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父母这样培养BB幽默感-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美国父母这样培养BB幽默感

美国父母这样培养BB幽默感

2015-11-12

导 读:美国是一个崇尚幽默的民族。美国人不仅把幽默看作一种可爱的性格,而且视其为可贵的品质。因此在许多美国家长看来,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根据美国专家从事的专题研究,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的幽默感大约3成是天生的,其余7成则须靠后天培养。因而在儿童教育专家的倡导下,许多家长甚至在婴儿刚出世6周便开始对其进行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实际,不少较聪明的婴儿这时确已萌发“幽默意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家长故意抱着孩子作“下坠”动作时,一些孩子在体味下落感的同时,还会无师自通地意识到是大人在跟自己闹着玩,小脸可能会漾起笑容!对这些天生就有较强幽默感的孩子,美国的家长们除了常跟他玩“下坠”游戏外,还与他玩捉迷藏(如,将一块手帕遮住自己的脸,然后猛地抽走,孩子见了可能会发出会意的微笑)、敲击游戏(如,用一汤勺敲击碗碟使其发出清脆声响,然后再佯装用汤勺敲击自己的头或孩子的手,他可能也会冲你一笑)等。

1周岁左右的孩子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已十分敏感。在其学步摔倒时,美国的家长们大多是冲他做个鬼脸以表示安抚。幽默的力量是无穷的,此时他往往会被大人扮的鬼脸逗得破涕为笑。不仅如此,家长还鼓励孩子们模仿做鬼脸,做得愈怪异愈能得到赞赏。

2周岁时的幼儿已能从身体或物品的不和谐性中发现幽默。如,大人把袜子“戴”在自己的手上,脸上则露出难受的表情。在美国,若孩子这时也学着把手套“穿”在脚上,家长不仅不对孩子横加指责,相反跟孩子一起哈哈大笑。

3岁幼儿的智力,已发展到能认识概念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当爸爸故意手拎妈妈小巧的女式皮包,或妈妈故意戴上爸爸粗大的男式手表时,孩子见了即会一边摇头一边大笑不止。美国的家长往往默许孩子装模作样地戴上爷爷的大礼帽,手持拐杖,行步蹒跚,从模仿中体味幽默的快乐。

4岁左右的幼儿特别喜欢“过家家”,或扮演卡通人物。当美国人发现自己的儿子与邻家小女孩正在十分投入地扮演王子和公主时,不仅不阻拦,自己还可能客串坏蛋之类的小角色,添油加醋地让气氛更为生动、活泼。

待孩子长到5-6岁时,便可能对语言中的幽默十分敏感。这时,美国家长会利用同音异义词和双关语的巧用及绕口令等的学习,增强孩子的幽默感。

7岁的孩子大多已上学。他们往往喜欢讲笑话、听笑话。有些笑话虽不够高雅,但大人们一般不去粗暴地批评乃至责备。他们认为,此时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淘气的男孩,往往会通过笑话或恶作剧来“平衡”或“调节”自己的心态。尽管其中的幽默可能让大人们不快甚至难堪,但大人理应包容。原因很简单:这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此时若大人能正确引导,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粗俗,什么是幽默,才是明智之举。

8岁以后的孩子已初具幽默感。美国的家长常常倾听孩子们讲述有关学校生活的小笑话,并发出会心的欢笑,对孩子的幽默感作出肯定的表示。此外,大人们还常常引导孩子们编幽默故事,改编电影、电视剧的情节或加添令人捧腹的结局。

当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时,学校会常常组办有关“幽默故事”写作或讲述的比赛。对于这类能起到增强孩子幽默感的活动,家长们大多予以无保留的支持。

孩子的幽默性格一旦形成,对其一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往往更讨老师的喜欢,人际关系也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幽默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和痛苦,因而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较快活、聪明,能较轻松地完成学业,甚至拥有一个乐天、愉悦的人生。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与“美国父母这样培养BB幽默感”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美国父母这样培养BB幽默感”还看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如何改变孩子急躁任性好哭
    妈妈要避免以下4种最常见的牢骚
    儿童孤独症早发现早干预
    帮助宝宝认识自我的方法
    父母11种行为让宝宝自信全无
    用美好的语言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我们的孩子是被吓大的吗
    做开心宝宝 莫成“心理孤儿”
    宝宝五种高危性格父母要注意
    父母怎么对待孩子的占有欲
    睡觉爱做梦的宝宝更聪明
    宝宝怕黑不是“胆小鬼”
    宝宝认生是心理发育所致
    宝宝的性格由什么决定
    宝宝认生,爸爸妈妈知多少
    关注宝宝性格塑造的关键期
    请把人生七分之一的时间留给孩子
    培养宝宝的坚强性格
    孩子言行不一,家长该怎么做?
    0到3岁是宝宝身心成长地基期
    父母总是挑错会挫伤孩子
    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现
    12点帮助宝宝摆脱妒忌心理
    培养孩子自信,从三点做起
    如何处理宝宝的认生情绪
    父母该如何正确对待害羞宝宝
    如何看待孩子的占有欲
    警惕!2岁小孩吃手可能是心理问题
    父母言行误区会让BB变胆小
    对付逆反期宝宝妈妈需斗智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