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是被吓大的吗-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我们的孩子是被吓大的吗

我们的孩子是被吓大的吗

2015-11-13

妈妈注意到周围的人正在看她们母女俩,转头对女儿说:“再哭就让警察把你带走!”

女孩强忍泪水止住哭泣,嘴唇抽搐着,惊恐不安地看着妈妈。

恐吓是一种“精神暴力”

这位年轻的妈妈也许只是想管住孩子,让她不要在大街上哭泣,但她显然对这种方法的负面效应估计不足:孩子无形之中感受了精神暴力,相当于内心经受了一场拳打脚踢。

对孩子来说,成人说的话是无可争议的。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听到妈妈说不要他了,他会当真,而不会想到那只是一句戏言。因为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父母说不要他了,就意味着他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余的。这种意识一旦形成,会给他以后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他会不自觉地否定自己,贬低自己。

恐吓不仅会令孩子变得拘谨、胆小、说谎,还会导致成年以后的心理障碍。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位30多岁的男士,事业很成功,但每当堵车或在封闭的电梯里时,他都会紧张、焦虑,以至于不敢一个人开车,不敢到外地出差。

原来,在他上小学前几年,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为了管他,爷爷奶奶就对他说,你要再不听话,我们也不要你了。使他觉得是自己不可爱,所以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为了哄他睡觉,就对他说,你再不睡觉,鬼就会来抓你……就这样,他吓得赶紧闭上眼睛,心里却在不停地想,鬼怎么怎么可怕……长大以后,这些童年往事渐渐淡忘了,但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却无法抹去,每每遇到挫折,便会被激发出来,出现前面提及的那些症状。

焦虑会“传染”

成年人对孩子采取恐吓、吓唬等方式时,往往是自己内心最焦虑、最无助的时候。生活的压力、内心的烦恼,常使成年人的内心失衡。这时,他们极易发现孩子身上的毛病和问题。我们经常会见到,年轻的爸妈在那儿十分焦虑、激动地管教孩子。而孩子呢,爸妈讲的“大道理”还没听懂,却最先感受了父母内心的焦虑,因为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对情绪的接受速度要比“道理”快得多!

给父母的几点建议:

父母是孩子心灵的守护神。孩子的心灵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关爱,恐吓或吓唬是一种笨办法。

为人父母,有必要时常内省。看看自己是不是以“都是为了孩子好”为借口,带着愤怒或焦躁的情绪训斥孩子?只有先清除自己眼中的沙粒,才能清楚地知道如何消除孩子眼里的尘埃。

孩子情绪烦躁时,先不要急于压制他,而应及时察看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平静、祥和。如果发现自己内心很烦乱,就不要忙着教训孩子,请等自己平静之后再跟孩子对话。父母心平气和本身就是一针镇定剂,它有安抚孩子情绪的力量。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与“我们的孩子是被吓大的吗”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我们的孩子是被吓大的吗”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别忽略宝宝体商培养敏感期
    让1岁的宝宝疯狂爱上英语
    婴儿感受周围环境能力表现
    早期教育的科学依据
    BB的“爱”不可替代的小日子
    宝宝以自我为中心不是自私
    宝宝入园,你准备好了吗?
    职场妈妈育儿有八“忌”
    打屁股会导致孩子智商低
    三个月的BB会“吃醋”
    该不该“穷养儿子富养女”
    教育孩子失败的原因
    蒙台梭利的故事
    论“孔融让梨我不让”对与错
    宝宝性启蒙要从0岁开始
    最利孩子成长的早教有哪些?
    父母越无私孩子就会越自私
    中外妈妈育儿方式比较
    孩子撒谎可能是在发求助信号
    伊顿蒙台梭利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孩子3岁前教育不要全丢给母亲
    专家:宝宝爬行,其实没那么难
    孩子的屁股别乱打
    世界名人与蒙台梭利
    培养BB开朗性格注意8大细节
    让孩子吃苦受累的好处有哪些?
    孩子上早教要防被“忽悠”
    BB“难养”要看气质选方法
    如何科学选择早教音乐
    注重提高孩子“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