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

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

2015-11-13

“六一”节前后,童装问题颇为引人关注。在各地的商场里,“成人化”成了不少童装品牌的主打风格,而且价格越高的名牌童装,“成人化”越严重。

显然,儿童成人化正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进入我们的生活。从装扮上看,小男孩穿西装打领带,小女孩烫卷发喷香水;从语言上讲,儿童对时髦的流行语拿捏十分娴熟,甚至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会唱“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此外,儿童们对人情世故、社会交际的认知也已经普遍超前,一个鲜活的注脚是,一群十来岁的孩子聚在一起,往往是在为某个同学荣升班长而举杯庆祝。

因此,童装只不过是儿童成人化的一个缩影。儿童学会在适当的年龄段做适当的事情,在适当的场合有适当的言行,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而当社会化的程度过高或者速度过快,孩子们的心理发展也就步入了“揠苗助长”的畸形路径,童年这样一块“绿洲”日益沙化,儿童的边界也在日益缩小。

过早地让儿童进入成人世界,过多地让儿童熟悉社会规则,“少年老成”也好,“未老先衰”也罢,都是儿童功利性社会化的表现。本应天真烂漫的他们,过早地学会了“三思而后行”“顾左右而言他”;本应活泼可爱的他们,过早地沾染了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陋习。世俗、功利的投影越多,童趣、童真就越少。这一切,对于儿童成长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有人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儿童成人化,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错位偏差的价值观,成人意志过多地左右儿童,孩子成为父母的附属,丧失了主体性。父母按照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来设计孩子的成长轨迹,来装扮孩子。孩子在无形之中成为一种工具,成为父母赢得社会认同的砝码。

过往的经验充分说明,任何一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儿童成人化导致儿童天性的丧失和儿童的逐渐边缘化,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一方面,儿童穿上“有型”的服装,过早地使用化妆品,影响身体发育;另一方面,社会化的过多植入,会扭曲儿童的价值观念,从而导致心理弊病。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在人生的秩序中,儿童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他提出要尊重童年的独特价值,极力主张“在成为成人之前,儿童就是儿童”。只有尊重儿童主体性,保障儿童权益,让儿童回归童真时代,童装“成人化”才会真正减少。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与“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还看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母子对视可以催化智力
    如何教1-3岁宝宝认识小动物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幼儿教育
    宝宝爱编故事的5大益处
    6招培养小宝宝的观察力
    开发1至3岁宝宝智力的体操
    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音乐能改变孩子的心智模式
    提升宝宝IQ的六秘诀
    我国古代因材施教思想的缺陷
    如何培养宝宝的听力
    家庭是幼儿早教的根本
    四步慢养法为宝宝植入EQ种子
    聪明孩子出生时有啥表现?
    宝宝学习说话时的三个禁区
    婴儿智力发育8次飞跃
    发展宝宝的秩序感
    常见的益智小游戏
    躲猫猫让宝宝情感发展
    《发现孩子的潜能》简介
    抓住儿童智力发展关键期
    早期教育的15个内容
    如何和1-2岁的孩子交流
    教幼儿背唐诗弊大于利
    《宝宝越玩越聪明的游戏》简介
    辨才的四种思路
    强迫孩子过早学技能不利于成长
    现代教育因材施教的困难
    早教是真科学还是“大忽悠”?
    春天是孩子智力发育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