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

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

2015-11-12

从宝宝降临妈妈肚子里那天起,妈妈就对宝宝充满无限疼爱。然而当宝宝把妈妈弄得筋疲力尽,即使忍耐度再好的妈妈都或多或少会对宝宝出言不逊。妈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责骂,在宝宝心中可能会留下深深的伤痕,所以妈妈出口前一定要三思。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要避免以下最常见的牢骚:

一、否定宝宝人格

“烦死了,自己去玩!”“笨!”“你怎么这么笨!”妈妈往往以大孩子的标准来衡量宝宝的行为。

妈妈带着宝宝到亲戚或邻居家玩,宝宝不愿叫“阿姨”,妈妈就会责怪说:“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用,叫一声阿姨都不会。”虽然是对别人说的,可是宝宝都听在心里。

正确方法:如果宝宝有能力而没有做好,妈妈也须耐心指导,而不是责骂。

二、影响孩子对妈妈的信赖

“我才不要你!”“把你送给别人!”“再不好好吃饭,妈妈就不要你了,把你送给别人做儿子。”这类话会让宝宝怀疑妈妈为什么不爱他。

宝宝被妈妈骂了几句,一气之下跑出家门,妈妈追到家门口,生气地对着宝宝喊:“你给我回来,不回来是吧,那以后永远不要回来了。”这类话听多了,宝宝心理会产生阴影,以后可能真的要离家出走。

正确方法:宝宝有时候是需要小小的惩罚来纠正不良习惯或错误,但妈妈的惩罚不能让宝宝对妈妈的爱产生怀疑,只要让宝宝知道他的行为是不对的就可以了。

三、吓唬宝宝,导致宝宝不安

“我告诉老师去!”宝宝对老师很敬重,更不敢像对妈妈一样对老师撒娇,妈妈喜欢利用宝宝这一害怕心理对宝宝施压。

孩子一做错事就说“叫警察叔叔把你带走”,孩子会怀疑自己是个坏孩子,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

正确方法:宝宝做错事情,妈妈应及时帮他纠正,并称赞他是个好孩子。

四、不顾宝宝的能力,提出过分的要求

“快一点!”“动作快一点,妈妈还要上班呢。”其实宝宝动作慢不是他的错,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快。

“再做好一点!”在宝宝眼里,他的作品可能已经做得最完美,可是在妈妈眼里,还是没有达到要求。

“连这个也不会!”宝宝不是天才,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做。责骂多了,宝宝会做的事情他也不敢做了。

正确方法:妈妈花时间去了解宝宝的能力,在让宝宝做之前,把事情与宝宝的能力进行对照。如果宝宝能做而不做,妈妈应进行劝导;如果超出宝宝能力,就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勉强,小心适得其反。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与“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还看
那些标准判定儿童心理是否健康
哪些表现体现出幼儿心理健康?
父母千万不能孩在子闹情绪时做的事
6个小妙招缓解宝宝愤怒情绪
爸爸妈妈如何正确应对孩子敏感期?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绘本阅读 四个误区爸妈要避开
    孩子不认错 都怪教育方式惹祸
    炸弹妈妈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塑造
    犹太人独特的育儿方程式
    警惕“饭桌教育”的影响
    影响孩子一生的15个细节
    宝宝性别教育需要家园共育
    如何教育孩子防止性侵
    开学前 赶走孩子“假期综合症”
    专家呼吁:树立科学早教观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要点是什么
    这些年我们错信的育儿真理
    应该被“Pass”的八大幼儿教养方法
    爸妈莫急 这些事宝宝不用太早会
    英文成学前儿童必修课?
    研究显示:“7岁看老”有道理
    家庭早教究竟该如何开展?
    早教五个方面,父母投入越早越好
    生活处处有教育
    老外眼中不合理的中国式早教
    不能让iPad“拐走”孩子
    不利于宝宝成长的12大早教误区
    透视新生儿5种有趣“潜力”
    受过胎教的宝宝会更加聪明
    成都将剥离公办中小学附属幼儿园
    父母必知:要给女孩上自我保护课
    家庭早教问题大调查
    培养宝宝良好的情绪智力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谈童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