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认生,爸爸妈妈知多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宝宝认生,爸爸妈妈知多少

宝宝认生,爸爸妈妈知多少

2015-11-13

【导读】认识宝宝的“认生”,爸爸妈妈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开始:第一,宝宝的成长型认生属于正常现象;第二,宝宝认生不完全是宝宝的错。

宝宝的成长型认生属于正常现象

根据0~5岁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不同特点把早教课程分为7个阶段,而在早教教学中老师发现宝宝的认生也分“年龄”。0~6个月的宝宝见到陌生人的态度比较友好,从一见面就开口笑到微笑到羞涩的笑,处于一种不害怕不回避的状态;6~7个月时,宝宝开始有点害怕陌生人了,其表现主要集中在不愿意对看、低头、表情突然不开心、寻找熟悉的人,甚至哭闹;7~10个月时,宝宝认生表现的一个顶峰时期,也是爸爸妈妈最为焦虑的一个时期;一岁以后,宝宝过了认生的顶峰期,宝宝认生程度会慢慢开始有所缓解;3岁左右,害怕生人的一些表现基本消失,宝宝又慢慢变得爱和陌生人打交道了。这些都属于宝宝成长型认生,如果宝宝认生期时间过长,或者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同龄的孩子,那就可能是存在其他特殊环境或个人原因才造成的宝宝“认生”了。

宝宝认生不完全是宝宝的错

认生是宝宝发展的必经阶段,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里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生行为。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会慢慢变得复杂,恐惧的内容会变得丰富,表现形式也变得更复杂。认生是宝宝对周围事物的一种表决权,爸爸妈妈们不要给宝宝贴上“害羞”、“胆怯”、“内向”之类的标签,提醒爸爸妈妈这样做可能会加剧宝宝的认生行为。

那么宝宝为什么会认生呢?宝宝为什么时而认生时而不认生呢?想必很多爸爸妈妈有这样的疑问。

宝宝为什么会认生

只要仔细观察宝宝,你会发现认生期中的宝宝也是在成长的。宝宝们并不是一出生就认识家人的,因为他们并没有“熟悉”和“陌生”之分,在成长中的某一天,他们发现那一刻看到的脸孔原来是“陌生”的,学会了区分“熟人”和“陌生人”,对“熟人”投以更多的关注和笑声以表达他们的“爱”,他们的世界也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这其实是宝宝们认知能力的发展。

宝宝为什么时而认生时而不认生

宝宝有时会认生,有时不认生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环境和人。熟悉的环境和人会给宝宝很大的安全感,从而放松了警惕,使认生的表现不那么的明显。

宝宝认生期的顺利度过

那么怎么帮宝宝健康快乐地度过认生期呢?宝宝的认生会跟“害怕”有关,爸爸妈妈们要耐心引导,尽可能保持平稳的心态,不可忽冷忽热,尤其在宝宝哭的时候,更应该付与耐心。金宝宝认为拉开一点点“熟人”跟宝宝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接触一些“陌生人”,渐渐适应陌生的感觉;陌生人接近宝宝的方式要循序渐进;通过令宝宝依恋的人有规律地离开、归来,建立宝宝内心的安全感。

总之,在宝宝的成长历程中,认生期的存在并不像爸爸妈妈们想象得那么复杂,多一点耐心,多一点观察,多一点咨询,一切就会慢慢改善,宝宝的人生历程也会在认生期的经历中获得丰富的收获。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与“宝宝认生,爸爸妈妈知多少”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宝宝认生,爸爸妈妈知多少”还看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手足口病的5个早期症状
    父亲成为管教者的建议与指导
    家长的五种育儿观念需更新
    亲密育儿七法
    十个珍贵的教育箴言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
    培养孩子的目标
    如何对12星座宝宝进行性教育
    父子游戏培养孩子优秀品质
    小宝宝反复发烧怎么办?
    孩子反复感冒全因家长太呵护
    “牛”娃从0岁开始培养
    带宝宝轻松看病5窍门
    父教缺位让孩子人格缺钙
    BB做错事小声说效果超乎想象
    宝宝冬天皮肤干燥解决方法
    父母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盘点爸爸哄宝宝的10个妙招
    宝宝肥胖需要减肥吗?
    不管多热也别让宝宝光脚丫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体谅心
    让孩子出色的7种教育
    隔代寄养,谁来解围?
    怎样让孩子和宠物安全相处?
    损害宝宝牙齿的八个坏习惯
    让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
    科学育儿创“常熟模式”
    增强亲子关系的“333”模式
    宝宝断奶前后的注意事项
    早期成人化父母认知存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