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间亲吻父母别大惊小怪-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宝宝间亲吻父母别大惊小怪

宝宝间亲吻父母别大惊小怪

2015-11-09

如果看见自己的孩子和异性孩子有相互亲吻和拥抱的行为,千万别大惊小怪,这是孩子想要表示关系的亲密,此时性的比重在孩子们的这个关系当中并没有起作用,如果家长大惊小怪,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强加给孩子,反而会让孩子有不好的影响。

怎么做:教孩子前父母也该补补课

有的父母从小就告诉孩子什么是性别界限,哪些私密的地方是你不可以被侵犯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等等。但是这些父母往往是带着小心翼翼的态度和欲遮欲掩的心情告诉孩子,其后果是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也不可能很坦然地接受良好的性教育。到了青春期,孩子们即使认为正规课堂教育里的性知识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他们已经在小时候就接受了父母对性的遮掩态度,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对待性和性知识方面的态度。

专家说父母是孩子作为性教育的第一人,往往父母对待性的态度会直接传递给孩子,就好像基因的传递一样。避免传递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父母自身对性知识的充分认识,应该说有太多的父母需要补补课了。

如何教:陪伴孩子一起长大

父母陪孩子一同长大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教他们该如何成长。

研究表明,孩子早在两岁时,便有了初步了解性别的认知,这样的认知可以是通过发现自己与异性小朋友在生殖器上的差别,这样的差别能够让他们产生困惑,此时当他们遇到困惑来询问父母的,父母所能做的就是告诉孩子,自己是男孩与女孩在生理上的差别。透过差别父母还应该为孩子建立初步的性别观,为他们解释性别是不可以改变的,男孩长大成为男人,女孩长大成为女人,与此同时男女是有别的,男孩子或是女孩子的私处都不可以被其他人触碰的。

专家说最好的性教育是适合每个孩子心理发育特点的,父母的角色太重要了,陪同孩子一起成长,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东西,试着用孩子的方式理解信息,但是一定要真诚,态度相当重要,要想有这样的态度,那么提高自身对性知识的修养或者心理各方面的修养就是父母的必修课了。

这样做:分阶段教育很重要

孩子包括儿童期和青少年两个时期。不同的时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发展都是不同的,所以应该把这两个时期分开来看。

儿童阶段——做游戏讲知识

在儿童时期对孩子的性教育,应该引导和不强化为主。打开儿童对外界信息的接收渠道,让多方面的不同信息刺激孩子,不让他们把过多注意力和好奇心集中在性方面。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给孩子讲述关于性的知识,可以包括孩子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爸爸和妈妈之间的区别都有哪些(包括生理上的区别,社会角色上的区别等),孩子在这个时候和同性,异性的小朋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父母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在什么情况下和什么条件下可以建立像父母这样的关系等等。对于像女孩子最常玩儿的过家家,父母可以适当地指导。

专家说家长要警惕孩子受到性攻击的可能性,当这类事件发生的时候家长应该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告诉孩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同时,要积极地鼓励孩子、缓解孩子的羞耻感和过分的责怪自己。

青少年阶段——建立正确的两性之间的交往

在青少年期是从童年走向成年期的过渡,这一时期伴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和性成熟,孩子的性意识也随之增强,与此同时孩子对性的好奇和对性知识的渴求也在增强,尤其是第二性征的变化和时常产生的性冲动更加激发了他们了解性的渴望。而在这一时期,孩子们的生活中有了一个儿童时期没有的重要内容,那就是与异性之间的交往和关系的建立。

专家说青春期的孩子情感和生理上的飞速发展与对性知识的了解滞后之间的差距会造成很多问题。其中一个诱因就是,由于在儿童时期性教育就是缺位的,孩子对于性的理解和了解更多的是来自电视、电影和图片等,因此是片面的。此时,让孩子接受符合心理特征的性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父母最好和孩子分床分房睡

父母不应该太过频繁地亲吻和拥抱孩子,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也不要从精神上刺激孩子的性意识,孩子不应该接触那些讨论超越其年龄理解水平的关于性的图书,也不应该带孩子去看关于性主题的电影。最好和孩子分床分房睡。兄弟和姐妹也不应该睡在一屋。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与“宝宝间亲吻父母别大惊小怪”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宝宝间亲吻父母别大惊小怪”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孩子爱说谎是智力在增长?
    不要这样教宝宝“分享”!
    中日韩宝宝才艺教育大不同
    婴儿智力启蒙来源哪里?
    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盲目比较:孩子多元成才的杀手
    教育奉行“富爸爸、穷孩子”
    残缺家庭警惕孩子“父母化”
    外国孩子的“吃苦”教育
    幼儿园发展需不需要男教师?
    别对孩子说“我们买不起”
    所有的母亲都应当是教育者
    教育:为什么不能打孩子
    独二代:把孤独消灭在起跑线上
    看外国爸爸的哄孩子绝招
    别让“战争”在孩子的心灵投下阴影
    怎样避免家长走进早教误区
    孩子该先学拼音?还是汉字?
    早教的期望与焦虑
    家长请给孩子一些选择权利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别用孩子弥补自己的人生缺憾
    鉴定宝宝智力的五方法
    生气是宝宝专属的情感生活
    低龄入学是否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14个月宝宝爱咬东西怎么办?
    宝宝不专注 妈妈别心急
    教育孩子应采用“三无原则”
    别担心!宝宝兴趣多变很正常
    宝宝经常听音乐容貌将会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