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

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

2015-11-09

案例:滔滔3岁了,学习能力极强。一次妈妈买了新短裤,他穿上后就是觉得不舒服。滔滔想了一会,果断地拿出剪刀,把裤子里面的标签剪了下去,然后,问题真的解决了。妈妈见了,直夸自家宝宝聪明。

分析:无疑,滔滔很聪明,他懂得找原因去解决问题,但其实,这种做法更多的是出于模仿的本能。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主任闫琦说,宝宝一生下来,就有吃的本能,除此之外,他的很多能力都是从模仿中学来的。模仿看起来简单,实际需要调动多个器官:眼睛的观察能力、耳朵的听力、大脑的注意力、肌肉的控制能力等。比如,滔滔剪标签的动作就需要调动脑、手、眼来协作。

1岁以内,孩子对语言有着极强的兴趣。他会听你说话,模仿你的语言。所以,你要面对宝宝说话,让他看到你的口型,这样,他不仅能尽早学会说话,甚至连你说话的语气、语速、语调都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

到了2岁,孩子更多的是模仿生活中的事情,比如洗脸、梳头、推车等,有时甚至有些创造性的模仿,喜欢玩过家家类的游戏。但是,模仿毕竟有好有坏,家长要懂得控制和规避风险。曾有孩子,因为模仿家人点眼药水的动作,把502胶点进了自己眼睛,经紧急抢救才保住眼睛。因此,提醒家长,由于小宝宝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一定要把药品、清洁用品,以及剪刀等危险品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更重要的是,3岁之内,有些动作绝对不能让他模仿。比如开火做饭、开微波炉、用打火机、插电源等。

此外,北京工业大学儿童心理咨询师鲁杰认为,模仿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包括语言、动作,还包括个性、生活习惯等。所以,如果家长很闭塞,不爱与人交往,见人不打招呼,那么孩子的个性也会如此;如果家长遇事爱退缩,那么孩子的个性也会比较懦弱。所以,家长对自己平时的行为最好能有所约束。

在不断的模仿中,宝宝一天天进步,逐渐学会通过语言与亲人交流,通过肢体动作来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模仿是判断宝宝发育是否正常的一个指标。

因此,闫主任提醒,1岁内的宝宝如果不会与人进行目光交流、听不懂大人的话;18―24个月时,如果还不会模仿家长的动作,如使用一些日常物品(电话等),不懂得玩过家家的游戏,就都说明发育出了问题,最好到医院儿科进行检查。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与“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孩子熬夜有哪些危害?
    教宝宝认识颜色的方法
    让孩子学会坚强至关重要
    怎样科学地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
    心理慢性症儿童该如何正确对待?
    防治宝宝打嗝有妙招
    要怎么发展宝宝的想象力?
    增强宝宝适应力有技巧
    从认知学角度来八一八要不要带宝宝多旅游
    这些游戏让孩子学会聆听
    哪些原因导致小孩说话晚
    如何让孩子更强大!
    宝宝多大可以看电影?
    孩子的生活习惯从小培养
    孩子的哪些坏习惯必须纠正?
    如何应对宝贝的负面情绪
    正确制止孩子沉迷网络
    如何巧妙应对宝宝怕生
    宝宝方向感的培养方法
    有哪些智能可以在四岁内开发?
    家长如何正确处理孩子哭闹
    宝宝练习爬行有妙招
    让宝宝更聪明的母婴交流
    培养宝宝的自控能力有妙招
    应对捣蛋的宝宝
    如何快速鉴别多动与多动症
    适合1岁-1岁半宝宝玩的亲子游戏
    从小培养宝宝的注意力
    如何培养孩子与成人交往?
    好孩子的培养细节