对不熟悉的人和事物时。

2 宝宝过于敏感。

3 宝宝情绪高度紧张

你可以做的

1 找出原因,看看是否是宝宝发现你的注意力不在他身上。

2 第一时间安抚他。

3 如果宝宝因为跌倒而受到惊吓,大人不可也表现出惊吓的样子,不然会吓到宝宝。

4 尽量降低周围环境的音量。

5 限制来访的客人,让他习惯新面孔。

三、只会说NO——脾气暴躁的宝宝

原因

1 是否家中常有人发脾气,让宝宝有样学样。

2 家长过于溺爱宝宝。

你可以做的

1 家长要以身作则,如果要发脾气,请先离开宝宝,不要在宝宝面前发脾气,这样可以减少对宝宝的影响。

2 先缓和宝宝的情绪,告诉他:“你生气没办法让我解决问题,等你不气了再来跟我说,我们再处理”。

3 不能威胁宝宝,例如告诉他:“你再发脾气我就打你!”

4 不可变相处罚他,例如把宝宝一个人关进房间。

5 给他一个拥抱。

6 如果宝宝要摔东西,告诉他:“你摔坏了就没有了。”

7 照顾者每次在处理时要安抚宝宝,渐渐控制宝宝爱发脾气的个性。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与“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还看
好妈妈心声:给刚出生孩子的一封信
婴儿过早教育易患自闭症
孩子爱动≠多动症
关于二胎,父母如何公平对待两个孩子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需警惕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笑是宝宝聪明的秘密武器
    宝宝看动画片的度怎么把握呢?
    父母教育的一致性对孩子很重要
    “家庭主夫”令宝宝更聪明
    防小三 女性教育从娃娃抓起?
    早教5不要:给中国家长的提醒
    孩子早学外语的好处多多
    春节拜年,孩子很烦心!
    最伤孩子自尊的4句鼓励话
    小魔术可以提高孩子注意力
    孩子说话越晚越聪明科学吗?
    “逗”孩子,还是“捉弄”孩子!
    “厨房教育”,我家行得通吗?
    幼儿园小朋友需要多少证书?
    “女要富养、男要穷养”是啥标准?
    耐心训练 让孩子学会等待
    幼儿“圣人训”切忌死记硬背
    玩具过多容易影响宝宝智力
    “糖衣”后妈PK“严管”亲妈
    学习知识≠开发智力
    “早笑”的孩子更聪明
    两会代表犀利观点谈入园难
    父母应为孩子建立心智功能
    教材露骨 英性教育从5岁娃抓起
    妈妈太勤快孩子“长”不大
    浅谈中国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岁前宝宝认人比认字更重要
    亲子共读的3种方式
    孩子的早教到底要多早?
    “虎妈”“猫爸”与“别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