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孩子敏感期的四大行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解读孩子敏感期的四大行为

解读孩子敏感期的四大行为

2015-11-11

[导读]许多家长在一起交流、大倒“苦水”时,常会形成一个让他们一致头疼的结论:孩子特任性!这时,如果你不了解孩子的话,一场“战争”就在所难免了。实际上,这是孩子处在敏感期的各种行为表现。

在孩子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磕磕绊绊,为人父母,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的烦恼:孩子为何总爱摔东西;总爱把手指往自己嘴里塞;总爱在就餐前就发脾气;对着电视机前学电视里的广告语……

其实,这些都是孩子在经历一个个敏感期时的固有表现。家长们越想对孩子讲道理、做规矩,孩子们就越抵触。这让大人们如何是好呢?

“敏感期”是“关键期”

所谓“敏感期”,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些时间范围内,他会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特质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特征的事物;他还会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不厌其烦地重复,直到突然爆发出来某种新的动机为止。

这个时期,也被教育家称为“关键期”,是获得某种能力的最佳阶段。抓住敏感期进行教育,孩子在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他们的心智水平便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反之,过了敏感期,儿童对特定事物的学习热情便不再出现。如果他们的内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家长教师没有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儿童的心里就会紊乱,容易乱发脾气,甚至变得乖戾。

巧对各类“敏感期”行为

许多家长在一起交流、大倒“苦水”的时候,最后常常会形成一个让他们一致头疼的结论:孩子特任性!

这时,如果你不了解孩子的话,一场“战争”就在所难免了。实际上,这是孩子处在敏感期的各种行为表现。这时的孩子是在使用他的自我意识。这个时候的孩子,自然会表现出非常的自我,什么事情都要按着他的意愿来做,借以来证明自己使用自我的力量。

1、小宝宝爱吃手指、乱摔东西

——孩子是在用手感知世界

许多小宝宝在两个多月大的时候爱把手指往自己嘴里送,这时候爸爸妈妈们都会把宝宝的小手拿出来,告诉他不能吃,不卫生。其实这个时候宝宝是在认识世界,他在用嘴巴进行尝试和感知,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软硬,孩子都是用嘴巴来认识的。

等到宝宝9个月大,他们就会用手到处乱抓、拿到东西就砸。他们对世界的探索从嘴巴转移到了手上,通过手的触感来认知世界。这个时间段父母就不要过分地阻止宝宝的这些探知行为,并适时多锻炼宝宝的手指灵活度。

2、刚学会走路,不听指挥到处乱走

——自我认知开始萌发

许多妈妈也会发现,宝宝刚刚学会走路,就急着挣脱父母的双手,一个人不听指挥摇摇晃晃瞎走,跌跌撞撞。其实这个时候是宝宝的行走敏感期到了,他们的独立欲望开始变强,自我认知也开始萌发。

这个时候,父母可不能因为担心孩子安危就阻挠孩子的行为。例如,1岁多的孩子他们第一次看到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会有冲动拿手去触摸。一味的阻扰是不可能为孩子杜绝危险的,趁你不注意,孩子还是会因为好奇心再一次接近火焰。因此,关键是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危险,安全地满足他的好奇心,建立孩子的是非观,孩子才能利用自我认知来杜绝危险,把事情做好。

3、孩子打人、说脏话

——用自我认知表达情感

王老师解释道,孩子这样的表现是孩子的自我感觉在萌发。对孩子来说,说脏话、打人的举动意味着排除,这里的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而是孩子意志独立的一个标志。这时,大人们说一句“不要骂人,不要打人”,孩子看到大人反应强烈,就领悟到这就是打人是一件不好的事了。

另外还有的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喜欢打其他的宝宝。此时,家长们可以对宝宝说:“你喜欢其他宝宝,要轻轻地拥抱、也可以抚摸,但不能用打打的方式,不然其他宝宝会疼。”那么,下次宝宝想要表达喜欢的时候就会选择拥抱啦。

4、模仿电视和他人说话

——正值语言敏感期

孩子大约在3岁半左右,开始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表现在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这时,他们总是会对电视机里的广告语重复一遍又一遍,或是把大人说的话一遍又一遍地使用在恰当的语境中。

一次,一个孩子说:“是不是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出来玩了?”老师回答说是,然后问他:“那你知道什么叫春暖花开吗?”孩子说:“知道啊,就是天气暖和的时候,因为妈妈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就可以吃冰淇淋了。”

其实,这就是孩子语言的发展。所以当孩子处于语言的敏感期时,家长们应该多和孩子们多交流,给他们唱唱歌,认图识字,讲讲故事,增加孩子对语言的认知和沟通能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与“解读孩子敏感期的四大行为”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解读孩子敏感期的四大行为”还看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需警惕
文静宝宝≠没有多动症 是真的吗?
儿童多动症常见的表现形式
“多动症”孩子需要多做游戏
引起宝宝睡觉磨牙的原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如何成为宝宝最爱的父母
    儿童教育怎样去规划和规定
    法国妈妈如何让BB安睡
    学会巧妙调教 省去早教费
    中西教育目的有何不同?
    苏洵教子有方
    妈妈态度决定BB大部分性格
    "在家上学"是富人的传奇?
    教育孩子应采用"三无原则"
    和执拗宝宝交流的5个技巧
    《妈妈,请这样爱我》连载
    别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行为
    怎样面对BB圈里的攀比现象
    语言暴力 宝宝快乐的杀手
    单亲家庭教育小心3个误区
    爸妈太溺爱,孩子易低能
    亲子互动开心游玩小宝典
    "隐性单亲家庭"伤宝宝
    孩子受欺负为什么不跟家长说
    假期孩子如何过最划算
    韩国父母推崇"自然育儿法"
    父母,怎么让孩子读懂你?
    早期教育需遵偱的五大原则
    单亲妈加班让儿能多吃粽子
    教育BB哪些话不能说?
    "另类虎妈"造就华裔"神童"
    让孩子跟你亲的小妙招
    2岁前满足孩子对亲人依恋
    “80后”父母的个性育儿经
    爱孩子要敢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