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

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

2015-11-13

“六一”节前后,童装问题颇为引人关注。在各地的商场里,“成人化”成了不少童装品牌的主打风格,而且价格越高的名牌童装,“成人化”越严重。

显然,儿童成人化正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进入我们的生活。从装扮上看,小男孩穿西装打领带,小女孩烫卷发喷香水;从语言上讲,儿童对时髦的流行语拿捏十分娴熟,甚至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会唱“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此外,儿童们对人情世故、社会交际的认知也已经普遍超前,一个鲜活的注脚是,一群十来岁的孩子聚在一起,往往是在为某个同学荣升班长而举杯庆祝。

因此,童装只不过是儿童成人化的一个缩影。儿童学会在适当的年龄段做适当的事情,在适当的场合有适当的言行,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而当社会化的程度过高或者速度过快,孩子们的心理发展也就步入了“揠苗助长”的畸形路径,童年这样一块“绿洲”日益沙化,儿童的边界也在日益缩小。

过早地让儿童进入成人世界,过多地让儿童熟悉社会规则,“少年老成”也好,“未老先衰”也罢,都是儿童功利性社会化的表现。本应天真烂漫的他们,过早地学会了“三思而后行”“顾左右而言他”;本应活泼可爱的他们,过早地沾染了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陋习。世俗、功利的投影越多,童趣、童真就越少。这一切,对于儿童成长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有人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儿童成人化,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错位偏差的价值观,成人意志过多地左右儿童,孩子成为父母的附属,丧失了主体性。父母按照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来设计孩子的成长轨迹,来装扮孩子。孩子在无形之中成为一种工具,成为父母赢得社会认同的砝码。

过往的经验充分说明,任何一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儿童成人化导致儿童天性的丧失和儿童的逐渐边缘化,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一方面,儿童穿上“有型”的服装,过早地使用化妆品,影响身体发育;另一方面,社会化的过多植入,会扭曲儿童的价值观念,从而导致心理弊病。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在人生的秩序中,儿童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他提出要尊重童年的独特价值,极力主张“在成为成人之前,儿童就是儿童”。只有尊重儿童主体性,保障儿童权益,让儿童回归童真时代,童装“成人化”才会真正减少。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与“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溺爱会让孩子变得无情
    警惕对孩子的“情绪暴力”
    华人家庭教育的十大误区
    调皮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
    外国父母培养领袖儿童的秘诀
    多看1.5行,智力更领先
    美国家庭教育的12个法则
    于丹:训孩子不如尊重孩子
    日本的“魔鬼”式儿童教育
    13个教育难题,13个怎么办(下)
    向比尔盖茨学习“坏孩子思维”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二:模仿
    一个国际家庭的早教经
    伊顿集团董事总经理王伟介绍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七:赞扬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喜欢叹息?
    家长必看:教育孩子的六种错误态度
    谨防“挫折教育”步入误区
    婴儿早期教育 专家有妙招
    白玛琳博士介绍
    男孩调皮不爱学习怎么办?
    宝宝精力过剩 妈妈有六招
    父母总是挑错会挫伤孩子
    你是否步入教育孩子的歧途
    如何让你的孩子爱上学习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应答者
    创造性早期教育从经典入手
    张学友教育孩子离不开惩罚
    养育出色宝贝儿的四大策略
    家长必看!“爱”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