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现-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现

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现

2015-11-13

1.经常疑神疑鬼

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长此下去,他们还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

2.过分追求表扬

自卑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3.贬低、妒嫉他人

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家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往往并不奏效。

4.自暴自弃

占大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家长指责,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辩解。

5.回避竞争、竞赛

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由此,绝大多数自卑儿童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甘当"逃兵”。

6.语言表达较差

据专家所作的统计,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极有可能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7.常年情绪低落

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8.过度怕羞

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怕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9.拒绝交朋结友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10.难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与“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现”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现”还看
如何缓解孩子叛逆心理
五招让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更加亲密
爸妈需要警惕孩子的五种性格偏向
如何使孩子在九大敏感期顺利成长
如何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让音乐贯穿于婴儿生活中
    怎样缓解宝宝便秘?
    宝宝抬头训练好处多
    决定孩子命运的七个习惯
    美国儿童如何护牙
    父母必须教给孩子三项技能
    长牙期宝宝的5种不适
    宝宝烫伤家长“冷处理”
    张思来:关于早教的几个观点
    孩子遇事退缩原因何在?
    宝贝你在音乐里都听到了什么
    好孩子的成长绝大部分靠妈妈
    怎样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
    一岁半后从大到小的连续圆圈
    1岁宝宝的情绪和社交能力
    BB五大“坏毛病”没必要管
    19-21月龄幼儿的平衡训练
    六岁前该发展哪些心理能力
    宝宝午睡不必强求
    孩子出生20天能学啥?
    将音乐变成宝宝的社交活动
    帮助宝宝顺利换牙的7个重点
    BB从小“不吃亏”好吗?
    儿童画廊记录成长的点滴
    要面对的孩子五个成长危机
    如何对付孩子的哭闹
    学会让幼儿认知颜色的能力
    孩子看电视的十大禁忌
    "家庭妇男"带孩子智商更高
    校园童谣二十首《智慧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